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S技术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的实践

2020-02-11任鹏飞张宝亮

江西农业 2020年22期
关键词:蓄积实地区划

任鹏飞 张宝亮

(吉林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吉林长春 130022)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也称为二类调查,是森林资源保护和利用实践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因为立足于该调查结果,森林资源的具体保护以及应用会更具科学性和准确性。就目前的分析来看,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是一项涉及范围广、内容复杂的调查,要想获得更加准确的数据信息,需要应用科学有效的技术。研究表明,3S技术在调查实践中有较好的利用效果,所以分析研究3S技术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的实践利用有突出价值。

1 3S技术概述

要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实践中利用3S技术,首先需要对3S技术进行全面分析与了解。3S技术具体指的是遥感技术(Remote Sensing,R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 和 全 球 定 位 系 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s,GPS)的统称,是空间技术、传感器技术、卫星定位与导航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相结合,多学科高度集成的对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处理、管理、分析、表达、传播和应用的现代信息技术[1]。就3S技术的具体利用来看,其在目前的诸多领域均有使用,且发挥出了重要价值。因此,总结该种技术的具体利用效果,同时强调技术推广,对于当前的3S技术价值发挥意义显著。

2 3S技术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的利用

3S技术在目前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利用比较广泛,分析研究技术的具体利用方法以及细节,对于发挥技术特点以及优势有突出价值。为了更加准确地对3S技术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的利用进行明确,文章以国有林场二类调查实践为例进行基本分析,以下是技术应用的具体总结。

2.1 调查技术路线国有林场二类调查采用“3S”技术进行遥感目视判读区划土地类型;通过建立估测模型,回归估测确定小班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及林分蓄积;通过总体蓄积控制样地,控制总体有林地、疏林地的总蓄积。

小班土地类型区划是以SPOT5遥感图像为基础,通过建立解译标志,室内目视区划判读小班土地类型及小班属性,对室内区划结果进行实地验证,对难以目视判读的小班进行实地调查[2]。通过多期连续样地样本数据,分析筛选影响蓄积的林分因子、立地因子,建立林分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及单位蓄积量估测模型,回归估测没有人为干扰的原有、疏林地小班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及单位面积的蓄积量,新区划以及难以区划判读的有林地、疏林地小班通过实地调查确定小班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及林分蓄积。通过3S技术,可基于小班空间及属性数据库,统计汇总产出各类森林资源统计表,并按照统一的数据标准和规范,制作出森林分布图、森林分类区划图、林相图等。

2.2 调查方法就国有林场二类调查实践来看,主要的调查方法包括遥感数据图像处理与遥感影像解译标志建立、小班调查因子判读、实地验证及补充调查、小班蓄积量调查、成果产出等主要环节。以下是对具体工作实施的细节性分析。

就具体的调查工作开展来看,非常关键的一项工作是遥感数据图像处理及遥感影像解译标志建立[3]。该工作的具体实施主要包含两大步骤。第一是遥感数据图像处理。在此次调查中,图像处理选用的是法国SPOT5(分辨率2.5 m)卫星遥感数据,卫星轨道号分别为:214/252、216/251、216/252、216/253、218/253。对卫星遥感数据进行几何校正、正射纠正、图像增强、拉伸和波段融合等处理,产出本次二类区划判读的基础遥感影像图,并制作1∶25 000比例尺的遥感影像图,作为外业调查工作图。正射影像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高斯克吕格投影,6度分带,1985国家高程基准。第二是遥感影像解译标志建立[4]。基于国有林场遥感影像图的时相、土地类型和地表植被的空间分布特点,布设踏勘路线,借助遥感影像图,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现地辅助定位,数码照相机现地拍照地物和植被情况,采集并建立遥感影像图的直观影像特征和地面地物实况的对应关系,编制解译标志特征表。在此项工作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对4方面的内容进行强调。

首先是小班判读和判读复核[5]。在经过遥感技术、判读方法培训及充分熟悉掌握解译标志的情况下,区划判读人员运用GIS软件,根据遥感影像图的色彩、色斑形状、颗粒度大小、光泽亮度等图像特征,结合植被分布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综合分析,对森林经营区划的数字成果进行小班目视判读,填写地类、树种(组)、郁闭度、龄组等主要判读因子。对于难以判读的地类等主要因子,借助以往二类调查图卡、公益林区划界定成果、工程设计文件、检查验收资料等综合分析判定,地形地貌等因子参照地形图确定。判读前,首先针对不同地类、不同林分类别进行试判,统一技术标准;然后采取背靠背方式进行正式判读,即先由一人区划判读,再由另一人复核判读,要求两名判读人员的一致率达到90%以上。如果一致率达不到90%,对不一致的小班进行重新区划判读,直至一致率达到90%以上。对于室内判读存在疑问、争议的小班现地确定。

其次是进行实地验证[6]。室内判读工作经检查合格后,采用典型抽样方法选择5%左右的小班,进行实地验证。实地验证内容包括各级区划界线和小班界线是否准确、判读因子是否正确等。在实地验证的过程中对室内难以判读的小班进行现地调查。

再次是进行现地调查。对室内未区划或难以区划的小班以及有疑问或争议的小班进行现地实测调查,现地勾绘小班界线,调查小班因子。结合实地验证,对部分有林地、疏林地小班采用角规辅助调查小班公顷蓄积。在此次调查中,全场现地勾绘和现地调查小班820个,占全场小班总数的5.23%。角规调查小班580个,占全场有林地、疏林地小班数的6.08%。

最后是补充调查。对于在两期调查之间有经营活动的小班以及在室内难以判读确定小班主要因子的小班,结合实地验证进行补充调查。全场补充调查小班840个,占全场小班总数的5.36%。

3 结语

综上所述,森林资源调查对于当前阶段的森林资源保护和科学开发利用有积极的作用,所以在实践中必须关注森林资源的调查。就调查实践来看,二类调查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掌握科学的方法,应用先进的技术,提升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对于森林资源的合理规划有突出价值。3S技术在目前的森林调查实践中有积极作用,所以文章在3S技术分析的基础上对其具体应用进行探讨,旨在明确技术应用步骤,指导技术的规范性使用。

猜你喜欢

蓄积实地区划
杨 诚作品
川渝传统民居区划的环境蕴意
三次实地采访,挖掘出暖新闻背后的超暖细节
实地探访切尔诺贝利
对自然地理区划方法的认识与思考
藏药佐太中汞在小鼠体内的蓄积
实地海棠雅著
浅谈藏医“疾病蓄积”与健康养生
坚持创新 蓄积行业永续发展动能
基于GIS的深圳市滑坡危险性区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