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开放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微课设计的若干思考

2020-02-11李明瑶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理论课学习者思政

李明瑶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吉林 长春 130022)

当今世界,由信息技术革命所引发的教育领域的巨大的变革愈发明显,它既改变着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也影响着教师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进而引发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互联网+背景下,微课以短小精悍的特点,在教育领域迅速发展,在采取远程开放教育为主要教学方式的开放大学,这一趋势体现的更为突出。目前,国内对于微课比较主流的说法是:“微课是根据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实际,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活动中所需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体。”①如何利用互联网思维,做好符合开放教育特点的思政课的微课设计,成为了制作开放大学思政课微课资源的关键所在。

一、微课的基本特征

微课的创始人戴维鹏罗斯将微课称之为“知识脉冲”,他认为,微课就是一节短小的视音频。国内微课研究专家李玉平指出,微课应追求“5 分钟完成一次学习,300 秒经历一次思考”②。基于上述理解,微课最基本的特征主要体现为短、小、精、悍。

短,即教学活动短,视频时间短。关于微课的时间长度,以国际上微课运用比较成功的可汗学院为例,其推出的微课多为10 分钟左右。在国内举办的多项微课教学比赛中,参赛作品的时间长度一般在5 到15 分钟之间。以“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为例,可以查到各高校及教师共提交了10410各参赛作品,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参赛作品205 个,这其中时长不足5 分钟的作品有8 个,时长超过15 分钟的作品有40个③,近80%的作品时长控制在5 至15 分钟之间。这种时间长度上的限制,其实并非刻意为之,而是基于一定的理论研究。在教育学和心理学领域都能找到相关理论支撑。教育技术学知名教授黎加厚曾提出“注意力10 分钟法则”,认为普通人的注意力在10 分钟之内是最为集中的,同时学习效率也是最高的。而美国心理学者露西·乔·帕拉迪诺博士提出的注意力曲线,也证明了这一说法。因此,微课时间短的特点有助于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得到更好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

小,即微课选题小,资源粒度小。微课的创始人戴维鹏罗斯强调,关于一节微课的教学主题应“呈现某个单一的、严格定义的主题,以产生一种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④与传统教学资源相比较,微课的资源粒度要小得多,但它并非教学片断,更不是某一教学环节,而是结构上逻辑完整的课程,且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可以扩充形成系列的微课程。

精,即教学内容精选,教学过程精彩。一节微课在设计之初,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多是侧重于重点难点问题,且由于时长限制,必然要求教师在表达上更具个性化,能够引人入胜,有效吸引并保持学习者的注意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者学习的热情。优秀的微课,在导入、活动、总结、拓展等基本环节上,都要做到简洁高效。导入环节直接进入主题,直指所问题;活动环节精炼教学语言,或用图示帮助学习者提炼出主要内容,强化学习印象;拓展环节给学习者提供进一步学习的资源,促进深入学习。

悍,即微课应用面广,开放共享性强。微课的创新之处,就在于借用了信息技术手段,将学习内容以适当的方式呈现在学习者面前。微课的应用领域较之传统教学,授课对象也更加广泛,功能更加多样,可适用于远程学习、移动学习、在线学习等多个领域,并支持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开放性教育资源构建目前正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开展,美国的可汗学院、中国的微课网等等,正是因为有了数以万计的学习者积极的分享讨论和切磋改进,才形成如今的规模。

二、互联网思维下的微课设计

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微课正是为适应互联网时代而生的。因此,我们在微课设计上亦需要秉持互联网思维,包括用户思维、简约思维、极致思维、迭代思维、流量思维、跨界思维、大数据思维、平台思维、社会化思维等等。这里我们仅以用户思维和极致思维为例,稍加分析。用户作为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内容,它主张把人看作互联网的起点,强调以人为本,注重用户体验;极致思维强调互联网时代的竞争残酷而彻底,是没有第二只有第一的。在这种思维模式下,微课的设计要注重以学习者为中心,要模拟一对一的教学情境,而绝非一对多的传统课堂教学的视频化呈现。微课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注重以问题为导向,将微课用于解决教学重点、难点、核心知识点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三、如何做好开放大学思政课微课的教学设计

