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专业综合能力产品化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教育教学体系研究
——以陇东学院为例

2020-02-11高晓红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产品化人才专业

高晓红

(陇东学院,甘肃 庆阳 745000)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要健全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体制机制,强调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高等学校要把人才培养作为中心工作,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始终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陇东学院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紧紧围绕深度转型发展主题,以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力争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良性互动的应用型大学。近年来,学校尤为重视工科专业的发展,注重培养具有专业综合能力产品化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从不断地实践过程中找到切合的创新创业方向。

一、陇东学院创新创业型人才教育教学体系现状

为培养具有专业综合能力产品化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完善从研发、转化、生产到管理的人才教育教学体系,构建了“四阶段四层次两基地两融合”教育教学体系,具体表现如下:

四个阶段是指基础实验阶段、专业实验阶段、应用实践阶段(主要通过见习、实习、实训和校企融合等实现)、创新实践阶段(主要通过学科竞赛、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实现)。

四个层次是指以掌握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层次,以运用专业知识和方法的专业层次,以应用专业能力的应用实践层次,以专业综合能力为支撑的创新实践层次。

两基地是指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实践基地。

两融合是指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实践基地的融合,即学校和企业的融合。

二、陇东学院创新创业型人才教育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1、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认识不到位

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认识存在偏差,定位不准确,并未将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真正纳入高校人才培养计划,将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等同于创新创业培训、学科竞赛指导等,导致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专业想象力、创造力、执行力等。

2、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不健全

课程体系、保障体系、评价体系均不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尚未渗透到大学教育的全过程。课程资源开放程度不够,教学资源整合力度不够,内容不完善,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创新创业工作缺乏专门的管理机构,运行保障体系不完善。同时,考核评价仍停留在考试层面,存在评价方式单一、片面等问题。

3、教育教学与科研有机融合力度不够

教育教学域科研的关系密切并相互促进,教学为科研提供前提和条件,科研又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方向和保障。但是,目前教学与科研相对独立,没有形成互相促进提高的状态。

4、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师资力量薄弱

教师参与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积极性有待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不强。目前,创新创业教师队伍主要由专任教师和就业指导教师组成,尚未形成全员参与的氛围,教师所学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工作脱节,大部分教师没有系统学习过相关知识,实践经验匮乏。

三、基于专业综合能力产品化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教育教学体系实施方案

结合专业和课程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根据我校的具体学情,发挥优势,补全短板,利用学到的专业知识甚至跨专业跨行业的资源整合,完成产品创新驱动创业,专业综合能力产品化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教育教学体系,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重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课程体系

(1)理论设计,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习教学,在具体课程教学中,引入当前课程发展前沿的实例,说明研究方法,开发流程,知识实践注意事项。考试考核过程中,注重学生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知识的应用实践能力,要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实体化,注重考核方式的多样化。

(2)细化教学过程,产品化、案例式教学过程

理论设计和教学实践要围绕具体的产品实例展开,教育教学过程要以具体产品创新上循序渐进、步步为营,并研究相关创新产品的具体案例,启发创新思维,为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开设相关必修、选修课程。

(3)筹备相近专业的通识教育课程,完善跨学科专业行业的创新创业课程

一件完整的产品,不是由单一系统完成,而是由一些相关子系统的有机整合,那么需要开设与该产品相关的课程,比如洗衣机、空调等家用电器,可由电气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等相关学院共同筹建跨学科专业行业的创新创业课程。

2、教育教学与科研有机融合

教育教学为科研提供前提和条件,科研又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方向和保障。因此,教学活动在科学研究中进行,教学中发现问题,科研解决问题,以科研成果支撑教学改革,教育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互相转化成为高校教育教学发展战略。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教师队伍

充分发挥教师在人才教育教学中的引导作用,为我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第一,通过组织学术交流、与企业的项目合作等方式,加强对青年骨干教师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第二,加强“校企合作”,注重协同育人,与相关企业和单位联合共建实验教学基地,以实验基地为载体探索学校与科研院所、企业协同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促进人才培养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第三,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能力的工程师承担实践教学任务,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4、强化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法律法规课程群建设

除了基础课程教育教学外,应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为了增加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增加法律法规的教育教学内容:

(1)创新创业的法律法规教育教学。从事行业需要了解与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专利法》《商标法》等,这些法律法规应不同程度引入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中。

(2)创新创业的风险控制与预警教育。与传统创业相比,风险更高,通过市场评估、融资风险、购买保险等方式来降低风险。

(3)创新创业的市场营销教育。开设创业管理、市场调研、企业融资等相关课程,建立市场营销实践课程体系。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专业综合能力产品化创新驱动的创业型人才教育教学体系的研究是在学校转型发展时期,加大课程资源建设和整合力度,兼顾相关法律法规、风险评估和预警、市场营销教育等创新创业必不可少的关键节点教育,强化学校与社会协同育人,设立具有多元开放性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充分利用校外企业的实践资源,突出教学和生产应用相结合,突出教学与研究创新相结合,突出教育教学与创新创业的有机融合,大力开发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创业课程群,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是我们教师、学校及国家长期坚持发展的战略。

猜你喜欢

产品化人才专业
空间天线产品化在“资源”系列卫星上的应用
人才云
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装置型号与产品化一体化工作模式初探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重大主题报道的产品化思维——《生活中的价值观故事》的探索和思考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