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叶乔波:另一条赛道上续写传奇

2020-02-16欣悦

妇女生活 2020年1期
关键词:运动员比赛

欣悦

她以永不言败、永不放弃的精神创造了中国冰雪

运动史上一个又一个奇迹……

“乔波精神”激励几代人去拼搏

记者(以下简称记):您对冬奥会最初的认识是怎样的?

叶乔波(以下简称叶):1979年,中国与美国建立外交关系,引起世界广泛关注。当时,离第13届冬奥会开幕已经很近了,国际奥委会让中国尽快组建队伍,我们的运动员连什么是冬奥会都不知道。当时国家组建了一支冬奥队伍,参加了1980年在美国普莱西德湖举办的冬奥会。西方一家媒体用显著的大标题标注:中国两个第一,第一次参加冬奥会,成绩倒数第一。参加冬奥会回来的运动员给我看他们的照片,我看到运动员在开幕式现场举着我们国家的国旗,感觉特别震撼。于是,参加冬奥会成了我特别向往的一件事。

记:您在第16届冬奥会为中国拿到第一枚奖牌却很不甘心,当时是什么情况?

叶:1992年2月10日,我在法国阿尔贝维尔第16届冬奥会上获得短道速滑500米项目的银牌,那也是中国队首次获得冬奥会奖牌。我的成绩是40.51秒,仅比第一名慢了0.18秒。当时我跟苏联选手分在一组,前一年我和苏联选手成绩相当,苏联解体的时候,他们所有的运动员都没怎么训练。比赛开始后,在前200米换道区的时候,我已经和她拉平。按照规则她应该给我让道,但是她没有,我们的身体发生两次碰撞,影响了我的速度。下场后我很不高兴,穿着冰刀追着裁判长申诉,裁判长始终躲着我。我站在领奖台上,既为实现我国冬奥会奖牌零的突破感到高兴,又为发生碰撞失去金牌感到遗憾。那时我就发誓,一定要坚持到下一届冬奥会。

记:听说当时您的伤势很严重,能坚持到下一届冬奥会很不容易吧?

叶:当时我半月板断裂,膝关节髌骨已经错位,里面有5个碎片,经常发生绞锁,快速移动蹬冰的时候,一旦卡住就动不了了,我要用绷带把髌骨拽回来。欧洲有名的医生认为我已经不能参加比赛了,但我不愿放弃夺冠的梦想。1994年,我又出现在冬奥会赛场。当冲刺到最后20米的时候,我的膝关节又发生了绞锁,我告诫自己一定要坚持住,千万不要摔倒。就这样,在几十名选手的轮番冲击下,我仍以0.01秒的微弱优势保住了这枚铜牌。虽然它的成色没有金牌那么好,但为了五星红旗能在奥运赛场飘扬,我尽了最大努力。

记:“乔波精神”鼓舞了几代人,用现在的话说,您的粉丝遍天下了。

叶:退役后,我在火车上经常遇到有人紧紧握住我的手,说佩服我,还有人给我鞠躬。一天,我在商场购物,一个年轻女孩走过来说:“乔波大姐,我要谢谢您,当初如果没有您的故事激励,就没有我的今天。”一个在“乔波冰雪世界”工作的员工见到我后,向我深鞠一躬说:“乔波姐,当年没有您的激励,我就上不了大学,是您改变了我的命运。”去买菜的时候,有的菜农认出我,会多给我几个鸡蛋或者土豆。即便过去了20多年,我的一个好朋友回家,还向她的女儿夸耀:“你知道吗?叶乔波是我的好朋友!”她女儿不认识我,问叶乔波是谁。朋友给她女儿讲了我带伤去比赛的事情,她女儿感动得非要让妈妈带她见见我,说不相信有这么勇敢的女人。

记:现在物质条件和以前大不相同,您认为现在的年轻人应该吃些怎样的苦?

叶:这个问题挺难回答。当运动员时,别人训练3分钟,我要训练超过5分钟,教练制订的训练计划我完成得永远比别人多。久而久之,我形成了惯性,做什么都希望再多一点,我觉得所有的努力都不会白费。人没有吃过苦,怎么能尝到甜是什么滋味儿?现在的年轻人多吃点苦,并不是要回到当年那个生活环境,吃苦有很多方式。比如,每天坚持锻炼。当你习惯之后你会发现,锻炼身体给你带来的好处和愉悦感是那么多,这样的苦应该多吃。

退役后读书成为另一个赛场

记:退役后,您选择读书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叶:1994年,国家为我举办了专场退役晚会。当灯光熄灭,掌声响起,我面对的是退役后如何生存的问题。从小我就是八一运动队的宠儿,吃穿住行都不用操心,被掌声和鲜花包围着。一下子回到油盐酱醋的現实生活,我心里落差挺大。经过深思熟虑,我决定攻读清华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几乎所有人对我这个选择充满质疑,可我坚持自己的选择。因为没有人知道,这个选择寄托了我对冰雪运动的另一个梦想。20世纪90年代,中国冰雪运动员训练条件十分简陋,要在国际大赛摘金夺银,完全依靠高强度训练和个人意志的坚持。常年参加国际顶级赛事,我深知中国运动员与西方国家运动员在训练条件上的差异。正是这一点,让我萌生了学习经济管理,改善冰雪运动员训练条件的想法。我面临的现实问题是,我从小学四年级就进入专业运动队,想完成硕士学业非常困难。在清华大学的6年里,我在学习中急哭过多次,写论文对我来说更像一座难以翻越的大山。

记:您的论文答辩顺利吗?

