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进行生活化教学的思考

2020-02-10林彩芳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对策

林彩芳

【摘要】 小学数学能够为学生们之后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它能够培养学生们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们的长远发展。但是很多小学生们的数学学习效果并不理想,这主要是因为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没有将其与生活进行结合,导致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学生们对于数学的探索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也不高,从而不利于学生们在数学课堂中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进行生活化教学非常重要,在新课导入环节、例题教学环节、对话交流环节、练习环节等融入生活素材,使其变得生动有趣,有效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 生活化教学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1-113-010

引言

数学中的很多知识都与我们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教师们必须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观念,关注学生们的生活,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引入生活素材,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们的数学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主动将数学与生活联系在一起,主动探索知识,从而促进他们的综合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生活化教学的对策,希望能够帮助教师减轻教学压力,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也能使更多学生在课堂中受益,为之后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

一、精心设计生活化的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我们知道,小学生们在课堂学习时,其注意力能否集中,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能否得到激发,就需要教师能够重视课堂的开始阶段,需要教师能够精心构思课堂的导入环节,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欲望,使本节课程能够高效的开展下去。而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导入环节中,教师们必须要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基础,整合课堂内容,符合学情要求,再巧用一些新型的教学方法,从而使本节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学生们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其中,并从中受益。

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章节时,为了提高学生们的课堂参与度,教师们可以开展“角色互换”的导入模式,将教师与学生的课堂身份互换,让学生来对教师进行考察。首先,学生们在课前准备几个直角、锐角和钝角三角形,然后在课堂中展示其中的一个角,让教师去猜这是哪一種三角形,这样就能很好的提高教学氛围,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最后教师再开展本堂课的教学,从而使学生们能够从中获得很多有用的知识。通过这样生活化的课堂导入方式,就能很好的集中学生们的课堂注意力,使整节课高效的开展下去。

二、构建生活化的想象情境,提升教学质量

我们知道,小学生们的想象力和思维创造力还有待提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营造教学情境,增强学生们的的课堂体验感,从而促进学生们的综合发展。而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可以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们的想象力,给予学生们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进行思考与探索,使得学生们的课堂参与力度得以提升。教师进行情境创设时,可以借助故事、图片、视频等,提高数学生活情境创设的有效性,使学生们能够主动进行学习,发挥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和想象力,从而使本节课堂内容高效的开展下去。

如在教学加减法时,教师们便可以将学生们的生活实际与其进行联系,问:“一根铅笔一元钱,买了九根铅笔,还余一元钱,那么原来有多少钱?”这样就能很好的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们的思考,从而答出“原来有10元钱”,然后教师再开始本章内容的讲解,使学生们能够更加清晰的了解本章所讲的内容,有效地提升了他们的数学水平。

三、设计生活化的巩固练习,增强学生们的运用数学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可以将练习环节与生活实际进行结合,使学生们能够将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中,培养他们学以致用的能力。第一,教师们可以鼓励学生去探索生活中所蕴含的数学知识,寻找事物的本质,从而有效地提高他们的思维运转能力。第二,教师们可以引导学生作用所学的数学方法来解决生活中所存在的问题,这不仅会巩固学生们的数学知识,也能够使学生们在运用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

如学生们在学习了面积计算方法之后,教师们便可以要求学生们运用所学的知识来测量草坪的面积,这样就能很好的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们的数学素质。

四、依托教材,实现教学材料的生活化

为了更好地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教师们需要从数学教材为主,在讲解课本内容的同时,寻找生活素材来进行补充,从而丰富了课堂内容,也能够使学生们找到课堂中的趣味,增强学生们的的体验感,从而促进他们的发展。

如在教学完“百分数”的相关知识后,教师们可以以学校环境为背景,向学生们提出应用题目:当在校园道路上栽种树木时,一共需要栽种300棵,成活了270棵,请问所栽树木的成活率是多少?学生们通过计算题目,不仅巩固了本章知识,也能很好地提高他们对校园生活的感悟程度。

结束语

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数学教学应该与生活进行联系,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走进课堂,提升学生们的体验感。而教师们在教学中应找准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的“切合点”, 把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有选择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感悟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从而使他们真正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产生主动学习的动力。让我们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引下,着眼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创造性地处理教材,以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生活化。

[ 参  考  文  献 ]

[1]林秀媚.浅议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J].学周刊,2017(07):65-66.

[2]苗宝申.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26):119-120.

[3]王文路.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5(24):144-145.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利用电子白板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应用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