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紫甘薯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

2020-02-12郑付从

江西农业 2020年3期
关键词:甘薯幼苗生长

郑付从

(福建省南安市省新镇农业服务中心,福建南安 362309)

紫甘薯又称黑薯,其薯肉呈现深紫色,除了含有普通的红薯营养成分(丰富的淀粉、蛋白质、脂肪和多种维生素)外,还含有硒元素和花青素。由于营养价值高,紫甘薯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上十分热销,已成为当下流行的一种健康食品。有些地方种植紫色甘薯已经成为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实现增收致富的一个好途径。但由于管理粗放,紫色甘薯的产量并不高[1-3]。

1 紫甘薯的选种

紫甘薯在选种上可分为鲜食型和加工型,是根据种植栽培紫甘薯的目的进行栽培选择的。鲜食类的口感比较好,色素含量适中,具有抗寒作用。而加工类的紫甘薯色素好,抗病菌效果最佳,干率较高。

2 紫甘薯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

2.1 地块的前期处理紫甘薯在种植栽培过程中,对于土壤的要求不高,适应能力强。因此土壤对于紫甘薯来讲不是主要问题,但是要想实现3 kg/667 m2的目标,就需要选择最佳的深松土壤,这种土壤最适合栽培紫甘薯。对于紫甘薯来说,要进行科学施肥,对土壤进行化验,检验化肥内磷、钾等元素的含量。根据紫甘薯的适应条件合理施用化肥,配合施用农家肥,保障紫甘薯苗能快速生长。土壤深度要稀松,周围要干净,无尖锐杂物,避免地膜遭受破坏。垄距保持在50 cm,而垄底保持在20 cm,这是保障紫甘薯产量的最佳距离。

2.2 紫甘薯的种薯选择与覆膜育壮秧紫甘薯与其他品种没有多大分别,与其他品种一样存在退化现象。种植人员应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紫甘薯的高产量种植情况,并采用育秧技术对紫甘薯进行脱毒种薯,避免因为品种原因而产生退化现象,而且选择种薯的品种在整体外观上要毫无瑕疵,没有任何腐烂现象。种植人员在育秧时,需要注意3点:温度要控制在15 ℃,所设置的覆膜需要面向太阳方向,保证覆膜具有湿度;保证土壤肥沃,紫甘薯自身生产时间越长,产量就会越高,营养就会更丰富;要保证育秧苗的种植安全,促进秧苗茁壮生长,秧苗适当通风。

2.3 定植覆地膜为了方便种植紫甘薯幼苗,需要先选择种植的覆盖膜然后种植紫甘薯幼苗。在选择紫甘薯幼苗时,要选择适应生长的幼苗,茎叶生长旺盛,每株种植距离为40 cm。同时保持每株都向一个方向倾斜,而且种植人员可以适当压紧幼苗根部,采用埋两节留一节的种植方法进行种植,种植幼苗株量为4 300株/667 m2为最佳。种植紫甘薯幼苗后,保持幼苗水分及时进行浇水。戳破覆盖枝干幼苗的覆地膜,将阳光引入幼苗内,将地膜四周压平,将苗眼用土封上,避免覆地膜出现漏风或是地膜撕裂现象,因为地膜很薄。

2.4 采收秋季是紫甘薯收获的季节,幼苗的茎叶会变黄,将失去生命能力,此时就是收获紫甘薯的最佳季节,同时要选择晴天进行收获。在采集紫甘薯时,一定要轻、稳,保证紫甘薯表面不受任何损害,且没有任何瑕疵。

2.5 田间管理紫甘薯的种植栽培技术与其他种植番薯的方法不同。要保证紫甘薯的产量,实现高产的目标,就需要做好施肥和病虫害防治工作。

2.5.1 保全苗 根据紫甘薯的种植成功范围判断生长状况,没有长出内芽的紫甘薯需要补充幼苗,补充种植幼苗后浇水,重新对苗眼进行土封,并戳破苗眼引入阳光。

2.5.2 及时除草 种植人员种植好幼苗后,应根据气候变化情况做好除草工作,天气逐渐由高温变为多雨天气时,就要进行除草以免杂草对幼苗产生影响,并进行土封压实处理。

2.5.3 水分管理 紫甘薯幼苗在生长阶段,当发生干旱时,种植人员需要及时给幼苗浇水,因为水分对幼苗十分重要。种植人员可以每隔10 d左右给紫甘薯幼苗浇1次水,之后等待紫甘薯幼苗干旱解除后就行了。另外,雨天过后需要及时疏通排水沟,将排水沟的积水排出。

2.5.4 肥料管理 为紫甘薯幼苗施肥时要施足底肥,不用对幼苗追肥。每667 m2施用有机肥500 kg,对那些生长缓慢的幼苗,可以适当施加氮肥,并将施肥的量控制在10 kg/667 m2。

2.5.5 病虫害防治 对于紫甘薯溃烂的现状,可以使用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1 000倍对幼苗进行喷洒。对于腐烂的紫甘薯幼苗,使用甲基菌灵可湿性粉剂50%~70%进行喷洒,对于紫甘薯幼苗喷洒1~2次就可以了,对预防病虫害十分有效果。

3 选种

紫色红薯可以按用途分为鲜食型和加工型两种,在选择紫甘薯种子时要根据栽培目的进行具体选择[3]。鲜食型的种子口感比较好,色素含量适中,拥有抗病毒功效,外形比较美观,加工型的种子色素比较深,抗病毒性能强,是一种高级别的品种。

4 施足底肥

紫甘薯幼苗施肥期间掌握好“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助、控制氮、稳磷、增钾”的原则,每667 m2施有机肥5 kg,硫酸钾20~25 kg,磷酸二铵15 kg,尿素为10 kg,氮、磷、钾要分别控制在2∶1∶5。

5 及时收获与安全贮藏

正常甘薯收获期在9月下旬和10月初,也可在10月1日初收获薯地里的甘薯。为避免甘薯冻结,在贮藏甘薯时保持好窖温,刚入窖时可以用加温设备进行高温处理,防止出现黑斑病毒和软腐病,高温处理的手段分为3种。(1)在升温阶段,可以持续进行加温,使温度达到35 ℃以上。加温猛烈温度上升就会越快,等待温度上升到36 ℃就可以停火,要使温度达到上下一致,稳定在35~37 ℃。(2)在保温阶段,使窖里面温度保持在35~37 ℃,保持96 s。(3)在降温阶段,在高温保持96 s后,应该打开全部门窗进行散热,降温速度要快,1~2 d让窖里面的温度降到15 ℃左右,方可进入常温管理。温度可以保持在11~13 ℃,贮藏期间窖内的湿度应为85%~90%。窖内湿度如果比较大,病菌繁殖速度就比较快,病菌危害会迅速蔓延,湿度小,甘薯块水分就会丧失得多,会影响甘薯块的品质。

6 结语

紫甘薯目前已经在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份额,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能够明显提高紫甘薯的产量,对于丰富市场具有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甘薯幼苗生长
甘薯种植技术及实施要点分析
种玉米要用“锌” 幼苗不得花白病
碗莲生长记
益生菌发酵甘薯汁的工艺优化
生长在哪里的启示
多管齐下 防好甘薯黑斑病
生长
《生长在春天》
默默真爱暖幼苗
“五老”倾注心血 呵护“幼苗”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