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势资源对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2020-02-22熊肖雷

科技创新导报 2020年26期
关键词:协同机制结构方程模型高质量发展

熊肖雷

摘  要:新時代产业振兴背景下,科技型企业能否整合优势资源,实现梯队高质量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却受到内外部发展环境诸多因素的制约。基于产业振兴视角,探讨优势资源对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采用西南地区4省(市)330家科技型成长梯队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优势资源流动在中国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高质量发展实践中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发现优势资源对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高质量发展并不具有直接影响效应,但具有间接影响效应;协同机制和战略合作均对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高质量发展具有中介效应。提出推动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的内部优势资源在科技产业系统内重新整合,实现产业内优势资源有效流动;建立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内外部优势创新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协同机制;打通优势资源在科技产业创新系统内外的共享通道,培育“科技产业航母”,改善科技型成长梯队企业内外部发展环境等建议。

关键词:协同机制  战略合作  优势资源  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  高质量发展  结构方程模型

中图分类号:F27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0)09(b)-0126-09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dustry revitalization in the New Era, whether the sci-tech enterprises can integrate the superior resources, realiz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echelon and participate i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is restricted by many factors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ial Revitaliz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echanism of the influence of superior resources on the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growth echel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enterprises, and applies th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and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data of 330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growth echelon enterprises in 4 provinces (cities) of southwest China, the paper empirically tests the direct and indirect effects of the flow of superior resources in the practice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growth echelon of Chinese sci-tech enterprises, it is found that superior resources do not have a direct effect on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high-tech enterprise growth echelon, but have an indirect effect.Both the coordination mechanism and strategic cooperation have mediating effect on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high-tech enterprise growth echelon.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the internal advantage resources of the growth echelon of the sci-tech enterprises should be reintegrated in the sci-tech industry system to realize the effective flow of the advantage resources in the industry.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two-way free flow and coordination mechanism for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advantage innovation elements in the growth echel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oriented enterprises, to open up the sharing channels for the advantage resources within and outside the innovation system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y, and to cultivate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y aircraft carrier" , suggestions on improving internal and external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of technology-based growth echelon enterprises.

协同机制主要包括激励机制、沟通机制、共享机制、利益机制、风险机制和文化机制。激励机制是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沟通机制是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条件;共享机制是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利益机制是制约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影响优势资源在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成员间双向流动的决定性因素;风险机制是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高质量发展的保障,也是影响优势资源在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成员间双向流动的重要因素;文化机制是制约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部因素,也是影响优势资源在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成员间双向流动的中介环节。因此,新时代产业振兴背景下,协同机制既是优势资源在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成员间双向流动的结果,又是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影响因子,充当了优势资源有效流动对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高质量发展的桥梁作用。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H4a:协同机制是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充分条件,对科技型成长梯队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显著的直接影响。

假设H4b:协同机制是优势资源在科技型成长梯队企业之间双向流动的桥梁,既是优势资源在科技型成长梯队企业间有效流动的结果,又是科技型成长梯队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原因,发挥了中介作用。

1.5 战略合作的中介作用

新时代产业振兴背景下,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成员间的合作即将由传统松散的项目合作上升为战略性的长期紧密合作。这种战略合作包含了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成员在资源共享、利益分配和风险共担价值观和文化观方面的协同。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成员之间优势资源的双向流动需要战略合作,而合作力度的大小决定了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高质量发展的参与程度,同时也影响了优势资源在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成员间有效流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战略合作可以实现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成员间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高质量发展,科技型成长梯队企业之间可以通过建立战略性伙伴关系,在知识、技术、人才、资金、数据库、产品、市场、制度等创新环节实现优势互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强化社会服务功能,从而使科技产业创新链得以互补、拓展和延伸。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H5a:战略合作是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建立协同机制的充分条件,对科技型成长梯队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显著的直接影响。

假设H5b:战略合作对优势资源在科技型成长梯队企业之间双向流动的有效性和长远性具有中介作用。

基于上述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协同机制和战略合作的中介作用,构建“优势资源对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模型”,如图1所示。

2  样本选择与变量设计

2.1 样本选择

本文依托贵州省基础研究计划软科学项目“贵州省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的发展环境与培育路径研究”(黔科合基础[2017]1509-2)来选择研究样本,以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高质量发展为研究对象,以科技型成长梯队企业为调查对象,包括:大学生创业企业、科技型种子企业、科技型小巨人成长企业、科技型小巨人企业、创新型领军培育企业。本文采用分区域与分层相结合的随机抽样方法选取调查样本,按照我国行政区划选取西南地区4省(市)作为样本总体区域,包括:四川、云南、贵州和重庆。为保证样本的合理性和代表性,参照贵州省科技厅2016年对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的界定,按照科技型成长梯队5个层次样本企业各占1/5的平均抽样原则,以西南地区4省(市)的地市级以上所有科技型企业作为样本母体进行分区域与分层随机抽样。首先,从西南地区4省(市)中抽出样本单位包括5个层次成长梯队企业且大于等于15家科技型企业的地级市;其次,从抽中的每一个地级市中不放回随机抽出5家科技型企业,抽中的样本企业包括5个层次科技型成长梯队企业各1家,即:大学生创业企业、科技型种子企业、科技型小巨人成长企业、科技型小巨人企業、创新型领军培育企业各抽取66家企业,共抽取330家科技型企业。总体样本分布特征和科技型成长梯队企业样本特征的描述性统计,详见表1和表2。

