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2020-02-21王一卜

社科纵横 2020年11期
关键词:甘肃景区旅游

王一卜

(国家信息中心国信安全甘肃中心 甘肃 兰州730000)

一、甘肃发展文化旅游经济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放缓和国家对生态发展的长期计划,原有的能源性产业和区域性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何保证地区经济平稳增长、可持续发展和建设青山绿水的生态环境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甘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拥有着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资源、自然环境旅游资源和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甘肃全省有23个国家级森林公园、20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1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4个5A级景区、91个4A级景区和100多个3A级景区,旅游资源为全国第二,但甘肃的旅游收入只占全国旅游总收入的3.44%,如何将甘肃文化生态旅游打造成支柱产业,如何利用国家战略开发和利用、有效提升旅游资源效益、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打造全域旅游国际品牌成为我们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促进甘肃生态旅游发展,要利用好国家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机遇,从整体设计开始,以点带面地将全省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结合甘肃特有的自然风貌、历史文化和人文旅游资源,打造覆盖全省的全域旅游品牌,将甘肃原来的老少边穷地区形象通过旅游产业的全域开发改变,从而让甘肃老百姓真正受益,实现全面奔小康的目标。

甘肃的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厚重,如果发掘和带动区域板块化、内容主题化的升级,甘肃的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将非常大。要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文化积淀和地质特色是旅游吸引的核心基础。经济发展结合历史文化积淀和特有的地质风貌,是我们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借助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生态保护战略发展生态旅游,打造以黄河文化旅游、河西走廊丝绸旅游、敦煌文化(石窟艺术)、伏羲文化、寻根之旅等人文旅游、藏羌文化探秘旅游、后现代文化旅游、祁连山生态旅游、甘南/陇南景观旅游到红色旅游等多个发展方向,整合主题,推出精品线路和产品,促进旅游业代替能源性产业的发展等多元化文化旅游产业是甘肃最大的发展机遇。

二、甘肃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的现状和不足

(一)旅游资源开发经验不足,缺乏对旅游资源及历史文化的深入挖掘

甘肃具有全国最多的地质地貌资源,自然景观数量多且天然条件好,人文资源更是得天独厚,从大地湾文化到秦、汉、三国一直到晚清所出历史事件人文景观多如繁星。甘肃对这些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遗迹的开发目前尚处在较为简单的阶段,且都是小景区开发,没有将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充分规划和有机结合,资源家底不清是根本的制约因素。

(二)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线路规划落后,导致旅游经济不能持续

甘肃旅游业发展最重要的制约因素不是资金,而是思想观念。目前甘肃各级领导干部对旅游业的认识虽然有所提高,但不少部门和地区对旅游业的发展定位和长期有效的扶持政策没有清晰认识,没有把旅游业当作长期发展的经济产业去培养,对旅游基础设施投入不足,软硬件条件差。不少甘肃的优质资源由于交通条件的落后、各级主管部门对旅游开发企业的支持和服务意识不足,导致旅游开发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既没有让这些优质资源进入保护性开发的良性循环,也没有形成长期的经济增长模式。

此外,甘肃旅游景点基本是以单点开发、地市自主推广为主,导致全省旅游景点相对比较分散,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旅游产业的发展和推广。甘肃省公路建设不足,突出表现为旅游公路等级普遍不高,尤其是县乡道路和景区连接的道路及景区与景点之间没有形成公路网,且道路常年缺乏维护,因此难以满足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同时甘肃航空机场建设不足,国际航空旅游发展条件严重滞后,由于缺乏像北上广深那样的大型国际航空枢纽,国际游客进出甘肃必须从发达地区中转而来。在很多数情况下游客不得不走回头路,无形中增加了旅游成本,降低了旅游体验感,不仅给游客带来诸多不便,从而降低了对国际游客的吸引力,导致深度旅游开发不起来。

(三)旅游行业缺乏人才,企业缺乏竞争力,经营管理水平普遍不高

甘肃省旅游人才缺口较大且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旅游行业服务体系存在着经营不善、服务质量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全省的旅游企业除个别达到了一定规模外,大部分企业都存在规模小、经营分散、服务水平较低等现状,地方旅游企业开发旅游产品的能力低,难以形成规模和档次。至2019年初,全省共有旅行社408家,但有一定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旅行社严重不足,除丝路、中旅、中青、康辉等几家规模较大的旅行社外,绝大多数缺乏规模竞争力。

