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杂交粳稻的栽培技术措施

2020-02-11金和昌

江西农业 2020年1期
关键词:上虞粳稻大田

金和昌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崧厦镇事业综合服务中心,浙江绍兴 312300)

杂交粳稻凭借自身拥有的诸多优势,在我国南方等地广泛种植。目前,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单季杂交粳稻的种植面积比较大,其中多年份的杂交粳稻约4 000 hm2。为提高杂交粳稻的品质和产量,种植人员应掌握相关的栽培技术措施。基于此,探讨了杂交粳稻的栽培技术措施。

1 杂交粳稻的特点

粳稻是水稻的一个品种,其特点是日照时间短、耐寒,米质有较强的黏性,口感好,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是百姓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主食,对杂交粳稻栽培技术进行研究,对于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及稻米品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1]。

2 杂交粳稻的栽培技术措施

2.1 优选良种采用直播方式对杂交粳稻进行栽培的过程中,选种是一个较为重要的环节,要确保所选的杂交粳稻品种具有良好的丰产性,同时还要耐肥抗倒,稻穗要大,粒要多。浙江省上虞区可以选择的杂交粳稻品种有甬优1540、甬优15、甬优538、中浙优8号、中浙优1号、嘉丰优2号以及浙粳优1578等,这些粳稻品种的质量均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要求。

2.2 精耕细作在栽培杂交粳稻前,应当对大田进行精细耕作,具体要点如下:耕作深度控制在18 cm左右,平整田块,使大田内所有田块的水平高差保持在5 cm以内;在杂交粳稻播种之前,应当先将田间周围的杂草全部清理干净,然后进行深耕,并将浮面上的杂草捞出;对大田进行分畦,每个畦的宽度控制在3 m左右,之后在四周挖设深度和宽度均为30 cm左右的沟槽,并在畦面上灌水,以此来使泥浆变得沉实,从而抑制杂草复生。

2.3 科学播种

2.3.1 浸种 浙江省上虞区的单季杂交粳稻以晚稻为主,因此可将播种的时间定在6月初。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浸种催芽,具体做法如下:种子在浸泡前,先将种子平铺于室外进行晾晒,时间控制在24 h,然后使用的确灵可湿性粉剂对种子进行浸泡,时间控制在48 h左右,将种子捞出后沥干,放入温度为50 ℃左右的水中,进行淘种,捞出后置于避风、向阳的位置,用麻袋进行覆盖,当90%以上的种子露白后,用吡虫啉可湿性粉剂进行拌种,当种子上出现根芽后便可进行播种。

2.3.2 播种 在对杂交粳稻进行播种时,必须控制好每667 m2大田的播种量,可采用分畦定量的方法对播种量进行有效控制,并确保边角都有种子播入。同时,还要保证播种的均匀性,为防止出现出苗不均匀的情况,可在大田边播种预备苗,并在预备苗生长至3叶以上时,进行补缺[2]。

2.4 肥水管理

2.4.1 除草 播种后3~4 d,可用稻杰(可分散油悬浮)每667 m2喷施80 mL除防杂草,第2次封草在秧苗3叶1心时,可选用野光丙草胺可湿性剂每667 m2喷施80~100 mL。

2.4.2 施肥 在杂交粳稻的栽培过程中,为促进杂交粳稻生长,需要保证肥量充足,同时要控制好氮磷钾肥的比例,避免比例失衡影响杂交粳稻的品质。可选用秸秆还田或禽畜粪便作为基肥;当杂交粳稻进入分蘖期后,施分蘖肥,该阶段以施复合肥为主,控制好施肥量,当杂交粳稻3叶期时,施尿素,5叶期时,则可施碳酸氢铵和氯化钾,达到6叶以后,可通过施复合肥来促进平衡。当杂交粳稻处于8叶期时,停止施肥;杂交粳稻的主茎余叶为两叶时,可施复合肥来保花。

