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以学生为中心的化工课程建设策略

2020-02-16姜莉莉孙兆楠朱秀慧刘凤翊李昌丽

山东化工 2020年12期
关键词:中心过程课程

姜莉莉,孙兆楠,朱秀慧,刘凤翊,李昌丽,杨 薇

(营口理工学院 化环学院,辽宁 营口 115000)

1 引言

传统教学模式在欧美叫做传授范式(instruction paradigm)或传授主义(instructionism)。这种传授模式由来已久,主要是围绕着教材、教室和教师来进行,并且关注的只是在教上,而不是在学生学上。因此,教学被解释为教师把知识传递给学生,学生从教师那里接受知识,教师是施动者,学生是受动者[1]。可随着科学发展,特别是认识理论、脑科学理论的发展证明传统教学模式不像想象的那么完美、有效。由此,产生了新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它是一种新的理念、新的范式、新的教学方法,也是社会发展和学科发展的必然结果。为了提高化工类课程教学质量,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目标,本文对以学生为中心的化工课程建设策略进行了简要分析,为化工专业本科教学探索提供参考。

2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训练学生如何利用大脑进行有效地思考。我们培养学生是训练他们的大脑,而非在制造水桶,是在用科学方法培养未来的学生。教育不仅让学生具有学习已有知识的能力,还要发展终生都能创造、创新和发现的大脑。美国从1950年开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就慢慢展开了。“以学生为中心”没有专门的定义,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就是要以学生的发展、学习和学习效果为中心,对学生、教师、评价方式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2]。要求学生主动、自觉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要求老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要求,设计教学环节和过程,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设计者和引导者,辅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要求学习评价不但关注学生学习,还要及时反馈,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学习情况。

我国本科化工专业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和文化素养、人文情怀和理想信念,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并能传统化学工业及生物化工等新兴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产品及过程设计、新技术与设备研发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想要达成此目标,“以学生为中心”是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也是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的必然。随着信息化革命、新科技革命以及全球化发展,知识记忆和简单的重复不在重要,开拓性、创新性、问题的解决能力、团队的合作将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教学的核心是“学”而不是“教”,所以,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Centered Learning,简称“SCL”)。

3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建设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离不开课程,课程建设也是学校教学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加强课程建设是教学计划有效落实及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

课程建设中要对课程和教学实施过程进行规划设计。课程的规划设计主要通过人才培养方案来体现。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学校组织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基本依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首要环节,是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安排教学任务的重要依据[3]。实际上,高校对学生培养工作所有的起点、所有的要求都来自于人才培养方案。从另外一方面说,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对学生的一种承诺,或者说是双方的一个契约,所以人才培养方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前置活动[4]。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需要考虑学生的层次、社会的需求两方面内容来确定教什么,这就需要通过去调研学生、调研学生未来发展的领域,并根据这些调研结果来重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二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需要考虑学生的特点、科学的发展两方面内容来确定怎么教,需要根据现在科技的发展,围绕着认知科学、学习科学、青少年发展等科学发展规律来重新设计教学;三是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中心。关于学生学习成果的制定一定要做到可达到、可观测。如果把这个目标作为我们教学的导向,就称之为以成果为导向的教育,也就是Outcome-Based Education,简称OBE[5]。解决怎么考的问题,就不能用以前终结性的考核方式,期末出一张试卷进行考核,而是要进行过程性考核,即通过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学习体验,得到更好的学习结果。

课程大纲是教学实施过程的依据,为教与学提供依据,包括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定位、课程目标、教学进度、教法与学法、考核方案等内容。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首先要根据课程大纲进行课程设计,要充分结合学生和课程自身的特点,设计知识呈现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深度思考,从而构建自身知识框架和结构。在课程大纲中要设计具体、明确、便于操作的课程目标,做到有的放矢,能够从知识、能力、素养等维度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导向、激励和评价。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往往需要经历“解构与重构”的过程,即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形成整门课程的核心教学模块;其次,要思考教学内容的关联和逻辑,从而决定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最后,还涉及教学情境与教学任务的设计,教学情境的设计可以利用建构主义的学习理念,而教学任务的设计可以利用学习成果导向的理念。在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所利用的一切课程资源如人力、物理及自然社会资源等,都可以通过实践体验、问题探究、情境陶冶、在线混合等方式引入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并要紧紧围绕化工专业的生产实际。最后,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考核内容要注重创新能力和素质的展现,考核主体也由以往以教师为主,向师生互评、学生考核和学生自评的综合评价转变。

4 结论

由于素质教育的推行,“以学生为中心”成为本科化工专业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师需要构建一种全新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助力实现高效的本科教学。

猜你喜欢

中心过程课程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