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 “问题探究式教学”的思考

2020-02-10李兴梅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期
关键词:真人秀笔者探究

李兴梅

【摘要】 目前,“问题探究式教学”,已成为新课改教学的一种基本教学方式。但它并未体现出其应有的价值,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教师提出的“问题”出了问题。如何走出误区,构建卓有成效的课堂,这里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一点浅见和思考。

【关键词】 新课程问题探究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1-010-010

新课程改革的中心环节是要从本质上改变以往的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以教师启发、引趣,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创新的新模式。时下,“问题探究式教学”成为了教学的日常,但这一教学方法在实践中却被曲解、误读,以至严重走样,甚至本末倒置。

一、目前“问题探究式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从“满堂灌”到“满堂问”

“问题探究式教学”以问题为主线,旨在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思考能力。問题是是教学手段,但不是目的。而许多教师在教学上将问题当成了目的,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回答问题”画上了等号,使学生疲于应付问题却失去了真正的思考。这种密集式提问方式,使教师成为课堂表演的主角,逃不了“填鸭式”教学的老套,结果是学生问题意识的丧失。

(二)不从学生实际出发,问题过难或过易

“问题探究式教学”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设计的难度与生活的契合度直接关系到学生在学习中的参与度。课堂提问,不易停留在“已知区”和“未知区”,即不能太易或太难。太易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太难,可能会失去学习的信心。

(三)不是主动探究,而是被动探究

现在的“问题探究式教学”最常见的套路是:教师幻灯出示、提出一系列问题—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派代表交流一教师作一番小结。这样一来,课堂表面看起来是以“问题”为中心,是学生在自主地解决问题,但实际上,这些问题绝大多数是教师课前设计好的,学生是在被动地探究问题,并没有发挥其主动性。

(四)教师的主导作用被弱化

有人认为:“问题探究式教学”教师讲得越少越好,重在学生的自我探究的活动教学。但是,很多教师将其片面化,导致活动泛滥。在这些活动中,教师也欠缺理性的深层次提升和引导,课堂点评泛泛而谈,难以碰撞出师生间思想的火花。

二、对“问题探究式教学”的一点建议和思考

(一)精心设计问题,问题在精不在多

课堂教学提问要讲艺术,不应只追求数量,而更应注重质量,最好能为一节课设计几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例如,笔者在讲《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这一课时,并没有拘泥于教材的体系和模式,而是有机整合了教材的相关内容,进行情景设置和问题探讨。笔者选了同学们比较熟知的“明星真人秀活动”作为探讨的话题,当幻灯打出“奔跑吧,兄弟”、“中餐厅”、“极限挑战”、“追我吧”等明星真人秀活动的图片时,同学们马上兴奋起来,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笔者适时地抛出了问题一“这些明星真人秀活动为什么能流行”,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基本上可以总结出当今文化生活的一些显著特点。笔者又结合台湾艺人高以翔猝死综艺节目,进一步追问,提出了问题二“你是如何看待明星真人秀活动的”,同学们有的表示喜欢,有的表示反感,将同学们的观点进一步引导,大家都看到了文化生活喜忧掺半的现状,并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课堂气氛活跃,效果突出,而且教学内容一石三鸟。

(二)问题要贴近学生生活,难度要适中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假如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贴近学生生活,问题太难或太易,都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即使这个问题设计得再完美,也不能发挥“问题探究式教学”的作用。例如,在讲文化创新的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时,刚开始笔者设计的情景问题是中国传统戏曲为什么台上精彩,台下冷清,你能为中国传统戏曲的振兴献计献策吗?笔者预计这两个问题是能引起讨论与反思的,但是在课堂实施中,却陷入了无人问津的局面。事后反思,学生对传统戏曲所知甚少,要献计献策也着实为难他们。于是,笔者深入学生,了解他们的兴趣和关注点,重新设计了这一内容。课堂上播放了今年热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片段,一下子点燃了同学们的热情,笔者马上问,“大家喜欢这部电影吗,喜欢它的同学说一说理由”。大家立刻争先恐后地发言。接下来,“这部电影的热映给我们文化创新带来什么启示?”这一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因此,在设计问题时,我们一定要力求贴近学生生活,难易适度。

(三)应让学生参与到情境创设中来,主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相比教师或教科书给定的问题,学生自我提出的问题是在学习过程中思考探索的结果,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和个性特点。对于这类问题,学生一般会表现出执著的追求性和强烈的兴趣。因此,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更具有意义。

《多变的价格》课题中,我没有采用传统的“现象罗列—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教学方式,而是独辟蹊径。针对新闻热炒的“猪肉价格大涨”经济现象,组织同学成立探究型小组,研究大涨的原因,大涨造成的影响,以及该如何应对涨价提出自己的建议。同学参与热情很高,在课堂上,陈述自己的分析报告时,有理有据,条理清晰。在提出建议时,还能高屋建瓴,做法实际可行。这种有意识的研究性训练,使学生能将理论和现实有机地结合,最后使学生达到能发现有价值的问题,能进行自主地探究与分析,并提出独到的见解。

当然,“问题探究式教学”还要求有效地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这意味着教师要不断积极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水平,才能赢得学生,赢得课堂新的挑战。

[ 参  考  文  献 ]

[1]何克抗.《关于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与哲学基础——对建构主义的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10期.

[2]维果茨基著,龚浩然等译,《教育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猜你喜欢

真人秀笔者探究
设问引导探究
老师,别走……
谜语真人秀
一场史无前例的乐队真人秀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调查
“真人秀”满足了谁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