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研究进展及管理措施分析

2020-02-16张小斌史东娜

山东化工 2020年12期
关键词:小城镇规划环境

张小斌,史东娜

(江苏南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46)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早期城镇发展一味追求经济效益,不注重城镇化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管理。所以,目前大多数前期经济水平发展较高的小城镇,普遍存在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功能区划不合理,恶臭水体以及人居环境较差的现象,由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及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1]。目前一些区域环境容量小、人口密度大、工业企业相对集中的小城镇环境问题的更加严重,尤其是乡镇企业起步早的东部发达区域,城镇规划系统性不强,导致产业定位、布局不合理,随着城镇化的迅速扩张,环境污染影响范围和程度进一步加剧,加大了控制难度,治理任务非常艰巨。

1 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1.1 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布局不合理

我国大部分小城镇在改革开放发展初期,乡镇企业发展迅速,普遍的小乡镇均未对本镇区的发展方向、产业定位和布局进行统一规划,盲目追求经济发展,各种工业集中区不断形成,导致用地粗放,大面积的农用地和城镇建设用地被工业用地占用,造成自然资源浪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甚至土地利用规划出现不可逆转的情况。

1.2 缺乏环保管理意识、环保问题严重

中国经济的发展脱离不了小城镇乡镇企业,同时大城市的空间局限性和日趋规范的环境管理制度限制其发展规模,故逐步转向小城镇入户门槛低的区域,但往往小城镇的环保管理意识跟不上,招商一味为企业的落地提供各种便利,导致乡镇工业的发展呈现布局分散、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等特征,环保问题也就日益显现。

1.3 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环境监管不到位

在小城镇产业发展初期,缺乏统一规划和资金调配,大部分政府资金投资于道路建设、电网、自来水和供热系统等基础设施上,缺乏统一规划污水处理设施、固废集中处理设施,导致企业内部雨水分流不到位,废水不能稳定达标排放,固体废物无处置去向等情况,同时这种分散式排污方式直接导致环保监管不能到位,给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环境容量也逐步饱和。小城镇的环境管理机构起步较晚,专业人员和设备配备不充分,以及最新的环保管理政策文件解读和落实不到位,都会导致小城镇的生态环境问题突显[2]。

2 小城镇环境生态规划研究进展

国内外在城市化进程中,都十分重视小城镇发展模式,国外大多数土地利用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相互结合,同时也深入地开展了土地利用过程中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其小城镇的生态环境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第一,公众积极参与政府的生态环境规划,政府也充分采纳公众的可取意见;第二,强调规划编制过程中的技术方法,寻求区域差异性;第三,规划项目的落地,以促进规划的完整性和操作性;第四,生态规划必须与其他方向规划协调,以发挥其规划的优势性[3]。

我国生态环境规划起步较晚,主要集中在20 世纪90 年代中期,但发展比较快,涉及领域也比较广发。我国在生态环境规划研究和实践上也逐步做了很多工作,并根据我国的社会经济体制和国情形成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并在有些方面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2.1 小城镇生态环境污染治理

随着我国小城镇的现代化农业和工业迅速发展,其中面源污染和工业污染成为突出的问题。国内目前主要做的工作是针对小城镇存在的环境问题,以及管理措施的研究。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追求高效高质,长期使用化肥和农药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也成为了突出的问题。金鲜女指出我国在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的情况下,往往只单方面的注重小城镇的经济发展而忽略了环境污染问题,在常见的环境污染中,污水排放对环境影响巨大,小城镇排水工程中的污水治理成为了目前最直接的问题[4]。姚春霞在2002~2004年期间通过对上海郊区某小城镇的旱作农田土壤和蔬菜进行了科学化采样和分析,得出农田的过量施肥会导致土壤中氮、磷等元素的流失,与此同时会增加土壤及蔬菜中硝酸盐含量,土壤盐渍化和蔬菜的安全性均受影响,说明城镇化过程中的农业面源污染还是很严重的[5]。龙朝晖指出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应该充分发展生态农业,科学利用水资源和土壤资源,减少有海农药化肥的使用,确保生产安全优质的农产品,促进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6]。宋桂杰等提出小城镇的排水系统的规范化设置,是城镇水环境污染控制中的主要环节,其结合实例分析了如何选取小城镇的排水体制,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7]。刘建新指出目前国家的环保政策越来越严,很多污染负荷高的企业逐步向环保门槛较低的小城镇转移,正在对其生态环境系统造成冲击,其结合此类现状,从政策文件和技术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探讨[8]。