2.2 变量设定与测量

(1)优势资源的测量。根据Polgreen[7]等人的理论观点提炼出技术资源、人才资源、管理资源和信息资源四个反应性指标。(2)战略合作的测量。参考何郁冰[8]等人对创新战略的研究成果提炼出技术创新战略、市场创新战略和产品创新战略三个反应性指标。(3)协同机制的测量。借鉴Yong[9]等人对协同机制的界定,从激励机制、沟通机制、共享机制、利益机制、风险机制和文化机制六个方面来测量。(4)高质量发展的测量。依据高质量发展相关理论,选择用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和创新能力三个反应性指标对高质量发展程度进行测量。研究变量的设定与测量见表3。

3  实证分析

3.1 结构方程模型设定

结构方程模型一般用线性方程组表示,包含测量模型和结构模型,测量模型反映观测变量与潜变量之间的关系,各潜变量不可直接测量,可由观测变量定义,需要有从概念性变量转换到操作性变量的设计过程。结构模型发展了路径分析的优势,可以计算潜变量之间的直接效应,推导间接效应和总效应,表达中介作用,从而表示潜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

结构方程实证模型(SEM)一般由3个矩阵方程式组成,数学表达式如下:

本文基于“优势资源对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模型”(见图1),选择结构方程模型对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

3.2 数据收集

本文主要采用“实地访谈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来获取样本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优势资源对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模型”(图1)和“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本文实证研究的基础数据来源于对西南地区4省(市)330家科技型成长梯队企业(大学生创业企业、科技型种子企业、科技型小巨人成长企业、科技型小巨人企业、创新型领军培育企业)进行的抽样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区域包括四川、重庆、云南、贵州4省(市)。整个调研共发放问卷352份,实际获得的有效问卷为330份,为保证样本企业的代表性,要求1个受访企业填写1-2份问卷,访谈和调查对象为各受访科技型成长梯队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包括: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市场部经理、技术部经理、财务部经理和人力资源管理部经理,问卷有效率达到93.75%,数据来源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和真实性。有效问卷总量大于200份,符合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的样本总体要求。

3.3 实证结果与假设检验

依据本文构建的“优势资源对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模型”(见图1),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采用西南地区4省(市)330家科技型成长梯队企业的样本调查数据对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和假设检验结果如表4及表5所示。

从结构方程模型参数显著性检验结果和研究假设检验结果可以看出:(1)ξ1→η3影响的路径系数为-0.158,C.R.的绝对值为1.597<1.96(临界值),说明这条路径未通过P<0.05显著性水平的统计检验,且方向为负,表明优势资源对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高质量发展的直接影响不显著,但具有间接影响,存在中介变量的影响,二者不属于因果关系变量,因此,H1不成立;(2)ξ1→η1影响的路径系数为0.569,C.R=7.671>3.28,ξ1→η2影响的路径系数为0.619,C.R=8.389>3.28,说明这两条路径均通过P<0.001显著性水平的统计检验,且方向为正,表明优势资源是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选择战略合作和建立协同机制的充分条件,对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实现长期紧密的深度合作和建立公平合理的协同机制均具有正向显著的直接影响,因此,H2和H3成立;(3)η2→η3影响的路径系数为0.284,C.R=4.287>3.28,说明这条路径通过P<0.001显著性水平的统计检验,且方向为正,表明协同机制是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充分条件,对科技型成长梯队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显著的直接影响,因此,H4a成立;(4)ξ1→η2→η3路径的中介效应为0.619×0.284=0.176,C.R.值分别为8.389和4.287,均大于3.28,说明ξ1通过η2间接影响η3,表明协同机制是优势资源在科技型成长梯队企业之间双向流动的桥梁,既是优势资源在科技型成长梯队企业间有效流动的结果,又是科技型成长梯队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原因,发挥了中介作用,因此,H4b成立;(5)η1→η3影响的路径系数为0.315,C.R=4.484>3.28,说明这条路径通过p<0.001显著性水平的统计检验,且方向为正,表明战略合作是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建立协同机制的充分条件,对科技型成长梯队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显著的直接影响,因此H5a成立;(6)ξ1→η1→η3路径的中介效应为0.569×0.315=0.179,C.R.值分别为7.671和4.484,均大于3.28,说明ξ1通过η1间接ξ1对η3的影响程度,表明战略合作对优势资源在科技型成长梯队企业之间双向流动的有效性和长远性具有中介作用,因此,H5b成立。

