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情境创设教学法

2020-02-12王丽瑛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教学法小学语文

王丽瑛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的启蒙阶段,学生刚开始接触相关课程知识学习,会因为自身强烈的好奇心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积极投入其中。尤其是对小学语文课程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使得学生们对于语文知识中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在教育模式不断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如果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对学生们进行教学,则有利于让学生们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对于掌握更多的知识拥有更高的兴趣。因此在实际的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情境的创设。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情境创设;教学法

为了能够更好地创设语文课堂教学情境,首先,教师需要准确地把握好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必要性;其次,避免出现教学情境创设与教学意境构建混为一谈的现象;最后,教师需要借助于现代化信息技术打造真实的语文课堂教学情境,结合动作等多元化的方式来创设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实现情感的共鸣,准确地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一、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必要性

一方面,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创设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搭建师生之间的交流平台,营造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特别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天性好动活泼,不喜欢沉闷枯燥的事物,而且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难以保持高度的精神集中,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高效的学习状态下学习语文知识。另一方面,情境创设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将抽象的语文知识以具体化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能有效地拉近学生与语文知识的距离,提升学生对于教材内容的解读能力,从而增强课堂教学活力。

二、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教师容易将教学情境创设与教学意境构建混为一谈,没有正确认识到两者之间的差别。教学情境创设主要针对的是教学模式,而教学意境构建则是针对教学内容而言的,如果只是粗暴地认为教学情境创设等同于教学意境构建,那么不仅无法为学生营造生动、具体且具有趣味性的教学环境,还会导致学生在理解教学内容时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还有的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流于形式,缺乏感官情境,使得学生在面对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时容易产生隔阂感,难以有效地将自身的情感与教学内容融为一体。与此同时,情境创设教学模式是一种典型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应用该模式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不停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从而了解学生对于教材的理解程度,以最贴合学生理解的形式来呈现情境。

三、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具体应用策略

1.利用音乐创设情境。美妙的音乐能沁人心脾,让学生们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身心方面的愉悦,从而让学生们积极投入其中;也能够让教师在课程教学期间有效缩短教学时间,保障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为了让学生们在整堂课上精神抖擞地学习语文知识,促使学生们处于浓厚的学习氛围中学习知识,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在课堂上播放一些与课堂内容有关的优美音乐,定能在学生心里激起层层涟漪。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们学习《月光曲》这篇文章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们在学習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贝多芬在创作这首曲子时的心境,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们播放《升 C 小调钢琴奏鸣曲》中的一个章节,并且指导学生们闭着眼睛进行乐曲的欣赏。之后教师指导学生们通读课文,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音乐的魅力,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促使学生们感受到贝多芬对于人民群众的热爱,有利于帮助学生们加深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

2.诵读古诗创设情境。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诵读古诗能够让学生们感受到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对于环境的感受,产生感同身受的学习效果,对于提升学生内心的情感也有着积极的帮助。因此在实际的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质量,可以指导学生们通过诵读古诗的方式创设一个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进而引导学生们积极投入其中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例如《秋天》这一篇散文,主要的内容是描写秋高气爽、黄叶飘落、北雁南飞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们学习这篇文章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们了解到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教师可以向学生们诵读一篇与秋天有关的古诗。比如由王维创作的《山居秋暝》,其中“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这两句充分展现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对于秋天美丽的景色产生浓厚的喜爱,同时也能够让学生们加深对于作者散文中相关知识的理解,是一种优质的提升学生们语文素养的有效教学措施。

3.创设游戏情境。游戏对于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小学生们来说拥有莫大的吸引力,并且会让学生们在游戏期间积极深入其中。因此,为了让学生们对于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加深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教师需要在课堂上为学生们创设一个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游戏情境,以确保教师在教学期间为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提供更多帮助。例如,教师在对学生们进行《小木偶的故事》这篇文章的教学时,课文描写了一个老木匠做了一个小木偶,并且为了让小木偶感受到快乐,老木匠在他的脸上添了一个“笑嘻嘻”的表情。但是由于小木偶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事件之后脸上一直以笑脸示人,无法让人感受到他的其他情绪,影响了他正常的发展。不过最后写女巫点化了他,使他拥有了所有的表情。因此为了让学生们充分了解这一有趣的故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们玩教师事前准备的小木偶玩具,让学生们在游戏的过程中根据小木偶独特的形态去理解故事中所表达的深刻内涵,从而为教师教学工作的持续推进提供更多的帮助。

四、结语

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指导学生们学习语文知识,是促进学生们积极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并且提升自身成绩的一种有效方式。因此,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教师需要通过音乐、诵读古诗以及开展游戏的方式创设情境。相信我们教育者只要不断探索,不断反思、总结,一定会寻找到课堂教学的最佳途径,为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马春邦.课堂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情境创设[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5(12):50.

猜你喜欢

教学法小学语文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合唱教学法之合唱训练中的“和”与“合”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