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科技特派员”农业服务模式研究

2020-02-11程小宁

江西农业 2020年22期
关键词:特派员社团科技

田 芳 闫 翔 程小宁 陈 波 王 烨

(1.甘肃农业大学,甘肃兰州 730070;2.甘肃省农业农村厅,甘肃兰州 730030;3.宜春学院,江西宜春 336000)

2019年10月21日,我国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周年。该制度推行20年来,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队伍不断壮大,成为党的“三农”政策的宣传队、农业科技的传播者、科技创新创业的领头羊、乡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使广大农民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把科技特派员制度作为科技创新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进一步抓实抓好,在科技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作出更大的贡献。

1 “互联网+科技特派员”概念

科技特派员发端于1999年福建省南平市。当时的南平市政府为了解决“三农”问题,选派了一批专业理论、技术背景、工作经验、管理能力等方面过硬、本领高强的专家、学者进驻农村,对接市场和农民需求,开展“三农”服务。

随着我国农村地区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深入实施,乡村地区在教育、医疗、农技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加。为了提升科技特派员助力乡村振兴的质量和效益,迎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数字化转型的趋势和潮流,用“互联网+”思维改造、提升传统的科技特派员工作体制和机制,积极构建“互联网+科技特派员”农业服务模式势在必行[1-2]。

“互联网+科技特派员”以网络平台为载体,有效整合农业、科技、医药、卫生、文化、营销等领域的科技服务专家,通过网络在线灵活、适时开展差异化、个性化的“三农”服务工作。

2 “互联网+科技特派员”农业服务模式的特点

2.1 节省资源,便捷高效网络时代,网络会议、网络课堂大受欢迎,不仅大大节省了时间成本,而且有效提高了沟通效率。“互联网+科技特派员”将科技专家、互联网产品、服务和“三农”需求结合在一起,运用现代信息手段,采取互联网、APP、微信、有线电视等方式方法,及时有效地解决了乡村及周边农村群众和贫困户农业生产技术难题,便捷高效,随手可得。

2.2 对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提供及时服务借助网络的便捷性和及时性,“互联网+科技特派员”农业服务模式可以随时随地将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困惑、需求、问题等及时有效地反馈给“网络科技特派员”,从而有效获取相关指导。

比如,建立各村微信群,招募本村大学生担任群管理员,各个村的微信群管理员可以在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把农民需要解决的问题传到“网络科技特派员”专家微信群,专家们会在第一时间准确回复村民信息和问题,省时、省力,且解决问题高效。这种“互联网+科技特派员+高校社团”模式,可有效对接城乡各种资源。

2.3 促进城乡协同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互联网+科技特派员+高校社团”农业科技服务模式可以有效整合城乡资源,实现双向流动。传统的城乡二元体制阻碍了城乡之间各种信息、要素的自由、双向流动,在城乡之间制造了一道信息鸿沟。

“互联网+科技特派员”农业科技服务模式秉承平等、共享的精神和理念,为城乡资源的互联互通搭建了一个科学有效的平台。都市文明中的理念、信息、产品、服务都可以通过“互联网+科技特派员+高校社团”服务平台衍生到乡村,乡村地区的手工业产品、乡村旅游等也可以通过此平台进入都市。

2.4 培养“一懂两爱”人才目前,部分农业院校存在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脱节的现象。高校可以在各级政府的统一决策部署下,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指导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主动联系企业和农户,指导回家度假学生有序开展农情调查,掌握一线科技需求,做好农业生产的技术指导,充分利用“互联网+科技特派员+高校社团”管理服务手段,开展在线培训、在线指导、在线答疑,帮助农业生产经营者解决实际生产难题,把技术送到工厂、企业以及田间地头,把问题汇聚到专家案头,把关怀和温暖送到老百姓的心头,把论文写在农村的大地上。

3 “互联网+科技特派员+高校社团”研究现状

在万方数据库搜索主题“互联网+科技特派员”,共有22篇论文,相关研究领域包括农村信息平台建设、智慧城市建设、数字政府、信息服务平台,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平台等。

3.1 “互联网+科技特派员”模式是农业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网络+科技特派员”农业服务模式主要是利用移动无线网络技术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构建无线传感网络,通过各种传感器获取环境和生产数据,以人工智能作为辅助手段,实现农村科技特派员、专业合作社对农户提供农作物栽培管理及销售等全过程的管家式服务,以期推动网络信息平台、电子商务等快速进入农业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贯穿于现代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在农民增收、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提高等方面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3]。

