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一年级学生科学兴趣的培养

2020-02-14郑元强

学校教育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实践活动师生关系教学方法

郑元强

摘要: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一年级学生处于科学的启蒙阶段,对科学产生兴趣,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也能更好的完成科学教学任务。如何让他们对科学产生兴趣?笔者在一年级科学教学中,尝试了几种方法,从不同角度入手,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科学兴趣  实践活动  教学方法 师生关系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证明:兴趣是儿童有效地进行各种活动的先导,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起点。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感到很新奇,也什么都还不懂,学习注意力也不能集中,经常会玩与学习无关的东西,做小动作、讲小话等。这些行为导致他们上课不专心听讲, 学习基本凭兴趣,因此兴趣的培养在低年级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科学课本身具有趣味性浓的特点,学生很容易感兴趣,但这种兴趣很大程度上是表面的好奇和“看热闹”而已,不容易保持和持久。如果不能对科学课产生兴趣并且持续下来,就不可能自觉地、主动地学习,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好科学的重要一环。一年级学生处于科学的启蒙阶段,是否对科学产生兴趣、能否激发培养他们持久的学习兴趣,直接决定了今后的科学学习的成败。那么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呢?笔者在一年级科学的教学中,尝试了以下做法:

一、用丰富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一年级科学教学是以科学启蒙、重视科学体验为主,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探究为核心。教材选取的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内容,含量较少,且较为浅显,不侧重原理性的东西,重在接触和体验。教学侧重于让孩子置身科学探究活动之中,从身边小事进行观察,用他们的感官去认识自然现象,认识科学世界。因此科学课可以把室内教学和走出室外活动相结合,以观察,体验,动手操作为主,鼓励走出课堂,来到大自然中。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体验形式来进行,让孩子们感受到科学的神奇,从而激发对科学的好奇心和学习科学的兴趣。

例如教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用感官观察》时,我将学生带到学校的生活园地(一片小菜园),让学生听一听,有哪些声音;再找一找,看看能找出哪些动物。学生走出课堂,本身就欣喜雀跃,再接触到他们(城市孩子)日堂生活中少见的菜地,更是好奇心十足。在老师的指引下,学生找到了蜗牛、蛞蝓、小蚂蚱、菜青虫、七星瓢虫、蚂蚁、蜘蛛,还有蜻蜓、蝴蝶等各种小动物,还有学生从土壤里翻出了蚯蚓、纤毛虫等动物。相对于在课堂中就课件、图片观察,实践活动就更丰富多彩,更贴近生活实际,也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二、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兴趣

一年级学生好动爱说、注意力容易分散,做事往往从兴趣出发,对于那些单调的、枯燥的和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如果对所授内容的平铺直叙,将会让学生感到所学内容枯燥无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观察、实验、竞赛、游戏、讲故事、猜谜语、填图着色、质疑问难等各种形式来引导学生动眼、动手、动口、动脑,从而激发兴趣,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有趣。

例如教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树叶变黄了》时,课前我除收集树叶外,还用白纸剪了一些树叶,课堂上一个小组发一种形状的树叶,让学生想一想,他所拿的树叶有哪些颜色,再涂一涂。由于每小组是同种树叶,所以有的学生涂翠绿色,有的学生涂深绿,有的学生涂黄色,还有的涂红色。待学生涂好后,再让学生按从春天到秋(冬)天的顺序将小组的树叶排列出来,从而让学生了解了树叶的一生。然后提问树叶变黄是否一下子从绿色变成了黄色(或红色)的,引导学生再次进行涂色,学生这次就能够在一片树叶上涂上由绿渐变到黄的颜色,由此了解到树叶变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最后引导学生观察、认知树叶从什么地方开始变黄的,逐步深入了解树叶颜色的变化过程。这样采用涂色的手段,从教材内容出发,深化拓展教学内容,再回到教材内容,不但学生学得有趣,还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三、用融洽的师生关系带动学生的兴趣

兴趣与感情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愿意把哪个老师看作朋友,就对哪个老师的课产生兴趣,师生感情融洽,不仅使原来学习兴趣浓的学生能持续下来, 而且也带动了原来学习兴趣不够浓的同学,积极地参加了课外的科学研究活动。因此在教学中,科学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

首先,要了解学生。教师可以通过观察、谈话,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思想、个性、兴趣、知识水平、学习态度和方法、身体状况等,以便更好地教育学生。

其次,要热爱学生。在上课时要教态亲切,说话和蔼,辅导耐心,使同学们感到可亲可敬。哪怕这一天你的心情不佳,你也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老板着脸,这样会让学生对你产生距离感。他们就不会把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告诉你,师生之间就会缺乏真实的情感交流。

最后正確对待学生的错误。教师对敢于、善于质疑问难,大胆创新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学生违反了纪律,老师批评时,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讽刺、不挖苦、不打击。要容许学生犯错误,要多包容他们,给学生解释的机会,否则容易使学生产生挫折感,打消他们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教学的开展。

总之,一年级的科学教学,兴趣培养变尤为重要。在科学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培养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更多的科学知识,为科学素养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凤霞.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19):123-124.

2.欧迎春.浅谈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J].科学咨询,2009(6):58.

3.洪林.初中科学学习兴趣培养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8(1):199-200.

4.蔡元培《教育大辞书》1930年

5.陶行知教育教学名言《教育名言篇》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2年版

6.丁有宽:《我与顽童》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1年出版

猜你喜欢

实践活动师生关系教学方法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在过程中体验 在体验中发展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新时期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
如何关爱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