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展业与攀西康养产业协同发展研究①

2020-02-22

商展经济 2020年10期
关键词:西康攀西会展业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陈国庆(通讯作者) 康佳纯 张美

会展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和新的经济形式,与旅游业、房地产业并称为三大新经济产业的朝阳产业,会展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其发展潜力之大不言而喻。而康养产业在人口老龄化和亚健康等现实问题日益凸显的背景下,正在成为备受关注的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民生需求补短板的重要内容。于是,会展业与康养产业具有各自的特征与优势,而会展业作为具有高联动性、强交融性的新兴服务业,将其与康养产业相结合,必能使得两者优势互补,在促进会展业与康养产业协同发展的同时,推动攀西地区的经济增长。

本文旨在研究会展业与攀西康养产业的协同发展,提出可能的发展路径并就目前存在的短板给予一定的对策建议,以期实现会展业与康养产业互相促进、有机融合,力求在实践中凸显应用价值并推广,以会展业与康养产业的协同为切入点为攀西地区提供经济发展新动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1 文献综述

会展业作为一个新兴的服务行业,早已吸引了国内大量学者对其进行相关研究。顾元吉(2020)认为虽然我国的会展经济发展时间较短,但在现代信息发展技术的支持下其发展势头十分迅猛。会展经济的本质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这样的互动能够使客户与厂商、产品进行直接的交流与沟通,从而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陈凯(2019)指出,会展业与其他行业具有非常大的关联,能够有效地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因而会展经济对我国的城市经济发展十分重要。目前来看,我国会展经济集聚化的特征十分明显,政府部门与各个城市需要相互协调,使其由聚集变分散,从而推动我国城市经济迈向更高的台阶。李军燕等(2020)则基于会展业当前面临的诸多问题,提出建立数字化信息平台、“互联网+”线上会展模式等转型升级策略,将会展业与数字经济背景相结合,推动会展业转型升级,提升整个产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栗婧雯和逯晓蕾(2020)提出,跨界已成为新商业时代的重要发展趋势和产业发展的特点,会展业作为具有社会和经济特色的平台产业,同样需要跨界融合、创新发展。通过会展业与旅游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移动互联网产业的融合发展,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动力,拓展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对会展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裴超(2020)指出,在全球化发展趋势下,新时期我国会展业如何实现创新发展必将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通过中长期规划指导我国会展业的发展,在提升国内优势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国际市场,打造会展业领域的双循环,从而实现更加高质高效、可持续的新时期会展业发展目标。此外,国内也有不少关于攀西康养产业的研究。张旭辉等(2020)认为攀西地区在新冠疫情防控上的突出表现,离不开攀西地区优良的生态环境对病毒的滋生和传播所产生的抑制作用,并提出要把握疫情后康养产业发展的消费理念、产业升级等方面的机遇,构建“医疗+康养+防控”融合发展新模式。舒红兵等(2020)指出,攀西地区所具有的民族性、区域性和产业性复杂等特点,使得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的金融业对于康养产业的发展不可或缺。结合攀西康养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通过从政府引导、商业模式构筑等方面提出的政策建议,推动构建更加完备的攀西康养产业价值链金融支持体系,以丰富当地金融资源,促进康养产业发展。

总体来看,现有的研究很少将会展业与攀西康养产业相结合。会展业作为具有高联动性、强交融性的新经济产业之一,将其与攀西康养产业相结合,使两者优势互补、相互融合、协同发展,必能创造出共赢效应。

2 会展业与攀西康养产业的发展优势

2.1 会展业的发展优势

(1)联动性高。一是会展业可以带来场地器物的租赁费、设施设备安置搭建费、音箱图文广告费等直接收入;二是会展活动的举办能够吸引四面八方的人流与物流,从而带动相关联的其他产业的发展,创造餐饮、住宿、交通、购物、旅游等多方面的收入。根据有关部门统计,会展业对经济的拉动效应可以达到1∶10甚至更高,也就是说,会展活动不仅能够聚集会展相关的人才,还能与其他行业产生良性互动,推动城市多产业联动发展,对城市或地区的经济产生积极的催化作用。

(2)资源优势大。会展业可以汇聚丰富的人才、信息、技术与产品,这意味着会展活动能够形成多种资源深度整合、优势互补的整体性系统,从而优化资源的配置,以科学合理的结构促进资源高效利用。资源对于经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实践表明,资源配置的效率越高,市场活力越强,越容易实现经济的快速优质发展。根据有关部门的调查显示,对会展活动带来的人才、信息、技术、资金等充分利用,为城市经济创造了90%左右的增长,这体现了会展业在资源上的优势会带来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