在广播电视大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开放大学,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以远程教育为主的方式。《国家开放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中,对加强开放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创新基于互联网的资源呈现方式和教学模式……以微视频为教学单位,用丰富详实的资料,结合开放教育教学特点,推出真正能够使学生入脑入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2018 年,国家开放大学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五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纳入学校重点课程建设,课程全部以“制大片的精神”制作的五分钟课程的方式呈现,强调借助信息技术回归事件原点的情景式学习,将价值观、理论评述“化整为零”地融入故事讲述中,以期让学生在情景中感同身受,产生思考与情感的动力,结合内心感受体验认知。目前,开放大学将观看视频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核心学习内容,并在视频学习的开端安排了专题导学,交代其中的背景、影响及应带着怎样的思考进入视频学习,其后,则设置了测试题帮助学生进一步吸收重要知识点。

如上所述,相对于一般微课来说,开放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微课因同时要考虑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特征和远程教育教学的现实需要,在要求上更加专业化和明确化,也因此在教学设计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一要结合思政教学,精选主题。就微课的本质而言,其核心竞争力不在于技术的呈现,而在于内容的表达。优秀的微课在设计上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精选主题。但是,在微课主题的选择问题上,相较于理工科,因内容不能随意被分割和碎片化,知识点通常需要用较长的时间去阐述清楚,文科课程选题难度本就较大。加之思政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不仅要完成知识的讲解,更要让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说理的同时兼具动情,达到双重目标。这就要求思政教师在微课设计之初,必须好好琢磨选择微且精的主题,做好细致的前端分析,让微课有的放矢。因开放大学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办学,学生在年龄分布、文化层次、兴趣爱好、学习需求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教师要对此做全面的了解。只有前端分析做得越透彻,设计微课以及后面录制时思路才会越清晰,微课最终的应用效果也就越好,更容易达到思政微课通过理论知识的教育转变学生思想的目的。

二要创设教学情境,设计活动。在当今网络极为发达的社会环境下,思政教师担负着引导学生如何正确看待社会问题的重要职责,因此微课教学设计上一定要有问题意识,要能够紧跟社会热点、贴近学生生活,通过对生动案例的深度学理分析,达到让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真学真信真懂真用的目的。普遍意义上按教学内容分类,微课可以分为知识类、技能类、情感类等多种类型。然而在思政微课的分类上,我们可以针对解决不同的教学问题,把微课分为叙述型、描述型、说明型、说理型等类型。前二种类型可主要用于解决“是什么”“有什么”“什么时候”等问题,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社会主义本质问题是何时提出的”。后二种类型可主要用于解决“怎么样”“为什么”的问题,如“怎样理解社会主义本质”“为什么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问题”。在进行思政课教学微课设计时,教师要根据不同主题和教学目的确定微课类型,合理选择素材并设计学习活动。

三要根据教学需要,整合资源。微课的主体是微视频,但微视频并不是微课的全部,一节完整的微课除视频外还应包括系列相关的辅助资源,形成完整的学习系统,以便帮助学习者巩固学习效果,切实做到一节微课要解决一个问题。

四要关注效果反馈,及时修正。检验一节微课成败的根本标准,是其服务的对象即学习者是否达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微课教学一切设计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师生的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在完成微课制作后,还必须借助信息手段跟进了解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需求是否得到了满足,是否存在疑难问题,并给他们答疑解惑。

注 释:

①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②李玉平,微课程——走向简单的学习[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

③郑国玉、李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设计中的若干问题及其思考——以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参赛作品为例[J],思想理论教育,2016,(06).

④Shieh David,These lectures are gone in 60 seconds.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No.26,2009.

猜你喜欢

理论课学习者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思政课“需求侧”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