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文艺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探析*

2020-02-12王文良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文艺思想文艺作品文艺

王文良

(佳木斯市职工大学,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史,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生动繁荣的社会主义文艺,为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文艺工作发表重要讲话,分析了文艺领域面临的新形势、出现的新问题,创造性的提出解决文艺问题的新思路,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强调,文艺事业是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昌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事业,必须一以贯之地进行下去。

一、习近平文艺思想的重要内涵

文艺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发挥着培根育魂的功能,文艺作品总能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是时代前进的号角。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以文化人、以德服人的高度阐明了文艺工作问题,与我党的文艺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文艺创作与时代同行。习近平指出,“作家艺术家要勇于承担新时代使命,描绘新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1]文艺工作者应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和异彩纷呈的世界优秀文明基础上,生产和创作出不愧时代的优秀文艺作品,书写时代华章。

文艺创作坚持“两创”精神。“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2]。创新就是打破旧思维、旧做法,在原有文化成果基础上,重新排序组合,发现事物的新联系、新结构。创新是文艺创作的生命源泉和不竭动力,要把创新精神贯穿文艺生产的全过程,加工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原创性作品。当今浮躁的社会,人们为了追求市场化经济利益,大量的抄袭模仿,机械的思维模式,重速度、数量,轻思想、质量,导致文艺作品千篇一律,少有精湛出色的作品。优秀的文艺作品是厚积薄发的结果,需充实内在、精益求精,实现文艺创作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文艺创作以人民为中心。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本质上是人民的文艺。“为了谁写”,是创作的根本问题,也是价值导向问题。文艺创作来源于人民生活,文艺好坏由人民鉴赏和评判,真正做到了为人民服务,文艺作品才能发挥强有力的精神力量和智力支持。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越来越强烈,要生产出形象生动、节奏和谐的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满足人们的审美性精神需求。

二、新时代文艺创作的基本原则

习近平文艺思想的内容丰富多样,为开创社会主义文艺新局面提供了纲领指南,不仅科学分析了文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还创造性解决了文艺创作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

(一) 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原则

党性和人民性是一致的、统一的。做好文艺工作,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为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党的文艺方针政策,把握文艺发展的正确方向。文艺是由人民群众创作的,人民既是“剧作者”,也是“剧中人”。各级党委要紧紧依靠广大的作家艺术家,尊重其创作风格个性和劳动成果,创建和营造出和谐民主、公平秩序的文艺生态。作品是否优秀,取决于是否是为了人民书写、为人民发声,文艺只有植根现实生活的土壤,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统筹好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才能迸发出生机与活力,唤起人们的内心情感共鸣,享受文学艺术作品的洗礼。

(二) 坚持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统一原则

文艺既具有历史继承性,又具有时代现实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艺创作的力量源泉,习近平指出,“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还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2]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实践经验中,形成了独特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对现今人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依然具有价值意义。京剧、民乐、民谣、书法、国画等都是我国文化瑰宝,要利用传统文化优势资源,展现中国特色文艺风貌。习近平还指出,“时代变了,文艺也随之变化,文艺作品之所以经典,是因为它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真实社会生活和精神面貌,都烙有那个时代的的印记。”[3]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坚持一切文艺灵感和创作源自社会存在,实践在文艺劳动中起决定性作用,反对一些“为了艺术而艺术”,脱离大众、脱离现实的作品。社会生活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学艺术原料,文艺只有植根中国大地土壤,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三) 坚持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原则

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关系,实质上是政治立场和创作自由的问题。文艺创作要贯彻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市场经济环境下,有的人为了追逐利益,抄袭模仿、粗制滥造、过度包装,夸大形式而“去内容化”,真正优秀的文艺作品应是倾注心血、十年磨一剑的努力成果。曹雪芹写《红楼梦》时,花费了十余载,增删五次,才成就了经久不衰的名典著作。同时,艺术家应有充分的创作自由,尊重文艺工作者的个性和风格,生产出体裁、题材、形式多样的文艺作品。文艺作品具有艺术性,每一时代的文艺都反映了人们独特的审美追求,文艺工作者就是在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中,不断进行美的发现与创造,而人民群众是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在欣赏审美化的文艺作品中,人们获得了“美感”,满足了审美精神需求。文艺创作中,既要重视内容质量,又要兼顾作品的多样性,坚持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原则,避免千篇一律。

三、习近平文艺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文艺工作是培根铸魂的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是铸魂育人的工作,习近平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讲话,为顺利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借鉴经验和行动指南。

(一) 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审美价值

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指出,“文艺创作体现了中华美学精神,中国美学具有寓理于情、形神兼备、意境优美等特征,我们要发扬传统美德,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华审美风范。”[2]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蕴藏了丰富的审美内涵,未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审美教育是改革的关键点。审美教育关注受教育者的情感,激发受教育者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好奇心。思想政治教育无不渗透着美的特性,从教育目标的设定、内容的选择、教育主客体的互动、环境的优化以及活动的过程都是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的。受教育者在审美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身体和心灵处于自由轻松的状态,智慧和潜能将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挖掘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审美价值,将审美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能够为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问题提供新的思路、新的视野。

(二) 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空间

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文艺的形态和类型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书籍电子化、网络小说、网络影视剧、网络作家、网络艺人等新事物,习近平强调,“要抓好网络文艺创作,加强正面引导力度,适应文艺领域新形势的发展。”[2]网络文艺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借鉴意义,中国网民数量已达8亿,人们越来越离不开电脑和手机,网民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行为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来进行规范。网络社会相对是一个复杂无序的社会,各个国家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不尽相同,淫秽色情信息在西方某些国家视为合法,黄色暴力内容充斥着网络社会,这将对中国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同时,西方霸权主义国家利用网络媒体对发展中国家渗透西方多元价值文化,通过网络立法很难规范“网络人”的行为,“网络人”遍及世界各地,所以应该在人们内心为网络社会立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将会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应用研究的热点话题。把思想政治教育延伸到网络空间,如开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页,开通各院系思想政治教育电子论坛,使得思想政治教育遍及整个网络空间。

(三) 推动高校思政师资队伍建设

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大批德艺双馨的作家艺术家们。习近平指出,“把文艺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努力建设一支不仅有专业知识,还有高尚的道德修养的文艺人才队伍。”[2]随着西方文化思潮和多元价值的强力冲击,一些青年思政教师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违心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讲授,习惯传统灌输式理论说服教育,直接将教材文本内容照搬到课堂,忽视教育情境活动的开展,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深奥晦涩,受教育者“望而却步”,反感甚至抵触唯理性的思政课堂。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先“成为人”,再“成为什么样的人”,提高思想水平和道德修养,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阵地自信,重塑当代中国人之信仰,同时,阅读品味马克思主义作家们的经典作品,提升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高校需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人才选拔、任用、激励、培训等机制,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不断壮大。

习近平文艺思想蕴藏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开创了文艺工作“培根铸魂”新局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铸魂育人”工作在习近平文艺思想宝库中汲取了丰富营养,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审美价值,发扬中国传统美学精神;拓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空间范围,重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提升思政教师的专业素养和道德水平,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不断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

猜你喜欢

文艺思想文艺作品文艺
文艺作品
1942,文艺之春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论近代中西方文艺作品互译发展现状及趋势
□文艺范
习近平文艺思想浅析
群众文艺作品内涵的提升
习近平文艺思想的两个理论支点
浅析奥古斯丁《忏悔录》中的文艺思想
习近平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继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