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节能减排与森林保护的综合减排效果分析

2020-02-11朱启智

江西农业 2020年22期
关键词:森林保护二氧化碳林业

朱启智

(江西省崇义县自然资源局,江西崇义 341300)

近年来,全球变暖呈现出日益加剧的消极态势,威胁全人类生存发展的大环境危机正在逐渐形成。在此背景下,节能减排与森林保护作为减缓全球变暖速度、应对全球变暖影响的两大重要路径,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高度重视与广泛关注。据此,有必要对节能减排与森林保护的综合减排效果进行分析,并尝试寻找合理可行的实践方法。

1 节能减排与森林保护的相互作用关系

综合来看,节能减排与森林保护可表现出既相辅相成又相互交融的作用关系。一方面,节能减排与森林保护的最终目标都是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互利发展。同时,两者在解决全球变暖危机的宏观背景下,分别可表现出“前端治理”与“末端治理”的属性。其中,节能减排为“前端治理”,即以降低化石燃料消耗量级、减少碳排放量为基本思路,从源头上降低大气环境中的碳浓度。而森林保护为“末端治理”,即在碳排放情况已经发生后,以维持和扩大森林面积、发挥林木固碳作用为基本思路,实现大气环境中二氧化碳的吸收与储存。所以,将节能减排与森林保护结合起来,制定综合减排的工作策略,更全面、更有效地开展治理工作、缓解环境危机。另一方面,林业是人类社会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也是节能减排的对象领域之一。通过减少伐木毁林活动、运用节能造林技术和农林结合模式等方式,能有效降低林业生产经营中消耗化石燃料、排放二氧化碳的概率与量级,从而满足节能减排的产业改革要求。

2 节能减排与森林保护的综合减排效果

2.1 成本回报效果衡量、预测减排成本与成效反馈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分析综合减排效果的重要落脚点。基于此,有学者提出了利用DICE模型进行相关经济数据分析的思路,并以最优情景(以2015年为起始,全球所有国家均投入到森林保护与节能减排的行列中,并实现社会福利净现值的最大化)作为预测背景。研究显示,在综合减排的最优情景下,全球整体的社会福利净现值可高达2 689.73万亿美元。而如果只进行单一的节能减排,不把森林保护纳入预测视野,相同情况下的社会福利净现值将降至2 668.21万亿美元。由此可见,贯彻落实节能减排与森林保护相结合的综合减排理念,可推动全球福利净现值的有效提升,即获得超过投入成本更多的经济回报。

究其原因,主要是林木在健康的生长状态下会持续进行光合作用,从而大量吸收、储存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经过光和磷酸化、碳同化等反应环节,最终进行氧气的释放,以此促进大气环境中碳氧平衡的有效维持。所以,在加强森林保护的基础上做好营林造林工作,能显著且持续地扩大森林呼吸规模、增强森林固碳能力,从而减缓大气环境二氧化碳浓度的上升速率[1]。这样一来,人工节能减排的整体压力将显著降低,其投入成本随之得到充分控制。

进一步来看,由于控制采伐毁林、开展植树造林的实践活动与土地、人工、机械等资源因素密切相关,而且存在较长的回报周期与不断提高的养护需求。所以,森林保护的初期成本通常处在较低水平,但随着综合减排进程的推进,其后期成本会呈现出明显的线性上升趋势。相关研究显示,在最优情景下,综合减排中森林保护的收益成本比值在前期为1.65~1.70。而后期当全球变暖的温度增幅控制在2℃左右时,该比值将降低至1.17~1.21;当全球变暖的温度增幅控制在1.5℃左右时,该比值将降低至1.02~1.10。从整体来看,虽然森林保护的投入成本逐步攀升,与降碳减排收益回报之间的距离逐渐缩小,但仍能基本保证正向的净收益,即集节能减排与森林保护于一体的综合减排能达到积极的经济效果。

2.2 环境治理效果结合世界范围内的既有经验及相关学界的研究成果来看,碳排放、碳循环所造成的气候变化问题虽会带给不同国家或地区差异性的影响,但其在全球环境方面的负面作用是极为明显的。当二氧化碳这一主要温室气体大量进入大气环境中后,将导致地表温度持续上升,继而形成温室效应。其后,冰川、生态、海洋、气候和生物等多方面的危机现象将逐渐形成,如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大幅上升、生物链与食物链遭到破坏、异常气候频频发生、土地沙漠化等,使人类社会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蒙受巨大威胁。

从这一方面来看,持续保证节能减排与森林保护齐头并进,能有效缓解甚至化解多方面的危机问题,从而达到治理自然环境、降低负面影响的理想效果。相关研究表明,若采取综合减排的实践方法,其与直接减排的大气碳浓度、地表升温幅度等指标虽差距并不大,但周期明显缩短,即更早达成预期的节能减排目标。例如,以预测背景下2100年的大气碳浓度308.01 mg/m3、地表升温幅度3.31℃为基准,若要达到大气碳浓度205 mg/m3左右、地表升温幅度1.5℃左右的较低水平,直接节能减排需要到2130年,而综合减排在2115年即可完成预期目标。由此可见,将森林保护融入综合减排工作中,能很大程度地提高降碳减排的进展速度,从而在时间维度上降低全球变暖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综合减排的实践工作中,切忌对森林保护产生过度依赖与盲目侧重,轻视直接减排的主体性作用,以免发生工业碳排放增势迅猛的情况,对综合减排的最终效果产生负面影响[2]。

3 节能减排与森林保护的综合效果启示

从节能减排与森林保护的综合减排效果来看,在低碳经济背景下贯彻落实绿色化、节能化、持续化的林业改革工作是极有必要的。所以,林业相关人员在工作实践中一方面要积极引入先进的经营模式、工作设备、能源类型,如农林结合经营模式、部署林区智能监测系统、开发生物质能源等,以降低林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二氧化碳的产生与排放规模,将社会总碳排放中林业碳排放的占比降至较低水平[3];另一方面要严格做好还林、营林、造林、护林等本职工作,制定科学、全面的林木栽培、林木间伐、环境监测、火灾防护等工作方案,以确保为林木资源提供最佳的生长条件与人工支持,为我国自然林与人造林总面积的持续扩大保驾护航[4]。此外,在森林保护方面,相关人员应积极寻找降低投入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可行策略,如创新森林保育技术、优化林区交通路径等,以便进一步降低综合减排中森林保护的后期成本,收获更高的收益成本比值。这样一来,森林资源与林业生产在综合减排中的价值作用可得到充分发挥,为全球变暖问题的控制与治理贡献力量,从而推动我国经济健康发展。

4 结语

做好节能减排与森林保护两项工作,能获得相对可观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在保证投入成本稳定低于回报收益的基础上,促进大气碳浓度控制目标、地表温度升幅控制目标的快速达成,从而实现二氧化碳危害问题的有效治理,阻碍全球变暖的发展步伐,为人类社会环境、自然生态环境的互利共赢、和谐共生创造有利条件。

猜你喜欢

森林保护二氧化碳林业
扬眉吐气的二氧化碳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抓捕”二氧化碳
森林保护和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我们的故事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如何“看清”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研究新形势下森林保护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land produ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