叶:导师指点我,说你一定要写和你切身经历以及愿望相关的论文,这样才会对你的人生有帮助。我想到,读书时虽然告别了轮椅,但膝盖上的伤无法痊愈,因为断裂的两根韧带始终无法接好,对于这种伤痛,我刻骨铭心,再也不愿看见运动员因为训练条件差而受伤了。我觉得要培养出优秀运动员,必须改变训练条件。于是,我从自己的经历和愿望出发,2000年5月完成了《乔波室内滑雪场研究》的论文,我的论文答辩成绩排在300多名学生中的第五。在我的不懈努力下,论文变成了现实。2005年,一座以我的名字命名的室内滑雪馆在北京建成。这个滑雪馆让更多的年轻人滑上雪,还免费为一些冬季运动队提供服务,给他们当免费训练场地。这些孩子在国际大赛上拿到成绩的时候,我觉得他们的成绩就是我梦想的延续。

记:您履职全国政协委员时,最有影响力的提案是什么?

叶:2006年,我成为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这一年,有关全运会举重冠军邹春兰退役后当搓澡工的消息引起了我的注意。邹春兰的遭遇让我意识到,退役对每一个为理想奋斗过的运动员来讲,都是一种巨大的落差,我决定为这些退役运动员找回荣誉。此后,我开始了长达一年半的调研,走访了财政、民政等部门,奔波于体育学校和训练场,了解运动员最真实的生活状况。同时,我又开始攻读中央党校博士学位,把这个调研作为博士研究的课题。2007年,我提交的《退役运动员生存与发展及建议》提案,被正式列入全国“两会”的讨论体系。

记:您的提案得到落实了吗?

叶:我的提案提交之后,体育职业技能鉴定站在吉林省体育局成立了。该站除了给运动员开具资格证书之外,还定期举办培训班,为那些选择自主创业的退役运动员提供帮助。我一直关注的邹春兰在社会各界帮助下开了一家洗衣店,我还专程去考察过,和她进行了深入交流。看到她生意不错,也结了婚,我心里很高兴。虽然有了技能培训,但我又发现了新的问题:由于运动项目的不同,运动员退役之后的就业状况出现了明显分化。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让这些运动员学习文化知识。让我欣慰的是,国家对于文化课学习的重视程度已经超出了我的预期:运动员上午学习文化课,下午开始训练,现在的运动员文化水平与我那个时代相比,有了明显提升。

家门口举办冬奥会感觉很幸福

记:2022年北京举办冬奥会,也是您最大的心愿吧?

叶:我怎么也没有想到,我们居然有一天能取得冬奥会的主办权。2015年7月31日,我被邀请到电台做节目,跟听众一起见证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当听到第24届冬奥会举办城市是北京时,我的眼泪止不住往外流。最让我自豪的是,我们办的将是一届低碳环保的奥运会。很多奥运会主办国在奥运会结束后,场馆不是关闭就是拆掉,唯独北京的场馆全部保留,并成为旅游景点。国际奥委会最赞成的就是我们把首钢已经废弃的工厂作为冬奥会的场馆和办公区。我们又把所有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场馆都利用起来,不是重新建,而是改造。

记:作为北京冬奥组委委员,您都做了哪些工作?

叶:我给冬奥会奥组委提出一些建议,比如在餐食上要标注有多少卡路里,有多少蛋白和脂肪,让运动员在这半个多月时间里能够合理饮食。我们既要考虑西方人的饮食习惯,同时还要融入我们中国人广为喜欢的餐食。我还倡议设翻译站,尤其是小语种的。1981年,我第一次参加世界青少年锦标赛的时候,我同屋的选手来自波兰,比赛前她不停地指着手腕上的表给我说着什么。我以为她在问我单圈成绩或500米成绩,结果她都摇头。后来我就自己上冰去做赛前准备。当时挪威非常冷,零下20℃,我在冰上足足凍了一个多小时。等到我真正比赛的时候,我的腿都冻僵了,成绩是倒数第一。回来的时候,我才明白那个波兰室友给我说的是比赛往后推迟1个小时。因此,我特别希望有这样一个翻译站。2022年冬奥会在我们家门口举办,我特别希望我们的优秀运动员能拿出最好的状态,赛出最佳成绩。

记:告别运动生涯,生活中的您是什么样子?

叶:我特别享受一个人的慢生活。前几年我喜欢打毛衣,现在夏天我喜欢打高尔夫球,冬天弹钢琴、练书法,我觉得生活慢下来更精彩。生活中,我是个很时尚的人,20世纪80年代末,我给自己设计的发型,被人称为“乔波头”,那时我的教练和我的父母都觉得我的发型有些怪。不过我这种发型到了国外,带给我更多的是自信。看到我的发型,那些外国运动员觉得挺时尚。我从小就喜欢与众不同,出国比赛的时候,箱子里装的除了冰刀和吃的东西,还有漂亮的衣服和鞋子。因为比赛最后会有一场晚宴,晚宴上有颁奖环节,还有唱歌跳舞之类的活动。国内很多运动员都是穿着运动装去,我觉得不太符合当时的环境,因此,我要穿最漂亮的衣服出场。

〔编辑:刘波〕

猜你喜欢

运动员比赛
我最喜爱的运动员
健美比赛
选美比赛
比赛
最疯狂的比赛
马虎的运动员
赛跑
运动员
思维擂台赛
最后剩下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