4  结论与启示

4.1 结论

本文基于产业振兴视角,引入中介变量协同机制和战略合作,系统构建了“优势资源对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模型”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西南地区4省(市)330家科技型成长梯队企业的样本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依据实证结果,得出如下研究结论。

(1)优势资源对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高质量发展具有间接影响效应。优势资源在不同层次梯队企业间不能直接流动,即不能直接实现梯队企业间创新要素的互补进而直接影响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实现高质量发展,但优势资源可以通过协同机制和战略合作的中介作用推动资源要素在不同层次科技型成长梯队企业间有效流动,促进不同层次梯队企业间创新要素的互补,对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高质量发展的实现具有间接影响效应。

(2)协同机制对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高质量发展具有中介效应。协同机制是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充分条件,对科技型成长梯队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显著的直接影响;协同机制是优势资源在科技型成长梯队企业之间双向流动的桥梁,既是优势资源在科技型成长梯队企业间有效流动的结果,又是科技型成长梯队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原因,发挥了中介作用。

(3)战略合作对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高质量发展具有中介效应。战略合作是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建立协同机制的充分条件,对科技型成长梯队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显著的直接影响;战略合作对优势资源在科技型成长梯队企业之间双向流动的有效性和长远性发挥中介作用。

4.2 启示

实证研究发现了优势资源对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高质量发展并不具有直接影响效应,但具有间接影响效应;协同机制对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高质量发展具有中介效应,而战略合作则对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高质量发展具有中介效应。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可得出如下启示。

(1)优势资源是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由弱变强的关键创新要素。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未来增强产业创新能力的主要发展方向,如果不能让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成员的内部优势资源有效流动起来,将会阻碍创新要素在科技型成长梯队企业间自由流动,导致科技产业创新系统内部优势资源不能得到共享和有效配置,进而制约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的技术创新能力、市场创新能力和产品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增强,从而影响到科技产业创新系统整体运行效率的提升。为此,应充分认识到优势资源有效流动的价值在于促进不同层次科技型成长梯队企业间创新要素的互补,推动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的内部优势资源在科技产业系统内重新整合,实现科技产业创新系统内优势资源的有效流动。

(2)协同机制是基于优势资源与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高质量发展之间的桥梁。科技型成长梯队企业间的优势资源(技术资源、人才资源、管理资源、信息资源)是否能够自由流动起来,取决于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是否建立了公平合理的协同机制(激励机制、沟通机制、共享机制、利益机制、风险机制、文化机制)。为此,应尽快建立科技型企業成长梯队内外部优势创新要素双向自由流动的协同机制,使得优势资源能够在科技产业创新系统内得到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从而推动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实现高质量发展。

(3)戰略合作是调节优势资源与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高质量发展的纽带。大数据和共享经济的到来,改变了科技型企业间的合作模式,“利益共享、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已成为“新兴的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未来的战略合作方向,但由于科技型成长梯队企业间自然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和“逆向选择行为”,导致科技型成长梯队企业间长期以来一直是一种竞争与合作的“竞合关系”而非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联盟关系”,这直接影响到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创新能力的提升和良好发展环境的培育。为此,应尽快建立长期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打通优势资源在科技产业创新系统内外的共享通道,加强与政府、科研院所和高校建立长期紧密的深度合作关系,培育“科技产业航母”,改善科技型成长梯队企业内外部发展环境,实现“科技型成长梯队企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颜军梅,万波,石军.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接力支持创新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多案例探索[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0(6):1-8.

[2] 李惠丽.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对策分析[J].科技资讯,2019(33):119-121.

[3] 常洁,乔彬.科技型中小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评价[J].统计与决策,2020(6):185-188.

[4] 杨伟东.江苏科技型中小企业开放式创新途径选择与扶持政策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8(36):197-204.

[5] 杨汉明,刘长进,杨婉君,等.政策支持对科技型小微企业成长的影响[J].统计与决策,2016(13):181-184.

[6] 余维臻,李文杰.核心资源、协同创新与科技型小微企业成长[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3(6):94-101.

[7] POLGREEN SILOS P.Capital-skill complementarity and inequality:A sensitivity analysis[J].Review of Economic Dynamics,2008(11):302-313.

[8] 何郁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J].科学学研究,2012,30(2):165-173.

[9] YONG S, LEE.Technology transfer and the research university: a search for the boundaries of university-industrycollaboration[J].Research policy, 1996,25(9):843-863.

猜你喜欢

协同机制结构方程模型高质量发展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