三、甘肃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一)提高旅游开发整体设计能力和旅游资源开发水平

想要将旅游业转换成甘肃省的重要经济支柱产业,一是要有全省一盘棋的整体设计能力。二是需要解决资金、人才、观念的问题。要提高甘肃的旅游资源开发水平和能力,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放弃封闭意识和垄断意识,立足区域经济共发展的大格局,全省一盘棋,只有抓住区域旅游资源的特色进行深层次的共同开发,结合甘肃实际开发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和线路,不断加强旅游服务的品质,才能开发出具有经济效益的的旅游市场。甘肃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因为资金、人才、观念等问题,导致各地区各自为政各自垄断,缺乏整体设计和统一的规划。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想方设法引进资金和顶层的运营团队,实行招商引资、引智,引入专业的运营团队并为投资者提供扶持政策,切实改善投资环境,创造好的营商环境,建立多元化投资开发机制,实行混合制股改等一系列措施,广泛吸引国内外资金投入。只有这样,才能助推甘肃旅游经济产业,带来旅游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与繁荣。

(二)优化旅游产品升级旅游产业

优化旅游产品和结构,是旅游品牌形成的关键,景区、景点+故事,可以增加旅游产品消费,提高游客体验感和满足感,促进旅游经济效益提升。加快培育现代旅游产业升级,提升甘肃省旅游业发展的层次,才能推动甘肃实施转型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

(三)加强甘肃旅游产业发展的多元化投入

加强对甘肃省旅游产业发展的综合性投入,一能够带动内需,二可以解决就业,三可以提高地方整体象形和更多元化的吸引资金和人才,这就需要政府和民间的资金共同投入。作为新的经济发展的增长点,旅游产业发展不仅可以促进甘肃全省GDP的增加,还会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共同发展,同时调动民间资本注入旅游产业,也可以促进本地旅游业的长远发展。

(四)加强对旅游资源及文化内容的挖掘,讲好甘肃故事

旅游产业想要长远发展就必须要有内涵,需要文化的挖掘,文化是对甘肃旅游产品的灵魂注入。将文化潜在的价值与旅游产品相结合,即能提高文化旅游的价值,又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将文化潜在价值转化为旅游产品现实价值的关键在于以文化为背景的旅游资源开发,通过文化旅游的挖掘,讲出甘肃特色的旅游故事,打造甘肃旅游的亮点。

(五)提升大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配套产业发展

甘肃旅游想要得到快速的发展,必须借助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契机,修建好大景区内的基础设施以及通往各景区的交通配套设施设备。同时要完善景区配套的餐饮住宿等基础条件,建立景区相关的各种服务信息平台,让游客及时了解旅游景区的相关资讯。根据旅客的需求配套设施,最大程度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提高游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制定景区相关服务行业的支持政策,打造与旅游产业相关的配套产业发展。

(六)规范旅游行业发展,打造经典旅游品牌

旅游产业开发必须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行业的规范,这就要以生态保护为基础创造效益,以行业规范为前提将旅游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效益。要加强旅游行业的监督管理规范行业准则,树立生态意识走长期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旅游服务意识,树立旅游品牌形象;加强景区、景点的开发管理,遵循保护开发的原则;加强游客行为和安全的管理规范,防止景区内不文明和不安全的旅游行为影响景区形象,从而打造文明景区的旅游品牌。

(七)落实旅游行业人才培养和引进政策

旅游行业要做强做大,首先要解决人才的问题,要培养和引进旅游方面的专业人才,解决好专业人才的待遇问题,给专业人才提供更多的施展才能的舞台就必须通过多种方法和渠道,把专业人才吸引过来。首先要解决的是培育好的企业,有了经济效益好的企业才能提供具有可吸引人才的相对应的政策和公平的竞争环境。其次要对现有从业人员进行提升能力的培训,以提高业务素质和职业素养,对有发展潜力的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化的长期培训,使之成为专业人才,只有通过不断提高旅游管理水平才能发挥出旅游产业的最大价值。最后旅游行业主管部门和人力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和引进政策,鼓励企业发现人才、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使旅游行业人才队伍能够为甘肃旅游发挥最大经济效益。

四、甘肃省文化旅游发展方向布局思考

甘肃虽然旅游资源充足,但存在资金、人才缺乏,配套设施等软硬件不完善,配套交通条件差等现实的问题,想要将旅游产业打造成甘肃的经济支柱型产业就需要我们必须做好整体设计,不断分步实施,持之以恒地努力,通过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坚持发展和不断提升才能真正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综观国内外真正成功的旅游产业,我们会发现旅游只是一个表象,旅游的输出其实是文化的输出,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旅游产业不是盖几间仿古建筑,在景点修条路建些配套设施就完事了,而是做核心,做旅游文化的灵魂,当旅游产品和内容有了灵魂才真正意义上打造了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产业。甘肃旅游应与黄河文化、宗教石窟文化、寻根文化、人文历史文化、丝绸之路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景观文化、养生文化和后现代个性文化相结合去发展,努力将甘肃打造成来了还想来的旅游大省。