(3)导向性强。会展活动直接展示经济发展成果,反映交通、食宿、旅游、购物、金贸、房地产等各个行业的发展现状,明确未来发展方向,能够成为经济发展的风向标。专业性强、综合性高的会展还能够反映出产品或技术的市场占有率的当前现状、未来的盈利空间和发展前景,从而通过会展业提示产品或技术持有者应具有前瞻性,以便对市场未来发展做出预判,这样不仅在当下使得相关产业得以高效联动发展,还能紧扣市场发展前沿,充分把握发展机遇,推动地区经济不断提升。

2.2 攀西康养产业的发展优势

(1)自然环境独特。位于四川西南的攀西地区,幅员辽阔,山脉纵横。有关实验研究表明,最适宜人类居住的海拔高度为1000~1500m,而攀枝花西昌地区的平均海拔在1300m左右,由于海拔较高,大气尘埃较少,森林覆盖率高,因而空气洁净,很适合长期居住或在此安养,对于人体健康十分有利。自然环境优越造就的极宜人居的条件,为攀西地区康养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气候条件宜人。攀西地区属于南亚热带气候,日照时间长,全年日照达2700小时;光照资源丰富,具有全国仅次于拉萨的光热资源;年温差小,年平均气温约在20℃。光照和气温造就了这里温度适宜,四季如春的气候,是避暑祛寒的上佳选择。研究证明,让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湿度在45~65%RH,而攀西地区干雨季分明,降水量主要集中在雨季,年平均相对湿度约为60%,不仅使人体感觉舒适,而且适宜的湿度还可抑制细菌、病毒等的滋生和传播,为康养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良的气候条件。

(3)物产资源丰富。攀西地区资源富集,是我国西部资源开发的重点地区。首先矿产资源种类良多,以攀枝花市为例,除了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外,还已经探明铁矿71.8亿吨,而钒和钛的储量也分别位居世界第三与世界第一。此外,攀西地区的生物资源也十分丰富,据统计数据显示,其境内高等植物达5000多种,野生脊椎动物有600多种,均占四川省总量的50%。当然,近年来攀西地区旅游资源的优势更是得到了发挥,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各种旅游景观享誉周边城市乃至全国各地,不仅为攀西地区旅游产业的稳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推动了攀西地区康养胜地的建设。

(4)文化多元包容。攀西地区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在古往今来的南北迁徙、东西交往中融合了来自各个地方的文化。同时,攀枝花作为移民城市,是全国民族最多的城市之一,使得攀西地区汇聚了多种少数民族文化。不同的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相互借鉴,创造了攀西绚丽多彩的地域文化特征,形成了开放包容的攀西文化,为攀西地区康养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鲜明而厚重的文化底蕴。

3 会展业与攀西康养产业协同发展路径分析

会展业是我国的新兴服务业,其发展前景良好。美丽独特的自然环境、宜人的气候条件、丰富的物产资源、包容的多元文化为攀西地区发展康养产业创造了天然优势。根据会展业目前的发展势头,以及实现攀西康养产业进一步健康发展,需要突破传统的发展模式,将会展业与攀西康养产业相互有机融合,相互协调促进,推动两者的协同发展,实现经济的提速升级,显然具有可行性。

3.1 会展+养身

康养是对现代人从物质到精神等各个层面进行的健康养护,因而首先即是养身。养身是对身体的养护,以保证身体机能、身体状态等保持健康并趋于最佳。攀西地区由于地理位置与气候特征等原因,拥有优质的土壤环境种植培育绿色有机农产品,同时,光线充足、日照时间长的优势,还使得许多植物一年可以生长几个季节。此外,攀西地区还探明有大量的在国内独具的钒钛磁铁矿藏,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而研究表明磁石具有镇静安神、纳气平喘等康养价值,也为攀西康养产业的发展增加了优势。

会展业与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密切相关,主要提供产品的展示和交易平台,促进产品的生产与发展。因此,攀西可以通过举办大型、专业的会展活动,在特定的时间与空间为攀西地区绿色有机农产品、磁石等康养产品创造更多的机会实现多渠道营销与宣传,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与客商等,打开本地特色产品的知名度,提升产品的品牌与价值。这样一来,不仅宣传和推广了攀西康养产业,也促进了会展业的发展,实现了会展与康养的有机融合。

3.2 会展+养心

养心即是对心灵的关注与养护,主要是使消费者能够获得轻松愉悦、积极健康的心灵体验。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使得人们越来越需要时间与空间来放慢节奏,舒缓压力,康养旅游则为“养心”提供了契机与归属。