2.4.3 灌溉 杂交粳稻作为一个水稻品种,对水的需求比较大,因此在杂交粳稻栽培中,必须做好灌溉工作。

当杂交粳稻进入分蘖期后,应遵循薄水勤灌的原则对杂交粳稻进行灌溉,灌水深度控制在40 mm,间隔3 d左右,在前一次灌水落干后,再次进行灌水,深度与第一次相同。当秧苗数超过计划穗数的80%后,便可搁田,搁田是水稻高产的主要环节,要做到“三看”,即看天、看地、看苗,当田间植植株群体数达到要求时,要及时搁田,控制无效分蘖。时间可按秧苗的长势进行合理确定,以10 d左右为宜,搁田结束后,应当灌一次薄水,使水自然落干,通过多次轻搁,使秧苗进入分化期,此时进行复水即可。

当杂交粳稻进入抽穗期后,应遵循浅水勤灌的原则,避免缺水,并在齐穗之前,采用轻搁的方式促进根系生长,当杂交粳稻进入扬花期后,进行一次满灌。杂交粳稻进入结实期后,可以适当减少灌水量,每次灌水的间隔时间控制在5 d左右,以薄灌为主,控制在35 mm左右,待水自然落干后,露出大田,再按照之前的方法进行灌水,直至杂交粳稻收割前7 d左右,可以断水。需要注意的是,应避免过早断水,否则会影响杂交粳稻的品质和产量。

在对杂交粳稻进行施肥的过程中,应确保田面无积水,并在施肥后,采用小水漫灌的方式进行灌溉,以水促肥,使肥料达到深施的效果。同时,在施药期间,应进行灌水。此外,如果杂交粳稻在幼苗期时,遇到干旱少雨的天气,则应采用薄水勤灌的方法进行灌溉。

2.5 病虫害综合防治在杂交粳稻的病虫害防治中,可采用农业防治与药物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宜采用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以此预防和控制病虫害大面积发生[3]。

2.5.1 农业防治措施 对杂交粳稻的病虫害进行农业防治时,可采用水旱轮作或是种养结合等模式对有害生物进行抑制,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同时,可在冬季到来时进行晒田,并以灌水的方法消灭越冬的虫卵,从而也能对病虫害起到预防效果。

2.5.2 药物防治措施 浙江省上虞区单季杂交粳稻常见的病虫害有以下几种: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二化螟、稻曲病以及纹枯病等。可针对各类病虫害的特点,采取适宜的药物进行防治[4]。

(1)纹枯病多发生在杂交粳稻的分蘖后期和孕穗前期,可采用井冈霉素、稳腾(可溶液剂)进行防治,每667 m2分别喷施200、100 mL进行防治,通常喷药2~3次,便可使纹枯病得到有效控制。(2)稻曲病一般发生在杂交粳稻破口期间,因此,可在破口前,在叶枕与倒二叶平出时期,用肟菌戊唑醇悬浮剂40 mL/667 m2左右或啶氧丙环唑悬浮剂60 mL/667 m2左右对水后对杂交粳稻的穗部进行喷施,能有效预防稻曲病。(3)对于稻飞虱,可在低龄若虫高峰期时,使用烯啶吡蚜酮水份散粒剂5~10 g/667 m2或吡蚜呋虫胺水份散粒剂20 g/667 m2,对水稻的中下部进行喷施,能有效防控稻飞虱。(4)对于稻纵卷叶螟,可在杂交粳稻分蘖期时,用阿维菌素乳油剂9~12 mL/667 m2或氯虫苯甲酰胺水份散粒剂6 g/667 m2,对水后进行喷施,以此达到预防效果。(5)可在杂交粳稻破口时,使用阿维氯苯酰乳油剂40~50 mL/667 m2或阿维甲虫肼乳油剂 50 ~ 60 mL/667 m2对水进行喷施,由此可有效预防二化螟。

3 结论

在我国南方各地,杂交粳稻的种植非常广泛,尤其是江浙一带。栽培杂交粳稻是一项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工作,想要实现优质、高产的目标,就必须掌握相关的栽培技术措施,并在实际种植中进行合理运用[5]。通过优选良种、大田细耕、科学播种、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措施,能够为杂交粳稻的健康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猜你喜欢

上虞粳稻大田
我国双季早粳稻实现“零的突破”
解读粳稻品种南方种植播期
大田百余名留守儿童有了“爱心家长”
“大田后生仔”歌唱家乡
豫南粳稻机械化适应品种筛选及利用研究
小田变大田破解农地零碎化
播期播量对晚粳稻宁84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小田并大田”要有序推进
上虞区沥海镇小学
上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