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保监测中空气污染监测点的布设探析

2020-02-12唐玉琴新乡市环境保护局延津分局

节能与环保 2020年4期
关键词:风向监测点环境监测

文_唐玉琴 新乡市环境保护局延津分局

1 空气污染监测点布设的条件要求

在布设空气污染监测点的过程中,应当对监测点的布设条件要求进行充分考虑,技术人员需要科学化考察和分析监测点布设的环境条件,保证能够顺利完成监测点布设,有效监督当地空气环境情况。空气污染监测点布设要求之一就是环境因素,因此,需要加强对环境条件的分析。

2 布设空气污染监测点原则

2.1 划分污染程度

布设空气污染监测点前需要对污染情况进行充分掌握,然后以空气污染程度为基础将其划分为重度污染、中度污染以及轻度污染不同的等级,然后有效布设污染监测点。通常情况下,需要重点考虑重度污染区域的监测点的布设。

2.2 考虑地理位置

在布设空气污染监测点过程中还要加强对地理位置因素的考虑。工作人员需要充分对当地区域条件、风向等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对空气污染监测点数量和类型进行确定和布设。监测点数量和类型由于上下风向位置不同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此时尽量选择上风向位置,这样能够将采样点数量减少,便于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对比分析。

2.3 结合人口密度

人口密度是在布设空气污染点的时候首先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采样点数量的增加或者减少需要根据人口密度情况进行确定。例如,对于有的地方人口密度较大,可以适当将污染监测点增加从而提升采样精确性和污染监测结果准确性。

2.4 避开绿色植被

绿色植物具有改善空气环境的重要作用,其会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在森林或者绿化带等大量绿色植被覆盖的区域不适合布设空气环境监测点,会对监测数据结果产生影响,应当选择宽广的区域进行监测点的布设,保证监测数据结果的准确性。

3 空气污染监测点布设方法分析

3.1 功能分区布设法

此种布设方法的经济实用性和综合性较强,能够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发挥良好的推动作用。在选择和布设空气环境污染监测点的过程中需要对当地的地理位置进行充分分析,从当地气象部门获取风向等数据信息,根据风向、风力等诸多因素进行监测点数量和类型的合理选择和确定,尽量将监测数据可靠性和准确性提升。

3.2 网格布点法

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也是当前十分重要的一种空气环境污染监测布点方法,在污染源分布均匀度较高的区域适合应用此方法。我国各个地区的地质情况、气候环境等都存在一定差别,加上经济发展水平状况不同,导致环境情况也存在较大差异。比如北方草原地区受到过度放牧和开垦的影响导致存在较为严重的沙漠化现象,在布设监测点时需要做好水土流失、防风固沙等处理措施,并且还要对当地所承受的环境压力进行全面考量,进而更加合理地划分监测点数量。

3.3 扇形布点法

在偏僻落后的地区适合采用扇形布点方法。在应用此方法过程中,利用高架电源对主导风向进行应用和控制。很多区域监测点布设过程中轴线点是主导风向,之后将扇形地区布设在下风向区域,同时布设的主要区域也为下风向区域。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国家相关规范标准在扇形区域内空气监测点设置成为45°角,合理布设监测点,确保监测点能够真正发挥其价值,保证监测的准确性。高架电源排放的污染物同样是扇形布点法应用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尤其在污染物传播过程中需要对其特点进行了解,例如平坦地面烟囱高度通常设置在50m 左右。气象条件直接影响着污染物最大地面浓度,污染物最大地面浓度会随着烟囱高度的升高而不断提升。扇形布点法的应用环境通常难以达到理想环境,所以工作人员在选择布设方式的过程中需要灵活处理,充分分析当地的环境特点,保证监测能够得到准确的数据信息,保证空气污染数据信息的准确,并且对数据加强整理和分析。

3.4 特殊区域的监控

对于特殊区域在进行监测点布设时需要对主导产业和环境因素的特殊性进行分析,尤其要加强分析当地地形。在封闭区域进行布设是需要坚持全面覆盖原则,保证环境污染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从而确保能够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提供可靠的数据。

