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油茶低产林综合改造技术

2020-02-11刘立传

江西农业 2020年22期
关键词:油茶树低产耗水量

刘立传

(江西省崇义县长龙镇政府,江西崇义 341300)

近年来,江西省崇义县长龙镇大力发展油茶生产,加大新造幼林的推进力度,在规模扩大方面,把改造低产林视为一种实践措施来抓。经过改造后,油茶低产林面积约为8.2 hm2,相对于现有面积50.8 hm2,约占16.1%。较以往相比,低产林面积占比明显减小。

1 油茶低产林成因

1.1 良种林分比例不高,品种差首先,崇义县长龙镇油茶低产林大多数是20世纪70年代营造的,很多使用实生苗系列,导致出油率相对较低,果小且皮厚,出籽率不高,林相参差不齐,结果性能不理想,很多林分开花较晚。其次,林分密度不合理,林相较为紊乱,部分林分缺株现象较为严重,林木长势参差不齐;部分林分密度相对较大,高达3 000株/hm2,大多数油茶树病虫害相当严重,很多长成伞形树冠,透光、通风性较差。最后,病虫害严重。很多林分存在一系列病虫害且发生较为严重,如油茶象甲、炭疽病等,导致植株大幅度落花落果。

1.2 管理粗放常年来,只是收果不进行管理,很多地方长出很多灌木与杂草,对油茶树的生长造成了影响,与之争光照、争水分,甚至与油茶树争肥,在此情况下,致使植株生长不良,开花结果不多,生长势较弱。垦复缺乏合理性,导致土层变薄,大大降低了土壤肥力。部分农民存在拣籽的习惯,为便于拣籽,在油茶果成熟之前对杂草进行铲除,随着时间的推移,导致水分、养分流失严重,进而对林地土壤结构造成严重的破坏,使土层过于浅薄而相当瘠瘦。

2 低产林改造技术

2.1 林地整地油茶属于一种常绿树种,每年春季进行抽梢生长,夏季、秋季进行发芽与果实发育,冬季进行开花季节。所以,一年四季都需要水肥供应,而且要保证均匀、持续供应,由此才能确保油茶生理活动正常。相关资料显示,油茶叶片年蒸腾总耗水量为200~230 kg/hm2,成熟期总耗水量可达油茶果质量的35倍左右,从开放到凋谢每朵花的总耗水量为6~9 g;叶面积指数约为1.6,2019年油茶林产果量约为4 050 kg/hm2,生理耗水量超过3 450 t/hm2。由此可知,水分可油茶树生长造成影响,如影响开花授粉、果实发育及春梢生长等。

油茶在一定程度上是能耐干旱的,然而从生产角度来看,油茶不宜受旱。若要维持生产与生命能力,需从林地土壤中吸取更多的水分,如果水分供应不充分,将会影响其正常的生理活动,随之影响产量。所以,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断提升油茶林地的蓄水及保水能力,以便林地土壤能向油茶提供生理用水。首先,可以开保水竹节沟,对于坡度大于10°的油茶林,随着水平横山的方向开一条竹节沟,深度和宽度均为30 cm,在竹节沟内每隔3~6 m留下一个土埂,30~60 m开一条节状排水沟。其次,筑横山土埂。对于缓坡油茶林,坡度介于5°~10°,把草皮土随着水平方向基于每行油茶筑一道土埂,由此能减轻地表径流,提高林地渗水能力。最后,全垦。对坡度不超过5°的油茶林地进行全垦,对于低洼积水地段进行开沟排水[1]。实践证明,借助以上方式整理油茶林地,能降低地表径流,在提升土壤贮水能力的同时获取较好的培肥地力效果。

2.2 透光整治油茶是一种喜光植物,尤其是结果期需要得到充足的光照。观察发现,对于油茶冠内层枝条,着生其上的花朵约占15%,而果实仅占1%;对于外层枝条,着生其上的花朵约占54%,而果实占91%。这就表明油茶树开花与光照息息相关,所以,透光整治油茶林是相当重要的。首先,隔行间伐。随着水平方向,砍一行留一行,砍掉50%左右的植株,改变原来的株行距为2.5 m×5.0 m,并剪除植株的病虫枝及脚枝[2]。其次,嫁接低产劣株。采用高产株的枝条对低产劣株进行嫁接,以此实现对品种的改造;就保留株来看,第一步需要进行透光整治。最后,保留优势株。针对每一丛株,砍去劣种株,保留优良株与优势株,砍去的植株量应占25%左右的空间。经过透光整治后,能显著提高油茶产量。有关调查显示,就隔行间伐油茶林而言,相比整治前,产果量提高4.2倍左右;就嫁接优株油茶林而言,产果量提高4.4倍;就留优势单株而言,产果量提高2.8倍。

2.3 整形修剪针对低产油茶林,对其进行适当的修剪,能降低对养分的消耗,有助于油茶树体的复壮,改善透光和通风条件,提升油茶产果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防治病虫害的作用。需结合树形、树龄、品种等确定整形修剪方式,出现霜降天气时,对于低产株,应适当疏去脚枝,以加强通风与透光;遇上寒露时,对于树冠较高且向上生长的低产株,要借助下促上控的方式,促使低产株横向增宽,及时疏去短碎枝,便于开花结果。

2.4 品种更换林分中含有很多低产劣株,所以进行品种改良是低产林改造的重要内容。基于此,针对林分中的高产株及低产劣株进行调查,如果油茶树的树龄超过15 a,且3~4 a的单株产果量低于2 kg,则将其视为中产株;经常发病及产果量低于1 kg的植株,视为低产劣株,需进行品种更换。首先,全林嫁接。针对低产劣株,进行嫁接改造时选取品种优良的母树,促使枝条更新复壮。其次,分批嫁接。进行分批嫁接,需确定保留行、嫁接行,通常采用隔行嫁接的方式[3]。首批主要对低产劣株进行嫁接改造,保留高产株。3 a后对保留行的劣株进行嫁接改造。对于低产劣株林分的改造,采用嫁接方法可获得良好的增产效果。嫁接后第4年相比嫁接前增产33%左右。进行嫁接时充分利用了低劣株的根系,所以嫁接当年便能生成树冠且部分树体可开花,第2年可大量开花,第3年产果量与嫁接前相似。

3 结语

对油茶低产林进行改造时,应保留优良株与优势株,砍去的植株量应占25%左右的空间;通过开保水竹节沟、筑横山土埂及全垦等方式整理油茶林地,能降低地表径流,在提升土壤贮水能力的同时获取较好的培肥效果。未来,有关领域应加强对林地整地、透光整治、整形修剪、品种更换的重视,全面提高油茶低产林改造质量。

猜你喜欢

油茶树低产耗水量
故城县五角枫耗水特征研究
浅谈油茶树炭疽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低产枣园如何改造
油茶树不结果?有一点原因要注意
白条党参耗水规律试验研究
滴灌对苹果和梨树周年耗水规律的影响
茶耳
晚秋黄梨低产果园改造技术
大力推广油茶树种植 发展健康优质食油
成龄低产梨园改造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