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域种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以江西省铅山县为例

2020-02-11胡慧颖

江西农业 2020年22期
关键词:种业县域水稻

胡慧颖

(江西省铅山县农业农村局,江西铅山 334500)

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必须要加快种业现代化发展,这就需要积极转变农作物育种方向,将种业在农业发展中的先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确保粮食生产由数量型过渡到质量安全型,为粮食的安全生产提供保障[1]。水稻是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占世界水稻种植总面积近20%,水稻单产比印度的产量高近1倍,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国制种技术水平较高,尤其是杂交稻的育种及制种技术[2]。近年来,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著,但是受到水稻优良品种研发以及推广力度不足等因素的影响,优质水稻品种在市场上未建立起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品牌,在国内国际高端市场上发展优势不明显[3]。

江西省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主要水稻生产区,其中铅山县等县域作为重要的水稻生产县,其水稻的发展情况与该省水稻产业的发展水平有着密切联系,而水稻产业发展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即为种业发展[2]。随着农业市场经济形势不断变化,江西省在2016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指导下深入贯彻实施、推进种业改革,铅山县在此背景下积极响应政策,在种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结合铅山县实践,对县域种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对策等方面开展相关探讨。

1 铅山县种业发展现状

铅山县地处江西省东北部,位于亚热带温湿气候区,气候温和、光照资源丰富、降水量充足、四季分明,非常适合发展粮食作物,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近年来,铅山县在国家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立足县情,积极推进农业、种业强县的战略,在财政资金以及科技创新方面加大了投入,采取多种措施,以促进种业健康发展、推动县域农村经济快速发展[2]。

1.1 新品种展示示范成效明显在江西省种子局的安排下,自2009年之后,铅山县连续9年开展早稻和二晚双季新品种展示示范,平均每年展示15~20个早稻新品种、15~20个二晚新品种,加快选育适合当地的主导品种。每年结合示范结果筛选出一批符合当地生态、生产条件的水稻品种,成效明显,很好地推动了铅山县农作物新品种的推广。目前,铅山县每年更换的水稻品种比例、良种覆盖率、良种科技贡献率、主导品种推广面积等均较以前有非常明显的增加,以2017年数据为例,当年铅山县品种更换率超过20%,良种覆盖率稳定超过98%,良种科技贡献率超过60%,主导品种推广面积超过70%,在提高水稻的产量、品质、效益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2 种子的质量安全管理水平较以前有所提高为了确保铅山县粮食安全生产,从源头上维护农民的利益,该县加大了对种子质量的监督管理,对辖区内的种子市场建立了备案登记制度,确保种子出、入库的台账登记清晰,建立起追踪制度,并及时对种子的包装、标签、质量等开展检查,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种子的质量[3]。

1.3 初步建立适合在当地推广的主导品种体系经过多年的品种展示,铅山县遴选出一批优质高产的水稻主导品种进行推广种植,其中2020年主导早稻品种包括中嘉早17、甬籼15、株两优171、株两优538等,中稻品种包括五山丝苗、鹅湖香稻、黄华占、隆两优华占、徽两优280等,晚稻品种包括昌优华占、中嘉早17、天优华占、野香优2号等,初步建立了适合当地推广的主导品种体系。

2 铅山县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铅山县在种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仍存在以下问题[3-4]。一是种子生产经营企业存在多、小、散、弱等特点。目前,铅山县的种子企业整体规模较小,在新品种的研发方面较弱,拥有自主品种权的品种少,县域内种子公司的生产量不能完全满足铅山县的种子市场需求,还需要从外地调入。二是种子执法人员不足,执法监管欠缺。铅山县境内的种子执法人员数量不足,难以满足当地种子管理需求,对种子的检查存在频次少、检查范围不够广等特点。三是市场上种子的品种存在多、杂等特点。铅山县作为农业生产大县,对种子的需求量大,而县域内的种子供应量无法满足需求,需要从外地调入,整体种子市场存在代销商多,品种多、乱、杂等问题。

3 铅山县种业发展对策

3.1 提高种子质量,为农业的稳产丰收提供保障一是对当前的种子检验标准及体系进行完善,及时梳理当地种子质量标准等,积极到企业、农民中开展调研,结合实际情况对种子质量标准体系进行完善[3-4]。二是加大对种子执法监督的力度。对种子市场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执法监督中的重点是对种子经营门店内的种子标签、零售主体备案、登记制度等进行检查,确保市场经销主体行为、流通的种子与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相符合,并加大力度完善种子进入市场后的追踪制度,坚决杜绝质量不过关的种子进入田间。

3.2 提升种子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一是对于一些实力允许的种子企业,政府要积极给予政策及资金方面的支持,鼓励其在产业链上不断延伸、拓展,加大创新,为种业产业的融合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二是积极推动种子企业、科研单位利益联结机制建立,促使更多的人才、育种资源、技术等集中到企业中。三是结合当地实际引导一些优势企业发展特色作物,开发出一些具有功能性特点(特、奇、健、补)的作物品种,为种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5]。

3.3 加大良种推介,遴选出优质的主导品种结合铅山县实际,筛选出适合当地的绿色、优质水稻良种进行推广,可在收获前组织相关专家等开展现场考察观摩评议,结合评议结果以及市场需求,在优质优价、确保增收的思想指导下,遴选出优质高产的品种作为当地种植的主导品种。以优良品种作为主导,以品种展示为抓手,以配套良法为支撑,以培训网络为保障,以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为重点,加快优质稻品种的推广应用,确保良种良法配合,将优质品种的增效作用充分发挥出来[5]。

3.4 加强宣传培训加大宣传力度,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多个范围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宣传。一是通过印发宣传册、办好宣传栏、培育良种示范户等进行宣传。在水稻示范展示期间,在醒目的位置放置标志牌,每个品种示范田边放置1块小的标志牌。二是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新闻媒体及手机微信平台等,及时对品种展示示范效果进行跟踪报道,积极推广绿色优质的品种。三是定期组织农技人员、家庭农场主、种粮大户、农民群众等参加现场观摩会,提高其对良种良法配套技术的了解。

猜你喜欢

种业县域水稻
什么是海水稻
水稻种植60天就能收获啦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一季水稻
水稻花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对县域卫生管理要特别关注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名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