(一)发挥区位特色,东西南北区块化发展

1.打造以麦积山为圆心的生态人文之旅,提高天水陇南地区的景点利用。天水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既有伏羲女娲的人文内涵,又有麦积山石窟的宗教艺术资源,周边有非常多的生态景观并且质量非常高,结合陇南不亚于九寨沟风景的山水资源,使游客既能从陕西进四川出,又可从四川进陕西出,将紧邻两省的游客资源嫁接过来。

2.打造以平凉为圆心的生态红色之旅。平凉紧邻宁夏、内蒙古、陕西北部,崆峒山作为国内道教名山同时也是5A级景区,国内著名的养生之地,结合庆阳的红色教育基地和岐黄文化,打造以养生旅游、问道文化、红色革命传承为一体的区域性品牌,将周边省份旅游的人群吸引过来实现区域性品牌战略。

3.打造以兰州为圆心的辐射性旅游中心。改变过去“中国西北游,出发在兰州”的过客城市形象,让兰州成为中国西北游的核心城市,让全世界想要了解西北的游客都可以得到最好的咨询和服务,不管是东去寻根还是南下临夏甘南,不管是北上塞外还是西寻丝路,兰州都能够提供最好的服务和咨询。兰州想要作为中国西北游的核心城市,需要加强兰州在旅游咨询服务、旅游产品线路、旅游配套企业升级、旅游城市核心化设计、现代旅游服务业投入,在打造旅游温馨化方面下大功夫。打造西北地区的微缩景观体验、各文化旅游线路了解体验,提高从历史、人文到生态景观的旅游中心城市核心竞争力。

4.打造以甘南为核心的自然风光与雪域高原宗教之旅。甘南具有不亚于香格里拉的草原、高山、湖泊风光,又有“上帝的后花园”之称的扎尕那景区卡斯特地貌,结合神秘的藏传佛教并将“东方麦加”临夏纳入,形成以雪域高原特色风景加人文风情的旅游胜地,甘肃临夏和甘南两地还有很多自然风景资源非常好的地方至今未被开发,属于国内经典旅游的处女地,可做的文章非常大。

5.打造以张掖为核心的丝路重镇。结合祁连山生态旅游将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丹霞、湿地等自然资源,纳入武威、金昌经典景点,使游客在这一区域能充分感受到大漠风情、民族文化、自然风景相结合的旅游体验,这就需要引入媒体影视资源,并将之串联。旅游线路的设计、旅游产品和配套设施的完善是必要的先决条件。

6.以酒泉和敦煌为线的交通旅游升级开发。敦煌是甘肃最早开发的旅游景点,但由于开发产品和线路设计问题,嘉峪关和酒泉利用敦煌的游客资源有限,主要问题在于酒泉到敦煌的沿途旅游产业开发和服务的欠缺,接待能力和配套设施的不足,最核心的是酒泉地区区域距离的问题。如果能够打通酒泉卫星发射基地、金塔胡杨林、酒泉市、嘉峪关市、玉门市和敦煌市之间的快速通道,将会有相当于敦煌市旅游总收入5倍的旅游经济收入给整个酒嘉地区。

(二)建设智慧旅游品牌平台,推出网红旅游圣地

打造统一的智慧旅游平台,将传统经典旅游线路和周边小众旅游景点相结合,对接配套服务,将游客的体验放在第一位,衣食住行结合全方位的服务。通过智慧平台打造云端甘肃,提供所有旅游景点视频(背景)介绍、周边配套设施、当天客流、租赁服务、餐饮住宿等一系列与旅游相关的信息,并通过平台实现互动和预约消费等,根据后台数据建模推动其他兴趣景点的游览和预订服务。用互联网的消费习惯带动旅游经济发展,实现全省一个系统,吃喝玩乐尽在其中的效果。

集全省网络媒体资源突出主题,打造网红圣地,引导民间资金投入配套设施完善、服务完善。同时推出甘肃特色的国际音乐节、自驾露营基地等持续性年度推介活动,每个活动都有能够有热火一周、持续一个月以上的配套主题。围绕享受甘肃、欢乐甘肃建设一些主题城镇。通过一系列的推介和开发最终实现通过旅游区域板块形成黄河文化、石窟文化、寻根文化、人文历史文化、丝绸之路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景观文化、养生文化和后现代个性文化内涵的甘肃旅游,让全世界的游客来到甘肃、旅游甘肃、享受甘肃。