会展业与康养旅游可以实现有机融合在于两者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会展业与旅游产业的发展都必须依赖地区的基础建设。会展活动的举办对城市的活动场馆、酒店住宿、饮食交通等配置都有一定的要求,而一旦具备这些基本的要素,旅游业的发展也有了全方位的、协调发展的支撑。会展活动的举办,使得大量的人与商品在这里汇聚,创造出大量潜在的游客,从而极大地促进攀西地区康养旅游的发展。同时,优质的服务还可以帮助游客提高对展览的印象,有助于展览品牌的建立与健康发展。由此可以看出,会展业与康养旅游的融合可以创造一个相互促进、相互成就的体系,会展为康养旅游带来了消费者,同时康养旅游为会展创造了更大的品牌市场,形成两者的双赢,促进会展业与攀西康养产业的协同发展。

3.3 会展+养智

养智是指通过对人的世界观、生命观等取向的积极审视,对思想认识、价值观念等精神层面的养护,使康养产业的发展不再流于表面,更要深入人心。会展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平台、商品之间的交易平台,更是文化、思想、理念等的交流平台。展览期间,各种信息资源、思想文化、价值理念等通过会展,促进了各种不同文化、不同思想之间的碰撞、交流与融合。会展活动的举办,使得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不同文化、不同思想的人以不同方式不断提供有指导性的新思路、新观点,以实现会展业和康养产业的不断优化与创新。

4 对策建议

尽管我国会展业的发展势头强劲,特别是最近几年该行业的发展成绩斐然,但由于起步较晚,与其他国家比较,我国会展业的发展基础薄弱的特征十分明显,差距很大。为更快更好地实现会展业与攀西康养产业的协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优化和提升。

4.1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攀西地区的展馆建设缺乏现代化,规模小,展馆数量也十分欠缺,这些基础设施问题是目前会展业与康养产业协同发展的一个明显短板。因此,完善会展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十分必要。

会展展馆的建设必须要有科学的、全局的规划,将展馆向国际化、专业化和综合化的方向建设与发展。其他相关的硬件设施设备也必须满足会展业发展的需求。随着当今时代互联网的发展,会展的运营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信息化平台以实现信息的搜集、分析、处理、运用功能,尽可能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降低会展成本,提高会展质量,因而必要的互联网硬件设备也应该得到提升与完善。只有完善好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才能强化城市、地区会展活动组织与举办的能力,发挥好会展业开拓市场、促进交流、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作用。

4.2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会展业与康养产业的协同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撑。现阶段,我国缺乏会展领域的专业人才与培训机构,由于会展人员缺乏品牌展览的专业水准,使得会展的组织与管理往往浮于表面,只关注形式和内容,降低了会展的品质与效率。因此,有必要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建立具有专业水准和丰富经验的会展团队。

首先,凸显会展业和康养业的专业性。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发挥高等院校、中职学校在人才专业领域方面培养的重要作用,也可通过引进国内外专业人才提高会展业的管理水平。其次,要对已经从事会展相关工作的人加强职业能力培训,不断提高其专业素质,同时也要定期对会展从业人员进行技能认定,促使他们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要提高会展业的质量和效率,也离不开专业的展览公司,因而也需要有丰富经验的展览公司举办高质量的会展活动,强化展览品牌的建设,提高会展的综合实力。

4.3 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我国是法治化国家,任何产业的发展都必须规范在法律的框架内。由于会展业在我国起步较晚,因而对其保障或约束的相关法律和制度欠缺,体系还不完善。因此,要保证会展业的顺利发展,实现其与康养产业的协同,就必须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实现与地区社会经济接轨的法制建设。

保障参展商与观众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十分必要,这将有利于规范会展业发展的市场秩序,维护参展商与政府部门以及展会观众之间的关系,促进会展业健康有序发展。根据会展业发展的状态与行业特点制定一定的行业标准,可以避免大量低质量、低效率会展的举办造成资源浪费。行业标准的制定能够创造由内而外的良好的会展环境,为会展业规范有序发展提供推动力。

猜你喜欢

西康攀西会展业
攀西蚕区小蚕共育质量的提升措施
拨开迷雾破而后立
浅谈关于攀西地区美食旅游的发展趋势及影响
四川攀西地区突尼斯软籽石榴硬枝扦插育苗技术
攀西烟区津巴布韦烤烟新品种引种试验初报
互联网时代会展业的出路何在?——广州市会展业行业协会访谈
如何发展海南会展业?
西安会展业发现状及策略
民国西康师范教育发展启示
甘孜事件对西康地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