APP下载

多功能模拟人在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0-02-22张敬艳邵月媛王岩刘博崔韩梅

科技创新导报 2020年26期
关键词:临床教学神经内科评价

张敬艳 邵月媛 王岩 刘博 崔韩梅

摘  要:分析多功能模拟人在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选取2014级临床医学生6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自行分组,其中对照组30名医学生采用传统方法教学,实验组30名则运用多功能模拟人进行教学。比较两组医学生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成绩及其对教学方式的评价结果。教学结束时两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成绩与教学前相比均增高(P<0.05),且实验组均较对照组高(P<0.05);实验组医学生对教学方式的整体评价较对照组高(P<0.05)。在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使用多功能模拟人,可提高医学生的考试成绩,且能够提升其对教学方式的好评度。

关键词:多功能模拟人  神经内科  临床教学  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0)09(b)-0188-03

Abstract: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multifunctional simulators in clinical teaching of neurology. 60 clinical medical students of grade 2014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groups. 30 medical stud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aught by traditional methods, while 30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aught by multi-functional simulators. The two groups of medical students were compared in theoretical knowledge, operational skills and teaching methods. At the end of the teaching,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operational skill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all higher than before the teaching (P < 0.05),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overall evaluation of teaching method of medical stud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use of multifunctional simulators in clinical teaching of neurology department can improve the exam scores of medical students and enhance their praise of teaching methods.

Key Words: Multifunctional simulator; Neurology department; Clinical teaching; Evaluation

神经内科为神经方面的二级学科,主要负责收治脑血管病、偏头痛、脊髓炎、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等疾病患者。神经内科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且涉及的相关医学知识庞杂,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学习这门学科会有些吃力。既往多采取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单纯向医学生被动灌输专科理论知识,医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且对所需知识无法很好地理解、吸收[1]。此外,此教学方式存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脱节的问题,导致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不强。近年来,多功能模拟人被引入到临床教学中。多功能模拟人可将学生引入到一个特定的临床环境,不仅有助于激发其学习兴趣,同时还给其创造动手实践的机会,从而可使医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并有助于其掌握操作技能[2]。本研究将多功能模拟人应用于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提高了教学效果及医学生对教学方式的好评度,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4级临床医学生60名,随机将其划分成对照组(传统教学法,n=30名)、实验组(运用多功能模拟人教学,n=30名)。对照组男16名,女14名;年龄20~25(22.71±1.31)岁;实验组男18名,女12名。对两个教学组医学生一般情况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传统教学法教学,即教师按照一贯教学方法授课,医学生与现实环境、知与行分离。

实验组则运用多功能模拟人进行教学,具体内容如下:(1)课堂教学: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创设多个临床实际情景,并将医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小组内成员分别扮演接诊医生及具有医学知识的就诊患者,并完成预设的指定情景。同时,小组内对神经内科疾病的处置方案进行探讨,并将商讨好的处置方案应用到多功能模拟人上。(2)教师对医学生的处置方法及相关操作进行评价。对醫学生处置得当之处予以表扬,并就不足之处进行讲解。最后,教师对病例诊治中涉及的重难点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并通过在多功能模拟人上演示来做解析,以帮助医学生掌握神经内科疾病的鉴别诊断及处置方法。

1.3 观察指标

(1)于教学前、教学结束时对两组医学生进行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的考核,每项成绩总分均为50分。(2)教学结束时,通过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获悉两组医学生对教学方式的评价情况。评价项目包括提高学习兴趣、有助于掌握所学知识、提高操作技能、提高综合知识应用能力等,每项均以“赞同”或“不赞同”的二级评分法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建立Excel数据资料库,进行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20.0软件分析,考核成绩以()表示,用t检验;医学生对教学方式的评价结果以“率”表示,用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考核成绩

教学前两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结束时两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成绩均增高(P<0.05),且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 比较医学生对教学方式的评价

实验组医学生对教学方式的整体评价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3  讨论

既往多采取传统方法进行神经内科教学,即教师依照教学大纲要求进行课堂教授,医学生被动听讲。这种教学方式过于呆板,无法调动医学生的学习兴趣。且在有限的课时内,教师要向医学生灌注大量抽象的专科知识,医学生对所学知识较难消化、吸收,故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景模拟教学以医学生为主导,教师从旁辅助指导,协助学生学习探索,可使医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并掌握所学理论知识,且医学生利用多功能模拟人进行专科操作技能的练习,期间允许出错,并重复进行操作,从而可使学生逐渐掌握专科操作技能,并能够避免直接应用于患者中而引发的安全隐患[4]。

综上所述,多功能模拟人在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应用,可提高医学生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水平,且可使其对教学方式的好评度提升。

参考文献

[1] 沈媛媛,李高军,张超,等.探讨PBL教学结合标准化病人在神经内科中对临床教学效果的影响[J].教育现代化,2019,6(99):67-68.

[2] 古孜丽努尔.吐尼亚孜,优都斯.塞都拉,沙力塔纳提.阿地力汗,等.病例教学联合多功能模拟人在急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4):5-8.

[3] 袁湘莲.高仿真模拟人在急救护理教学中应用效果的系统评价[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19):78-79.

[4] 潘路平,杨瑜,任志伟,等.可视喉镜临床观摩对初学者在模拟人行气管插管术的教学效果[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9,17(3):246-247.

[5] 陈炼,赵君爽,孙广烨,等.神经导航多模态系统辅助神经内镜在KnospⅢ、Ⅳ级垂体腺瘤手术中的应用[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9(2):119-122,128.

[6] 陈晓宇,肖格磊,詹潮鸿,等.凝血酶体外诱导模拟脑室出血后大鼠蛛網膜细胞纤维化的实验研究[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9(5):480-484.

猜你喜欢

临床教学神经内科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浅析医改影响下的临床教学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神经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
PDA在神经内科预防跌倒发生中的应用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