(三)个性化旅游线路设计

1.针对目前国内有车一族的大量兴起,专门设计家庭自驾线路和配套的服务体系,通过互联网实现预定、游览、餐饮、娱乐、住宿及其他服务的全程跟踪,加大入甘后的沿途保障和服务支撑,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结合周边省份(陕西、青海、宁夏、新疆)打造中国西北自驾联盟,通过自驾线路的交叉和旅游景点的互动实现共赢。通过自驾游的游客带动宣传效应,开展以沙漠戈壁、茵茵草原、历史的脚步、最美胡杨林等为主题的新丝路自驾游活动,将甘肃的自驾游打造成一张国内的名片。

2.甘肃有着众多的未开发景区,同时也是国内徒步旅行的胜地,在国内的户外圈有一句比较流行的话:“没有徒步过甘南,还不能算一个合格的驴友。”在全省有很多非常经典的徒步线路由于缺乏有效的宣传还是未开垦的处女地,如果将户外徒步旅游产业化,线路设计多样化,配套设施和服务做起来,一定不会亚于尼泊尔的户外徒步产业的。

(四)通过影视发展甘肃文旅

甘肃的影视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从敦煌、嘉峪关、酒泉、张掖、武威、兰州、白银、甘南、陇南、天水,到平凉、庆阳,几乎每个城市都有很多经典的电影、电视剧的拍摄取景地,最著名的如敦煌、景泰黄河石林、甘南拉不楞寺等经典景区,都拍摄过一些至今为人乐道的影视作品。由于我们缺乏宣传,导致影视旅游发展缓慢,如果利用好这些影视作品的吸引力,吸引一些文旅投资进入,打造成各种影视基地或文化小镇,对甘肃的旅游品牌将会有更大的提升。

(五)打造视觉上的盛宴

甘肃的美景如此之多而被人们知之甚少,归其原因最主要是宣传不到位,虽然政府也在做一些宣传,但由于不懂甘肃,不懂甘肃旅游的含义,使大量的资金浪费。应通过专业剧本设计和视觉制作团队,参考最近抖音上很火的川藏线318线路推介、国道315自驾景点推介(东台吉乃尔湖、恶魔之眼艾肯泉)、新疆独库公路等,制作各种视觉冲击很强的影视短片,通过抖音、快手及各类短视频宣传媒介,打造视觉上的甘肃品牌。可以将甘肃特有的地质地貌和历史人文相结合制作高水平影视短片,通过各类网络平台加大推送力度,结合甘肃网红打卡圣地的宣传,以网络媒体轰炸式推广。同时举办国际性的摄影比赛,以文化、美食、音乐等主题邀请国际国内摄影组织、媒体和网红达人举办各类个性化旅游活动。通过视觉推介,讲述各种“甘肃故事”,发表各大旅游媒体,通过抖音、快手等网络媒体吸引网络流量,真正让视觉甘肃走向世界,让热爱旅游和向往自然的人“遇见甘肃”。

甘肃的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沉淀厚重,可发展潜力也非常巨大。在改革开放的几十年中,由于地理位置偏远、管理水平和发展水平的落后,经济发展已远远低于东部沿海省份,为了发展可持续的绿色经济,发展文化生态旅游经济势必是甘肃最好的选择。甘肃是一个贫困大省,产业主要以农业为主,工业以高耗能、高污染为主,2018年旅游综合总收入占全省GDP的7%,如果通过大力发展甘肃旅游产业,使之成为全省的经济主要支柱,甘肃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体系就会有保障。甘肃应当把握住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大好时机,借助和运用好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深挖文化内涵、拓展开放空间、加快开放步伐,加快生态发展与旅游产业的高度融合,正确选择好生态旅游与文化旅游的开发途径与资源,突出特色,借鉴和引入国际国内一线文旅企业的先进模式,整合共享周边省份旅游资源,融入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应用,深度推进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的大合作、大发展的进程,将甘肃特色的黄河文化、石窟文化、寻根文化、人文历史文化、丝绸之路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景观文化、养生文化与自然景观相结合,通过专业的营销公关团队包装,讲好甘肃故事,从而推动甘肃旅游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使文化旅游产业成为甘肃的支柱,从而带动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

猜你喜欢

甘肃景区旅游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行走甘肃
甘肃卷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摘牌”
甘肃卷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