3.2 “互联网+科技特派员”多模式协同发展研究农业生产向现代化转变后,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特征日益明显,笔者对基层农技推广现状进行大量、长期分析后,创新性地提出包含干部驻村模式、科技特派员模式、科技项目扶贫模式、大学生“三下乡”模式、信息网络模式和电话语音模式等6种实用农技推广模式,指出在实用农技应用推广中,应促使推广主体多元化和社会化,保证应用推广的项目化和规范化以及项目运作的市场化和长效化。

3.3 “互联网+科技特派员+高校社团”管理服务平台建设为了加强科技特派员的管理服务工作,提升服务的质量和效益,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不断在提升服务质量、加大工作宣传、加强协调管理、提高个人素质以及科技特派员制度创新方面推动改革创新,借助于先进的信息化手段,从信息服务、远程培训以及网络互动等方面推动“互联网+科技特派员+高校社团”平台的建设。

国外没有科技特派员这一概念,但是国外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较为完善,服务水平高,服务内容丰富,不同主体发挥不同的作用,比较贴近农村、农业与农民。

4 “互联网+科技特派员+高校社团”的运行机制

4.1 “互联网+科技特派员+高校社团”的选拔遵循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网络+科技特派员”专家团队需要农业、科技、文化、党建、建筑、设计规划、音乐艺术、管理、电子商务、教育以及中医药等各方面的人才。“互联网+科技特派员+高校社团”以高校师生为基础,广泛招募科技特派员志愿者,通过网络招募、推荐和自荐,共招募农业、中医、营养、环境、规划、管理、设计、艺术、文化、教育方面的专家学者50人,建立专家微信群,进行交流、管理和服务[4]。

4.2 农村需求信息资源的收集与“互联网+科技特派员”信息对接组织当地大学生成立“大学生乡村振兴协会”,并在当地招募科技特派员志愿者,要求他们建立本村微信群,担任群管理,做好本村需求信息资源的收集和网络科技特派员服务对接。乡村振兴协会内部又有分工,包括技术部、宣传部、销售部以及服务部等部门,每周根据各村情况,及时沟通信息并进行调整,可以高效服务于甘肃省乡村振兴工作开展。

4.3 “互联网+科技特派员+高校社团”工作重点“互联网+科技特派员+高校社团”平台充分组织、调动科技特派员志愿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扎实有效开展各项工作,其中重点工作包括:为农民的农产品产供销搭建电商平台;安排中医药专家在农村开展讲座,邀请农业专家、法律专家进行农业知识问题解答;组织乡村大舞台,宣传展播各村的广场舞秀;申请微信公众号,沟通各村信息,促进乡村振兴。

5 “互联网+科技特派员+高校社团”农业服务模式存在的不足及应对措施

5.1 平台不稳定,无配套资金及其应对措施“互联网+科技特派员+高校社团”平台自成立起缺乏专职的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 ,管理人员、服务人员都是在校大学生,学业忙,长期做服务没有收益,工作积极性有限。因此,要切实发挥“互联网+科技特派员+高校社团”科技助农模式,最好由政府出面,建立比较稳定的网络平台管理组织,保证资金支持,保证项目孵化运行顺畅,以产生积极效应[5]。

5.2 “一懂两爱”人才缺乏制约平台的运行质量和效益及其应对措施高素质“一懂两爱”人才是平台日常运行、开展服务的决定性因素。“一懂两爱”人才缺乏制约着平台的运行质量和效益。在今后的工作中,构建科学有效的人才选拔培养机制刻不容缓。

6 结语

“互联网+科技特派员+高校社团”农业服务模式资本投入少,开展服务便捷高效,可以有效整合各方助农力量,形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抓手。如果把“互联网+科技特派员+高校社团”的管理和服务列入地面科技特派员的考核系列,可以大大加快甘肃省乃至全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步伐。

猜你喜欢

特派员社团科技
缤纷社团
农民为什么欢迎这样的特派员
专职科技特派员进驻架起农民与产业的致富桥
来自宝岛的农业科技特派员
科技助我来看云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科技在线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