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路径探讨

2020-02-10李志强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期
关键词:新课标素质教育核心素养

李志强

【摘要】 新课标背景下,教材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纳入了教学目标之一。核心素养要求学生拥有高尚的品德、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而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生涯的重要基础,对其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要进行不断创新,构建有效课堂,重视对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就当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分析,阐述了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容,并探讨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

【关键词】 新课标 小学语文 素质教育 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1-128-020

新教材内容更加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核心素养的培养。小学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对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非常重要。因此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引进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学会使用更多先进的教学手段来丰富课堂,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才能不断提升课堂的有效性,达到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形式比较单一

自国家教育部门倡议素质教育以来,学校和教师都在积极响应相关政策,不断利用新的教学方式和信息技术来进行课堂教学。特别是在小学语文课堂上,也涌现了较多的教学模式。但是,这些教学模式往往只停留在表面上,形式虽然有所改变,但是教师的传统灌输方式仍然没有改变。例如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时,教师只是将黑板板书换成了多媒体展示,而并没有发挥其更多的价值;或者利用视频、图像等辅助工具来营造课堂氛围,教师只是将教案从纸质转移到了多媒体中,学生仍然处于被动学习的位置。之所以会出现如此状况,究其原因还是教师的观念没有完全转变,对新的教学方式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掌握能力有待提升,不能够将教学内容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中去,对自己的定位也没有完全改变。

(二)课堂教学氛围过于沉闷

教师在课堂上讲得过多,方式过于单一,用灌输式的方式强行将知识塞给学生,造成课堂教学氛围过于沉闷。而高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在学习中会产生更多的疑问,教师用统一的方式进行教学,没有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同时对于学生的问题和看法也不能一一解决。久而久之,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也会随之加大,教学工作的开展会更加困难。

(三)对素质教育目标的把握程度不够

素质教育的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目标。尤其是在新课标背景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人文素养和核心素养的培养,要将语文的人文精神传达给学生,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人文内涵。而在实际工作中,部分语文教师还缺乏有效学习和知识更新,对如何将知识教学和素质培养融合起来还存在较多的误区。比如有的教师在课堂上过多讲述人文知识,而忽略了对语文基础技能和知识的教学,导致学生还无法去深入掌握语文知识的内容,不能将知识灵活运用。教师忽视了对学生在内容理解和知识积累上的训练,忽视了对其技巧和能力的传授上,导致语文教学出现了本末倒置的情况。

二、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培养意义

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含了四个方面:对语言的理解和应用,语文思维的发展和构建,情感体验,道德修养。将这四个方面渗透到小学语文课堂中,实际上就是要求教师要不断丰富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不仅要引导学生对课本教材进行深入探索,还要扩宽学生的阅读范围,丰富知识储存,才能使学生看得更远、思考得更加深刻。

培養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不但能够带领学生打开新的语文世界,在语文学习中培养道德品质,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培养对语言的创造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还能够为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

三、培养学生语文培养核心素养的途径

(一)根据教材内容营造情感氛围,培养学生道德素养

目前,更多新的信息技术被用来丰富课堂形式,其中多媒体是利用最广泛的工具。而要发挥其真正价值,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师就要不断研究其功能,比如营造和谐氛围,提供更多教学素材,还可以从中挖掘更多教学资源,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当然要建立充满情感的课堂,就要营造与教材内容相符合的氛围,才能有效地将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这就需要教师本身拥有丰富的情感以及对教材内容有准确的把握度,并能够灵活的运用各种方法来营造教学情景。通过一些新颖的课前引导来将学生的注意力和情感引进课程教学内容中来,从而去感受语文学习的独特魅力。

比如在学习部编版五年级课文《冀中的地道战》时,教师可以寻找一些当年的影像,或者截取有关该战争的影视短片,搜集与文章内容相关的一些图像、视频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背景。可以先让学生观看在战乱中战士英勇斗争的短片,将学生迅速带入到紧张、激烈和危险的战争氛围中,让他们感受到当时情况的紧迫性和危急的场面。正确的引导能够将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激发出来,让学生处于与课文感情相照应的情景中,从而更容易去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情感,深入了解文中词句的意义,了解主人公的精神和品质,使学生能够快速进入到学习中,并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从而培养其优秀的道德素养,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深度挖掘语言的魅力,加强对语言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语文课文中生动准确的语言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内容,只有去深度地挖掘语言中的魅力,感受语言所表达的感情,才能切实地增强语文教学的效果。同时,教师还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不断促进其积极思考,并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充满激情,须以最简单明确的词句来生动的传达出文章作品中的情感和思想,帮助学生在领悟学习内容的过程中体会到作品的思想和情感内涵,从而提升学生对作品内容进一步去探究和学习的欲望。要引导学生从文中的词句中去体味作者所表达的感情,使学生融入到课文的学习中来,并学会灵活地运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情感和观点。

比如学习部编版五年级课文《四季之美》时,教师可以先用生动的语言和欣喜的情感带学生进入到美丽四季的情景中,让学生逐渐回忆起曾经见到的春雨、夏夜、秋叶、冬阳等,帮助他们在脑海中构成一幅完整的、优美的画面。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回想对不同季节的感受,并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师还要对学生的意见和想法进行点评,并适当鼓励,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语言是语文的灵魂,语文教学必须充分利用语言的魅力,提升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力和感悟力,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三)提升教师自身的情感影响,培养学生语文思维

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人格魅力是提升教学效果的关键,而教师的人格影响除了表现在课堂上,还要从平时与学生的相处中来体现。教师只有平时注意加强与学生的交流,给学生真诚的关心和温暖,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人格魅力,学生才更愿意接受教师的教导,才会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

比如在生活中,教师可以积极真诚地关心学生的困难,拓展学生的认知领域,帮助学生确立自己的爱好和目标等,并通过细小的行为和融洽的相处来将自身的魅力传达给学生,帮助其更好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引导其利用语文思维去看待社会和生活,多向学生传达文学思维和涵养。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带着真挚的感情和态度,通过语言、语气、肢体、眼神等方式来表现文章情感内涵,让无声的文字赋予有声的语言,并传递给学生,帮助其思考和体味,帮助其构建适合自己的思维模式,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四)丰富课堂拓展训练的形式和内容,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如何利用有效的课堂时间和课程内容来加强课堂教学效果,需要教师加强课堂拓展的训练,对课文的内容进行引申,比如利用一些演讲活动、情景再现、户外调查等拓展形式来加强对课文内涵的感知,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人生价值观。

比如学习部编版五年级课文《圆明园的毁灭》后,可以组织学生去搜集有关圆明园的图片、资料,了解毁灭前圆明园的宏伟和精巧,这样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的内容。因此丰富的拓展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将课程中的情感带到生活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情感、思维都处于发育的关键时期,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知识的优势,丰富课堂形式,营造课堂氛围,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感知和理解,不断提升自己的情感体验,感受语文所传达出来的人文精神,深入探究语言文字的魅力,感受语文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 参  考  文  献 ]

[1]李方方.小學语文核心素养的构成及培养途径[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8(10).

[2]范朵.小学语文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探索[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9(12):159-159.

[3]王中田.面向素质教育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方法探索[J].考试周刊,2018(35):55-55.

[4]徐敏,赵华.创新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4):26-28.

[5]梁剑东.基于书香校园下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路径的思考[J].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19(4).

[6]钟桂娇.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研究[J].新课程(中),2017(7).

猜你喜欢

新课标素质教育核心素养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对一道新课标高考题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