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分层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

2020-02-16黄荣贵

教育界·A 2020年1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黄荣贵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学校教学也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的教学。学生是信息技术课堂的主体,在传授信息技术的活动中,教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且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实行不同的教学策略,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文章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探讨了分层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期提升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和水平,提高初中学生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当前,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牵动力,所以,从初中阶段开始就应该强化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国家培养信息技术人才夯实基础。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其认知能力和学习水平也存在着差异,所以对同一个知识点的学习、记忆、理解和掌握的效率是不相同的。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征采用分层教学法。

一、重视学生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

在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强化对学生的了解,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这也是分层教学策略应用的第一步。例如,信息技术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试题测验来了解学生目前掌握信息技术的能力,然后根据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能力把学生分成三个层级:一层、二层和三层。这样教师就可以依据学生的等级施以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当然,分层次的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师还需要了解学生其他方面的信息,如向其他任课教师了解学生其他科目的成绩,从而从整体上掌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

此外,信息技术教师需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在交流中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征。据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运用相关的策略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热情。例如,当了解到班级内的大部分学生喜欢看篮球后,在讲述在互联网上搜索信息、浏览和下载这节内容时,教师就可以以篮球明星姚明为例,让学生在学习搜索知识时,搜索有关姚明的信息,激发学生学习搜索信息知识的热情。在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后,教师可以将学生科学、合理地分成几个层次。当然,在分层次时,教师要充分地向学生表达关心和爱护,防止因为分层而破坏班级的和谐。

二、认真解读教学内容,提升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在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分层的基础上,信息技术教师要进一步解读教学内容,并依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配以不同的教学内容。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就是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实际应用能力,真正地实现“学以致用”。但是,初中信息技术的教材内容是固定的,并且教材內容中有简单的部分,也有相对比较难的部分。因此,教师应认真解读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并把内容分成若干与学生分层相对应的部分。例如,在教学Office Excel表格的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师要认真解读这节内容,并把内容分成简单、一般、困难三个等级,把这三个等级的内容有区别地传授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让那些信息技术水平较高的学生充分地学习与掌握Office Excel技巧的应用;让信息技术水平一般的学生掌握Office Excel基础性的应用;而对于那些信息技术水平较差的学生,教师应要求他们掌握Office Excel基本的应用技巧。这样将教学内容分层的方式,可以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熟练掌握教学内容,实现学生共同发展的目标,进而提升初中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依据学生的分层情况合理制定学习目标

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将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直接影响其对同一节信息技术知识掌握的速度和深度。所以,信息技术教师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进而整体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例如,在教学文本的编辑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一样的学习目标。

在实际制定学习目标的过程中,教师仅仅依据学生当前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潜力和教材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在整体提升学生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并顺利完成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例如,在教学PPT制作时,在考虑学生现有的信息技术水平的同时,教师还要考虑学生的审美、布局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科学、准确地细化学生的学习目标,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教学活动结束之后,信息技术教师也要积极听取学生的反馈,并依据反馈情况及时调整学习目标,保证学习目标的准确性、科学性。

四、施以丰富的评价方式,做好评价分层

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层次不相同,那么就不能在对学生评价的过程中采用单一的评价方式。因为单一的评价方式不符合学生的个性化要求,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掌握信息技术能力的层次情况采用丰富、多样的评价方式。在进行教学评价时,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并帮助学生实现“自我调节”“自我鼓励”“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评价目标。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还可以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施以不同的评价策略。例如,对于那些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较差的学生,当他们完成学习目标之后,教师要在给予学生鼓励的同时,激励他们积极地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从而提升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当然,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要依据其上一个阶段的学习完成情况来进行这次的学习评价标准的制订,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对于那些已经掌握较高水平信息技术的学生,教师要对他们提出更多的要求,当他们停滞不前时,要给予他们相应的惩罚,鞭策他们不断前进,以提升整个班级掌握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高度。

五、结语

总之,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施以分层教学策略,能突显学生的主体作用,满足学生的不同要求,整体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策略,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分层,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和评价,从而不断提升分层教学策略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效能。

【参考文献】

[1] 于凤. 浅谈分层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J].中小学电教,2017(Z1):52-53.

[2] 洪崇胜. 初中信息技术课中分层教学的实践应用[J].情感读本,2017(32):55.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法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分层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初中英语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