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2020-02-16孙克磊李光跃

山东化工 2020年12期
关键词:知识点教学模式专业

韩 超,孙克磊,李光跃

(华北理工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河北 唐山 063210 )

有机化学是化学、化工、药学、生物、环境、材料等学科的基础课程,它是在学生学习了无机化学等课程的基础上,系统地讲授各类有机物的组成、性质、结构、合成及应用的一门学科。有机化学课程知识点复杂难懂,学生很难系统的掌握有机化学课程的内容,更加难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因此,为了学生能打好必要的有机化学基础,有机化学的教学方式也应当不断的进行改革创新。

1 有机化学教学现状

1.1 课时不足

随着教育制度与理念的改革,我国招生规模逐渐上升,学生数量越来越多,而且《有机化学》课程专业性强,对教授《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师要求高,致使学校师资力量短缺。加之高校学生课程数量增多,导致《有机化学》课时量减少。由于《有机化学》是化学、生物、环境、材料等学科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其覆盖面广泛,实践性又强,因此学习内容与知识点复杂难懂。课时的减少,会导致学生更难以掌握知识点,更不用说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其他的学习、工作中了。

1.2 教学方法陈旧

《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方法过于陈旧,大部分以多媒体课件教学为主,师生互动少,导致学生经常死记硬背知识点,与实际脱节,效果甚微。

《有机化学》是一门集观察、研究、计算、操作于一体的课程[1],需要教师通过实例、实验等手段的启发与引导,而不是单纯的教授知识点。尤其是应试教育思想,老师直接讲解知识点,忽视了学生的能力与逻辑思维培养。

1.3 过于看重成绩

由于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很多时候存在重结果不重过程的现象。为了应付考试,老师直接讲解知识点,为同学们做好总结,甚至考试前画好重点,致使很多学生认为及格万岁。过于看重考试的分数,而忽略了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力与逻辑思维的培养。尽量将教学理念与人才培养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重应用,培养综合性人才[2]。

1.4 理论与实验未结合

由于有机化学覆盖面广,很多专业都需要学习有机化学,导致学生人数众多,而大部分学校有机化学实验室较少,只能错开进行实验教学,这也导致很多学生还没上理论课就先上实验课了,或有很多专业先上了理论课却过很久才上实验课。而实际上,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应该是相辅相成的,由此使学生能由理论联系实际,实际促进理论的学习。但由于各种原因致使二者过于分散,难以结合,未能达到相互促进的效果。

2 教学方法探索

2.1 教学观念更新

明确学生是中心,考虑好学生应该学哪些内容,在固定课时内能接受多少,避免填鸭式教学,教师与学生应增加互动交流,学生引导课程走向,学生多发表看法,老师顺着学生抛出的问题设计一系列讨论,引发学生思考。老师不再是以往的知识传授者,更多的是引路人的角色,教授学生如何自主学习、如何自主思考。这样更加注重教学过程,会无形中锻炼学生的能力[3]。

2.2 专业不同侧重点不同

我校所使用的教材为徐昌寿主编的《有机化学》第二版,不仅系统的介绍了烃类、醇类、醚类、酚类、醛类等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用途及合成方法,还专设了有机合成设计、周环反应、质谱、紫外光谱等选读材料,所涉及知识点复杂难懂,在有限的课时内,老师很难把知识点全部讲完讲透,而学生更难以完全接受与掌握透彻。为此,必须根据专业性质、课时量、学生情况等调整课程内容侧重点,并有所取舍。

比如对于环境专业的教学,应着重教授与环境相关的内容,在进行有机物反应机理的同时,可以同时说明该有机物对于环境的影响,使学生脑海里能够把基础与专业相联系;对于材料专业,则应注重教授有机物的合成,使该专业学生对材料的制备有更深一步的了解[4]。

2.3 教学模式改革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曾经的照本宣读式教学模式已与时俱进,成为现在的埋头读PPT模式,同样无法引起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所以我们应在现有模式上进行改革创新。在课堂上可以将老师讲学生听变为学生讲大家听;也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团队,模拟教研团队以某个知识点研发设计教案;还可以以某一知识点为引子,让同学们查阅相关资料,进行汇报等[5]。

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学生不再是单纯的听众,他们实实在在变成了主角,学会了团结合作,懂得了优缺点互补,也锻炼了自身能力,培养了创新思维。

2.4 理论教学与模拟软件相结合

有机化学教学过程中,很多反应机理等知识复杂,不利于学生的记忆。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合理使用Chemoffice、MaterialsStudio等软件进行教学,它能将有机化合物以二维、三维的形式多样地呈现出来,能直观、易懂的展示空间效应、烷烃的构象等[6]。

有机化学实验是有机化学理论课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有机化学实验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兴趣。由于有机化学实验室少,设备不足,而学生数量过多,导致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分开。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尝试使用仿真软件模拟实验,在理论教学过程中,穿插重要的实验,方便同学们理解记忆。

2.5 科研与为教学相辅

随着有机化学新合成策略与方法的不断涌现,很多传统反应已难以满足有机合成的全新需求[7],为了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热情与积极性,并拓展学生的有机化学知识与创新能力,可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合理地引入教师的科研成果和有机化学领域的研究前沿。鼓励学生多多参与到教师的科研中,申请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带领学生参观科研仪器,通过讲解,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有机化学知识的指导意义。

我们在学习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时,还引入屠呦呦老师研究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故事。通过这些科研成果及前沿热点的渗透,引起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促进学生对有机化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同时能够使其认知有机化学研究现实意义,明确未来学习方向。

2.6 多样化的考核方式

目前,针对有机化学考核方式过于单一,只有每学期末的期末考试,因此出现了老师与学生都过于注重考试结果的现象。为了摆脱这种应试教育带给人们的思想束缚,消除老师划重点学生考前突击的不良现象,应改变单一的考核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阶段考试与小组讨论加入到教学中并计入最终成绩,多多采用课程小论文来加深学生对于当前阶段对有机化学学习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除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外,增加课程单元考试。同时,将研讨课、PowerPoint 展示、总结报告等成绩计入课程成绩。最后,不同专业所针对的考核内容也该有不同的侧重点,加强学生利用基础的有机知识解决专业问题,促进基础与专业的转化与衔接[8]。

3 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目前有机化学教学现状,我们应该及时进行相关教学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培养才是至关重要,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锻炼学生自身能力。合理应用各种教学软件来改变当前单一的教学模式,调整不同专业学生对有机化学学习的侧重点,注重基础机理与专业的结合,同时适当改变考核方式,探索出一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模式,改变应试教育带给人思想的束缚,在整体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思考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

猜你喜欢

知识点教学模式专业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