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胆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怎么治

2020-02-14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医师

江苏卫生保健 2020年6期
关键词:胆酸胆囊炎胆汁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医师

胆囊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其急性发作时会出现剧烈的腹痛、恶心、呕吐、黄疸、发烧等症状,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会产生极大的威胁和影响。因此,患者必须寻求专科医生的帮助,根据病情进行积极治疗。

控制饮食有效果吗

胆囊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患者控制饮食是否有效果,主要是看其有没有明显的症状。

如果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而仅在常规体检行腹部B 超时发现有胆囊结石,以及胆囊壁略微增厚或毛糙(这是由于胆囊结石对胆囊壁的慢性刺激引起的慢性炎症),这种情况是不需要任何治疗的,但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清淡,少吃油腻。但是控制饮食并不会让胆囊的慢性炎症消失,因为这种慢性炎症是结石慢性刺激引起的,只有去除了胆囊结石的刺激,才有可能使炎症消退。

如果患者出现了明显的症状,如右上腹隐痛,有时伴右侧肩背部疼痛,以及嗳气、腹胀、消化不良、厌食油腻食物等,这时候控制饮食对缓解症状是有帮助的。控制饮食的方法有清淡饮食,不吃或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糖的食物,同时养成定时进餐的好习惯,让胆囊可以定时排出胆汁,以免胆囊内胆汁淤积。

如果患者出现了急性炎症发作,这时不仅必须控制饮食,有时还需完全禁食,由静脉输液以补充营养。此时控制饮食的作用是要让胆囊休息,是有治疗效果的。

有明显症状需药物治疗

对于胆囊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如果有明显的症状,建议用药物来治疗。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药物主要是胆酸类药物,如熊去氧胆酸。它一方面能促进胆汁的分泌,有缓解胆囊慢性炎症的作用;另一方面,胆酸是胆汁的重要成分,胆囊结石大部分是胆固醇结石,胆固醇是不溶解于水的,需要胆酸的帮助从而在胆汁中达到溶解状态。如果胆汁中胆固醇相对多了,或者胆酸相对不足,都有可能导致胆固醇过度饱和,变成结晶析出。这是胆固醇结石形成的重要原因。因此服用胆酸类药物,可以控制胆结石的进展,而且还可能有溶石的效果。

部分患者可以通过口服熊去氧胆酸达到胆结石完全溶解的效果,但也需要严格把握用药指征。适合溶石治疗的患者为:①结石个数不能太多,最好在3个以下;②结石不能太大,直径最好在5毫米以下。而且口服熊去氧胆酸要1年到1年半才有可能达到溶石的效果。

还有些药物能促进肝脏的代谢,以及一些含利胆作用的中成药,都能够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泄,对于缓解胆囊的炎症,控制胆囊结石的进展是有帮助的。

一定要做手术治疗吗

胆囊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的患者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就应该考虑手术治疗。

1.反复发作急性炎症 对于反复发作急性炎症的患者,一定要及时手术治疗。急性炎症反复发作,有可能症状越来越重,甚至有可能诱发胰腺炎、胆管炎、梗阻性黄疸等。如果结石梗阻在胆囊管或者胆囊颈部,甚至可能出现腹膜炎和休克而危及生命。

2.充满型胆囊结石 也就是整个胆囊里都是结石。这种情况,即使没有任何症状也需要手术治疗。充满型胆囊结石意味着胆囊已经没有存储和浓缩胆汁的功能了,而且结石对胆囊壁造成刺激,出现胆囊上皮增生,有可能会导致癌变。

3.胆囊结石合并胆囊息肉 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可能相互影响,癌变的概率增大,因此需要手术治疗。

4.胆囊结石过大 胆囊结石直径超过3 厘米,而且慢性胆囊炎的病史比较长,如超过10年,则癌变的概率会增大,因此也需要手术治疗。

5.胆囊萎缩 长期胆囊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可能导致胆囊萎缩。萎缩的胆囊是没有功能的,而且癌变概率很大,最好及时手术切除。

6.有高危因素 比如胆囊结石、胆囊炎病史超过10年,而且有癌症家族史,还有长期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的患者,也要及时手术治疗。因为胆囊癌早期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一旦出现疼痛、黄疸等症状,往往已是晚期,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治疗效果会非常差。

胆囊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的手术治疗,首选的方法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这是一种微创的手术方法,是目前治疗胆囊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的金标准,手术效果好,术后恢复快。在门诊,经常有些患者会问:“我可不可以不切胆囊,只取出结石?”这其实就是所谓的保胆取石手术。我们不推荐这种手术方法,因为这种手术不是公认的治疗胆结石的有效方法,疗效不确切,而且经常会出现复发。目前有部分患者实施了保胆取石手术后很快又出现了结石和炎症的再发,这需要再次手术治疗。

必须先消炎再治结石吗

治疗胆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如果采用药物治疗,目前的药物都具有同时控制胆囊慢性炎症和控制胆囊结石进展的作用。

对于手术治疗,有以下几种情况:

1.未急性炎症发作 这种情况不需要先消炎再手术。因为慢性胆囊炎症就是胆囊结石引起的,胆囊结石存在,就一定会有炎症。如果符合手术条件,应该直接手术治疗。

2.出现急性炎症发作 如果胆囊炎急性发作在48小时以内,炎症又不是很重,可以直接手术。但如果炎症发作超过48 小时,这时急性炎症会导致胆囊和周围组织的水肿以及粘连,就会加大手术的风险,而且出血、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会增高。另一方面,这种情况下有可能施行不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只能行开腹手术。因此对于这种情况,建议先抗感染治疗,等炎症完全消退之后2个月左右再行手术治疗。

3.出现结石梗阻 胆囊急性炎症发作同时结石梗阻在胆囊颈部或胆囊管,这时会出现胆囊明显增大和胆囊张力增高,有可能导致胆囊的坏疽、穿孔,甚至出现急性腹膜炎休克而危及生命。这种情况比较危重,因此必须马上手术,而不能先做抗感染治疗。

猜你喜欢

胆酸胆囊炎胆汁
自拟和胃镇逆汤对寒热错杂证胆汁反流性胃炎胆汁反流和胃肠激素的影响分析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胰酶片中胆酸和牛磺猪去氧胆酸的含量
胆汁瘤的介入治疗
程良斌教授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临床经验
蒙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蒙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65例疗效观察
HPLC-ELSD法同时测定感愈胶囊中胆酸和猪去氧胆酸的含量
血清甘胆酸测定在急性心肌梗死时对肝脏损伤的诊断价值
痰热清注射液中熊胆氧化成分的推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