4 布设环境监测点的合理性控制条件

4.1 明确监测工作目标

监测工作目标是引导工作开展的指路灯,在开展环境监测工作之前需要将工作目标确定,并且合理调整监测对象、监测方式、监测区域、数据形式等相关资料,确保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可靠,保证监测结果能够充分发挥其价值。同时,不同地区的污染物存在一定差异,所以在建设和布设监测点的过程中需要差异化处理,根据数据结果做好检测工作目标的制定,保证实际监测所用方法能够和当地条件相吻合。此外,工作人员需要将监测工作的具体目标确定,并且不断将自身的思想意识水平和工作能力提升,明确监测工作的重要意义,合理进行规划设计,保证工作方式合理,保证能够正常开展监测工作。比如在一些乡镇或者山区,如果地点较为偏僻那么可以采用扇形监测模式进行当地环境空气污染监测工作,保证区域数据能够高效地采集和整理。对于人口较为密集的城市可以采用标记污染源信息的方式进行城市空气环境污染监测,整理记录相关数据信息以供后期使用,同时评价污染物的空气质量情况,根据评价结果指导后续整体环境监测工作,落实城市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工作,保证城市环境能够健康发展。

4.2 掌握详细污染情况

在具体开展环境监测点设置之前首先需要对监测点设置方案进行完善和确定,然后以实际区域情况分析具体点位的空气污染情况,从而对监测点设置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和确定。规划者和设计者在实际工作当中可以对城市气候、污染等相关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同时将影响各种大气污染情况的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尤其需要调查勘测具体点位的现场环境情况,然后利用移动设备对该环境下初始数据资料进行检测分析,实现客观评估区域大气环境污染状态。通过这些操作能够在设置污染监测点前合理确定污染源分布情况,实现科学化设置空气环境污染监测点位,进而实现环境监测和保护目标。

4.3 科学分析地理信息

自然气候、海拔高度、风向状态等各种数据都属于地理信息条件信息,应当在布设空气污染监测点的过程中立体化分析相关数据条件,从而根据分析的结果合理设置空气环境污染监测点。工作人员在对此类自然属性地理信息分析的同时还应当实地调查其他相关的诸如社会环境的地理信息属性。在分析人文因素的过程中,应当监测分析区域建筑结构、城镇布局、小气候条件等相关数据,根据国家规范和制度规范化处理数据信息,分析当地实际情况,并且将污染监管策略进行合理的确定。在环境监管工作中,环境监测能够提高工作效果,将工作针对性提高,保证更加合理针对地开展具体环境管控工作。例如在设置某地区的空气污染监测点时,该区域主要是矿山开采项目,环境监测条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此时采取了监测点代表性为原则的检测分析,将整体监测数据指导效果提升。

4.4 规划站点数量布局

国家针对环境监测工作,制定出了明确的规范性管理文件,在进行技术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各地区的实地情况,完成各工作中各点位的设置,并从宏观角度,对其站点的数量与布局条件进行控制。在科技条件不断成长的前提下,可以保证整体环境监测工作的执行状态,并通过详细地质检测与自动监测,实现自动化技术手段对传统人工模式的替换,使环境监测更加科学和高效。

5 结语

近些年我国各项事业都取得了较快发展,社会经济也得到了长足进步,同时也暴露出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其中空气环境污染尤为显著。为此,我们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避免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我国国民大多也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日常对环境监测和治理有着越来越高的重视。空气污染监测点的合理布置能够监测到空气污染情况,通过监测数据结果可以分析可能造成污染的因素并且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理措施,有助于环境保护,有助于人和自然和谐发展。在未来发展中,应当将空气环境保护工作充分落到实处,通过合理地设置监测点对空气质量数据进行采集整理,为空气环境质量改善提供数据基础,并及时治理出现污染的区域,保证空气质量。

猜你喜欢

风向监测点环境监测
保定市满城区人大常委会为优化营商环境固定监测点授牌
天津南港LNG接收站沉降监测点位布设
抚河流域综合治理监测布局优化
全站仪极坐标法监测点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逆风歌
环境监测实验中有害试剂的使用与处理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便携式GC-MS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确定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