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能力为导向建筑工程计量计价课程改革

2020-02-11张爱青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计价计量建筑工程

张爱青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8)

建筑工程中的计量计价课程是工程造价专业一项专业学科,在该教学中,最为主要的实施目的就是对学生的自身能力进行培养,保证学生能够对建筑工程中的施工图进行合理编制,促进其预算的合理性。但在实际教学中,受教学目标的影响,学生的自身能力还无法培养,所以,对新课程改革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保证学生职业能力的有效提高。

一、课程改革概述

1、课程理念

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下,课程改革教学理念主要是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在日常学习中,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培养发挥其重要作用。在建筑工程计量计价课程教学中,满足工程造价专业能力要求,转变新时期的就业岗位、岗位能力培养模式,保证学生的专业知识、操作能力以及职业素养等得以提高。所以说,这种教学理念能够为现代企业发展提供技术型、技能型人才,扩展学生的就业渠道,提高就业竞争力。

2、课程思路和目标

建筑工程计量计价课程主要就是培养一些造价岗位人员,所以,提高学生编制施工图、预算能力成为建筑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目标。为了促进该目标的实现,在实施课程改革下,需要将职业能力培养作为核心。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除了课本理论教学之外,还要将造价人员的职业考试内容纳入教学中去,也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职业素养,并促进其融合性,以促进课程体系的完善性,这样不仅能达到一体化教学,还能将教学内容与岗位结合应用,以发挥良好的教学效果。然后,使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实施教学,都需要将学生作为主体,优化传统的教学方式,保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得以提高。在建筑工程教学工作中,可以将实际的施工图纸作为基础条件,利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利用分组方式来培养学生,保证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有效形成。例如:对实际的工作过程进行模拟,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发展,保证学生的职业素养能够得以提升。

二、课程改革的实施步骤

新课程教学背景实施下,需要将现代化教学理念做为依据,促进教学标准与教学设计的合理性,促进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的优化实施,保证学生得到全面进步和发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几方面的原则。

首先,对课程目标进行积极调整,在教学期间,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作为核心,为学生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保证学生的应用能力得以提高。

然后,按照能力本位要求构建课程体系。主要是对课程结构进行调整、设置,不仅要确定学生的专业性和知识点,还要分析学生的自身能力,促进课程体系的形成。在对其构建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学历教育、培训前期的思想教育以及职业能力教育能力,打破传统的课程界限,促进课程形成的综合性与完善性。还需要遵循服务性原则,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性。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不仅能为学生从事施工计价员、质检员、材料员等打下基础,还能促进建筑工程计量计价课程的完善性,保证学生职业能力的有效提高。

其次,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学校需要为教师组织关于建筑工程计量计价课程的思想研究和课程改革分析,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保证教师的各个方面都能得以提高。其中,可以为教师建立定期轮训制度,使一些教师到企业或者相关单位去学习,提高教师的实践应对能力。

最后,开展实训基地,实现实践教学。在教学中,不仅要学生接受一些理论文化知识,还需要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以及职业能力。为了使教学模式符合现代新时期教学标准,实现专业性学习方向,需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其中,学校可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交流,促进校外实训基地的稳定性。

三、建筑工程计量计价课程教学中的问题

其一,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无法充分发挥。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都是将教师作为课堂主体,尽管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但课堂上,还是教师发挥其主导作用,制约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二,课程内容较为复杂,教学课时非常有限。在表面形式上课时是比较多的,但由于教学内容多种多样,知识点较为复杂,在有限的时间内,根本无法有效完成教学内容,学生的练习时间不仅会不断减少,也无法发挥学生的独立性,促进学生建筑施工图编制能力的提高。

其三,教材比较陈旧,无法满足现代化发展要求。建筑工程计量计价学科最为主要的特点就是行业规范性以及标准性的不断更新和编制,所以,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完全不符合新时期的规范要求,其教学理论与实践不统一,从而阻碍了学生职业能力的积极培养。

其四,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待课程不够认真,学习积极性不高,虽然能够理解课程内容,但对其实际操作期间确面对较大问题,实际的动手能力较差。在实训教学中,学生不仅无法独立完成建筑工程施工图纸的设计和预算,也无法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四、职业能力为导向建筑工程计量计价课程改革对策

1、改革课程内容

目前,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一般都将理论知识作为主体,过多的实施系统性学科教学。这种形式的教学与高职院校学习完全不符合,无法在较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所以,针对这种情况,要充分研究各个专业学科的主要特点,并结合学校安排的课时实施教学。在建筑工程计量计价课程教学中,为了突出其知识的重点和难点,需要为学生多讲解一些实例计算,减少一些理论知识学习,特别是公式的引导,需要逐渐减少,要将技能作为教学核心,保证学生的职业能力得以提高。

2、改革教学方法

现如今,学生在学习中都处于被动状态,为了改变这种状态,需要将课程内容分为几个模块,并为学生营造不同的学习情境,在保证学生技能提高基础上,将学生的被动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学习。例如:将实际的工程图纸、工程量清单计价作为依据,将某省份的消耗量定额作为教学载体,针对这些内容,需要在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查阅资料,实现图纸、清单、定额以及任务为一体的教学方式。还可以将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分为不同的教学模块,促进问题的具体化。

3、改革考核方法

在目前教学中,考核方式都是采用闭卷的方式对学生实施考核。其中,总成绩包括平时的作业成绩、点名、课堂表现以及考试成绩等,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这种考核方式不仅会导致学生死记硬背应付考试,还无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所以,在新时期教学改革下,需要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结合实际的建筑工程实施项目和课程标准为学生布置作业,保证学生能够为其做出合理的工程项目施工图预算,并将该成绩纳入到总成绩中,使其占有一定的比例。

4、改革教材

在对教材进行选择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然后根据本省区的定额标准,选择出新时期课程改革教材。还需要根据建筑市场的实际变化,使用最新的造价政策以及最新的地区价格表,同时,将该教材补发给学生。这样不仅能促进教学课程的合理实施,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总而言之,实现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需要将教学中的各个章节分为几个模块,并为学生构建合理的教学情景,保证学生在这种驱动模式下,能够发挥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教学方式的利用和改善,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还满足了各个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猜你喜欢

计价计量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预结算审核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工程造价计价模式和造价控制分析
建筑工程预结算中的定额与清单计价应用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关注日常 计量幸福
计量自动化在线损异常中的应用
计量与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