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彝族地区教师如何进行初中阶段现代诗歌的有效教学

2020-02-12李凯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现代诗歌初中阶段诵读

李凯

摘 要:在民族地区现代诗歌教学中,教师要进行初中阶段现代诗歌的有效教学,要激发民族生对现代诗歌的学习兴趣,提高民族学生的审美情趣,丰富民族学生情感体验,让民族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关键词:彝族地区;初中阶段;现代诗歌;诵读;品味;领悟诗意

在民族地区从事语文教学的老师来说,对现代诗歌教学的认识也很不够,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方法还很保守和陈旧,教师的现代诗歌素养,关系到现代诗歌的教学质量。目前,许多教师对现代诗歌的疏略,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大多数教师处在相当单一的状态中,缺少对新鲜文化的吸收,诗歌素养比较匮乏;又因迎接各级各类的考试,为了考一个好分数,追求毕业时的升学率,对现代诗歌的教学没引起足够的重视,有的干脆就一笔代过,没有从现代诗歌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习,也没有更好地去分析,品味现代诗歌,没有让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感受现代诗歌的魅力,更谈不上提高民族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现结合民族地区现代诗歌教学的实际情况,谈谈民族地区如何进行初中阶段现代诗歌的教学。

一、在民族地区,要重视民族学生对现代诗歌的诵读训练

我国古代就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朗读是开启理解一首诗歌大门的金钥匙,朗读是培养语感的最好方式,能增强民族学生的感受能力,提高民族学生对语言的鉴赏能力。

首先,指导民族学生要读准字音,读准节奏,体味诗的音乐美。其次,诗是抒情味最浓的一种文学体裁,还要通过语调和轻重音的变化去表现丰富的情感,指导民族学生必须读得抑扬顿挫。第三,诵读时,也并不是单纯反复的无目的读,要营造氛围,把民族学生带入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中,充分发挥民族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如:教学《天上的街市》,可以让民族学生想象天上的街市是什么样子?街市上的人儿有什么活动?这样,既发挥了民族学生的个性想象空间,也调动了民族学生的热情。让民族学生渐渐从诗歌文字的奇妙组合里熟悉诗歌的内容,初步感受到诗歌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音韵美。

如在教学《秋天》时,我运用多媒体课件手段展示画面和音乐,让学生在优美的画面和动听的配乐朗诵中感受秋天清远的意韵和收获的喜悦。指导诵读时,要民族学生读准字音节奏,吐字要清晰,轻重缓急,抑扬顿挫,不带彝腔彝调,把作者用音乐般的语言表达的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读出来。由于每个民族学生的审美角度与表达方式都不尽相同,诗歌诵读就应允许个人对其节奏与韵律有不同的理解,应鼓励民族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诵读。

二、在民族地区,要重视民族学生对现代诗歌语言的品味,让他们感受意象

诗歌与其他的文学性文体不同,它蕴含着文字之外的深意,文字的符号下附载着意象,暗含着哲理,流动着音韵,跃动着情趣。诗歌是一种含蓄的艺术,它是用形象来思维,来反映诗人眼中和心中的世界。这一创作规律决定了学习和欣赏诗歌离不开想象和联想。学习现代诗歌时,教师要以读促品,指导民族学生捕捉意象,通过想象和联想深入感知诗歌描绘的意境,这是解读诗歌的关键。一首诗歌最易感知的东西是诗歌的情感,而情感是靠诗歌的意象来体现的。意象是诗歌中饱含诗人感情,带有诗人主观色彩的物象。如席慕容的《乡愁》中,“笛”、“月亮”、“挥手”等意象表现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没有年轮的树”则形象的抒发了诗人割舍不断,无法用时间计算的思念之情。我们要引导学生品味诗人的语言美,能通过自己的思考,说出自己的体验,从而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情趣。

三、在民族地区,通过对现代诗歌比较分析,让民族学生领悟诗意

诗歌语言精练、含蓄,有丰富的意境、强烈的思想感情。但一些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不高,因此诗歌的教学是不是可以通过新旧的迁移,通过比较分析来提高诗歌学习的效果呢。在教学余光中的《乡愁》时,可以让学生先回忆以前所学过的思乡的古诗,然后体会诗中的思乡之情,接着在学生熟读诗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感悟诗的思想感情。

我们教诗歌和学生学诗歌,并非是就诗论诗,这样就会禁锢学生的思维,我们学了诗歌后,在师生的共同协作下,要对不同的诗歌及其作者意图作对比分析,得出有什么不同。比如说从作者的写作风格上作比较、体会出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写作风格,不同的感情寄托。这样,才能使学生脱离现有的诗歌,去体会赏析另外的诗歌。通过比较分析,能使学生增进认识,使他们对诗歌产生一定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中,让民族学生以模仿的形式学习写一些现代诗歌

在现代诗歌教学中,我们可以通過模仿来提高民族学生学诗写诗的兴趣。它既能使民族学生充分感悟新诗语言的奥妙,又能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进而与诗歌的情感相碰撞,充分理解教材,仿写时要注意借助联想、想象、比喻、排比等手法来表达自己独特的情感和生活体验。

在教学余光中的《乡愁》时,告诉学生这首诗不但表现诗人思乡之情,而且还表现了诗人强烈渴望台湾早日回归祖国的愿望;那么,大家都是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到县城中学学习的同学,在中秋节来临之际,在万家团聚之时,我们一定更加怀念家乡、思念自己的亲人,但是,因为学习、地域、交通的关系,我们不能回家与亲人们团聚,享受那欢乐的幸福时光,每逢佳节倍思亲啊!我们启发学生把他们的这种思乡,盼望与家人团聚的感情,用诗句表达出来,可以模仿余光中的《乡愁》来写。很多彝族同学是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离开亲人、家乡,感情的潮水喷涌而出,写出了许多感人的诗句。

参考文献:

[1] 聂珺.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研究[J].法制与社会. 2010年5月(上)

[2] 马林英,罗凉昭.凉山彝区教育发展现状调查及对策建议[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

猜你喜欢

现代诗歌初中阶段诵读
英语现代诗歌对物的观照及其诗意生成
“不”与“无”的奥秘——评王学东诗集《现代诗歌机器》
体验的真挚与表达的超越——王学东《现代诗歌机器》观察
生本理念下初中生物参与型教学实践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探究
浅议农村初中后进生教育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初中阶段略读课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