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林分空间结构的森林经营方法

2020-02-11甘开伟

江西农业 2020年22期
关键词:空间结构林分林木

甘开伟

(江西省崇义县自然资源局,江西崇义 341300)

受生态环境问题日趋恶化影响,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引起各界的共同关注。森林经营在生态环境保护、调节局部气候、保护野生动物等方面均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因此,围绕优化林分空间结构的森林经营方法开展研究。

1 林分空间结构优化原则

1.1 连续覆盖理念为充分发挥林业生态功能,应设法将人为影响因素降到最低,以此保证林木正常生长。结合当代林业生产可以发现,肆意开发林木的行为较为常见,这种行为虽然能够实现经济效益提升,但林木的正常生长会受到负面影响。只有贯彻连续覆盖理念,充分尊重自然生长规律,林木的生态功能发挥才能得到保障。因此,随意砍伐林木的行为必须受到惩罚[1]。

1.2 竞争调节理念对于林分结构优化来说,必须对树木生长特征予以足够尊重。对于种类多样的林木树木,为保证树木正常生长,必须贯彻竞争原则,实现树种的科学选择,规避树种间的恶性竞争。同时,还需要基于物种竞争淘汰原则,通过生物竞争与自我调节实现森林系统稳固。

1.3 有益生态理念林分空间结构优化还需要将生态利益放在首位,不得随意砍伐,同时需要重点保护濒危树种,保障林分结构多样化。具体的采伐需要在尊重自然生长规律的前提下开展。需基于土壤特征,在二次种植时优选树种,同时考虑生长规律和经济效益,保证林分结构合理。

1.4 生态功能理念受大环境等因素影响,现代化林业的经营模式不断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使得林业发展中生态功能处于首位,经济效益需居于次位。

2 森林经营方法优化路径

2.1 调整林业分布格局为实现基于林分空间结构的森林经营方法优化,林业分布格局的调整极为关键。具体调整需尊重生物种群特点、林木生长特征,林木划分需采用群落的模式。传统林业发展以经济效益为首位,更为关注林木的生长特征。但为了适应时代发展,林分结构应随着生态观念的增强不断发生变化,因此需要根据植物生长规律,优化调整林业分布格局,将非随机状态分布的林分调整为随机分布。具体调整仅需要围绕具有特殊性质和代表性的林木展开,最终可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2]。

2.2 明确可以采伐、需要保留的树木我国地域辽阔说,各地存在着多种多样的森林资源结构,林分结构不同往往意味着森林中的树木种类差异较大,其中必然存在可供采伐的树木种类以及需要保留和保护的树木种类。因此,基于林分空间结构的森林经营方法优化还需要结合各地实际,明确可以采伐、需要保留的树木种类,如古树、生长状况占据优势且培育价值较大的树木、稀有物种均属于需要保留的树木种类,其余的树木均可以采伐。但值得注意的是,树木的采伐需严格遵循相关规定和原则,保证生态系统结构稳定性,保证森林资源健康生长和可持续发展不受影响。

2.3 调整林木种类之间的竞争关系树木是森林资源的主要构成部分,正常生长过程中的树木会受到周围不同树木种类的影响,彼此之间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森林资源整体结构因此受到的影响必须得到重视。在基于优化林分空间结构的森林经营方法探索中,需设法优化调整树木种类之间的竞争关系,具体调整需要以树木的种类组成、生态学特征为依据。

2.4 保证林分更新工作及时随着树木不断生长,必须及时更新林分空间结构。应以人工更新为主,同时结合天然更新,充分考虑自然条件、森林类型、经济状况等,以实现森林树木林分的科学更新。具体实践需设法减少森林树木受到外界因素的破坏,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

3 结构化森林经营技术的具体应用

结构化森林经营技术属于基于优化林分空间结构的代表性森林经营方法,需结合健康森林的结构特征、森林结构的可解析性等理论,同时遵循保持连续覆盖、生态有益性等原则。结构化森林经营技术的应用需关注林木个体及林分的稳定与健康,并基于“生态优先、结构优化、培育为主、以树为本”的经营理念,保证森林经营的可操作性。结构化森林经营技术的应用需关注林分的状态特征并开展针对性评价,一般采用林分状态综合评价法。该方法需要从林分的空间结构、林分组成、年龄结构、林分长势、林分密度、目的(或顶级)树种竞争、林木健康、林分更新等方面入手,以此综合评价林分的状态,林分的经营方向可由此科学确定[3]。具体实践还需要关注经营措施优先性,科学安排经营措施的先后次序,结合各类可能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法,最大化发挥结构化森林经营技术的优势。

以位于江西某地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例,存在典型的亚热带森林植物群落,土壤为黄红壤和棕红壤,气候为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研究对象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平均海拔339 m、西北坡、坡度17°、郁闭度0.85,林分平均直径18.1 cm、断面积31.3 m2/hm2、密度分别1186株/hm2。林分的直径分布为倒“J”型,分布格局0.494,顶级树种优势度0.314,树种隔离程度0.779,林2.2,Peliou指数0.718,Simpson指数0.879,采伐强度15%,自然度等级5,自然度值0.698,枯立木<5%,经营迫切性值0.330,林分的天然更新良好,存在比较迫切的经营迫切性等级,属于抚育间伐型的林分经营类型。基于上述相关数据可以发现,顶级树种存在小于评价标准值的优势度,基于结构化森林经营技术,必须设法提升顶级树种在林分中的优势程度,具体可从树种组成调整入手。此外,由于研究区域的弯曲、断梢、病腐、空心等不健康林木个体占比超过10%,因此还需要设法提高林木的健康水平。在具体实践中,采用了调整顶极树竞争势及树种混交方式,并将不健康林木全部列为采伐木,基于优化林分空间结构的森林经营由此得以顺利实现。因此,这一案例的结构化森林经营技术应用具备较高的借鉴价值。

4 结论

综上所述,优化林分空间结构的森林经营需关注多方面因素影响。在此基础上,调整林业分布格局、调整林木种类之间的竞争关系等是可行性较高的森林经营路径。为更好地实现林分空间结构优化,必须加强对森林演替规律的研究,同时结合经营单位的实际经营能力开展相关探索。

猜你喜欢

空间结构林分林木
基于角尺度模型的林业样地空间结构分析
格绒追美小说叙事的空间结构
抚育间伐对油松林下灌木多样性的影响
4种人工林的土壤化学性质和酶活性特征研究
4种阔叶混交林的持水特性研究
林木移植的注意事项
试论高大林木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天敌昆虫在林木病虫害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基于社会空间结构流变的统战工作组织策略研究
亚热带地区典型林分氮保留能力的差异及δ15N空间垂直分异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