2.2 小城镇人居环境研究

李宁经研究指出目前我过西北小城镇的人居环境正随着经济的全面发展逐步改善,但有地域差异性仍与东中部地区城镇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小城镇由外延粗放型的发展转为高质量的集约型发展,是今后西北小城镇工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目标[9]。礼遇在针对定西地区典型案例的研究中表明,小城镇的工业发展水平高低对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贫困地区具有显著的正负生态经济效益,也对本类型区脱贫和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也有利于区域人居环境的提高[10]。吴丹丹等人提出了生态人居未来发展所要遵循的原则、发展模式及发展路径,通过制定规划、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民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等各方面措施提高人居环境,并针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11]。

2.3 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理论和实践

高启盛在《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方法研究及实例分析》一文中企业通过对双水镇的生态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以及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等生态环境要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参照环境容量理论内容,提出双水镇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综合考虑人口与社会发展、环境压力等指标,确立该镇生态环境规划的总体目标[12]。卢莉娜等在对山西省阳城县河北镇总体规划进行编制时,指出小城镇总体规划应结合当地的资源、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环境现状,建立有序、合理的村镇体系,城镇发展的工业定位、产业布局需充分考虑存在各项制约因素,并应该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规划的首要考虑因子[13]。雍蓓蕾在文章中明确提出反对没有差异性的规划,城镇规划应该充分考虑不同农村地区的区域特色建设生态小城镇[14]。葛建辉文章中指出应该以科学生态规划、因地制宜建设生态工程、坚持可持续的建设理念、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防止盲目扩镇5个方面来建设生态小城镇[15]。武青艳在文章中针对辽宁省某些区域小城镇建设进程中逐步暴露的生态环境问题,充分论证其产生的原因,并指出如何高效实用地构建生态型小城镇规划[16]。

3 小城镇生态环境管理措施

小城镇的可持续良好发展,需要注重工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积极采用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和高效能管理要求,真正落实小城镇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3.1 总体规划中突出环境保护要求

小城镇建设涉及的各方面管理要求,其建设与发展必须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在制定小城镇规划过程中,应结合当地生态环境现状以及当前的环境管理要求,把城镇化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作为规划的重要指标。

3.2 强化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

制定针对区域性的大气防治综合整治方案。目前小城镇的主要大气污染是由于企业的大气处理装置未到位、大气处理装置处于停运或半运行状态。政府部门应该严抓企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督促企业按环评批复要求做好大气污染治理措施,同时也必须检查企业的大气处理装置实际运行状况。

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需结合当前区域水环境质量,以及收纳水体的环境容量综合考虑,确定剩余排污总量以及排放标准。随着城市化进程,小城镇企业爆发式增长,其中不少企业由于未能有效落实环境管理要求,企业内部雨污分流不到位、污水处理设施针对性不强以及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等状况,对周边水环境存在直接有害的影响。由于小城镇存在耕地、养殖产业,所以也应该做好面源污染的工作,发展无公害、无污染、有特色的生态农业。

固体废弃物的综合整治规划是最好区域资源循环利用、综合处置的有效途径,确保固废实现零排放,同时也需做好垃圾的分类回收及环卫工作,彻查小城镇企业的固废处理方式,严禁企业固废的不规范管理,危险固废与一般固废应该分开堆放、防护到位、处理得当。

3.3 加大小城镇生态环保监管机构的建设

小城镇环保监管机构的建设,是随着城镇化生态保护需要的必然产物,如何根据区域工业企业特点及存在的环境问题,配备相对应的环保监管人才队伍相当关键。应当在工业相对发达的小城镇政府设置环保办公室,或者设立生态环境局分局等环境保护机构,专门负责小城镇环境管理;也可以引进第三方区域环保管家,针对区域特点制定服务清单[17]。

4 结语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小城镇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态环境规划尤为重要,其生态规划的制定与落地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目前国内外也针对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进行了研究和实践,需要我们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充实和提高。只有充分考虑小城镇区域性环境特点制定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才能真正促进小城镇经济的持续发展,改善和提高人民的收入和居住水平,促进整改社会的和谐发展。

猜你喜欢

小城镇规划环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山·水·乡愁
——黔南示范小城镇集锦(之一)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小城镇社会治理创新逻辑
迎接“十三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