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2020-02-10蔡必容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期
关键词:美术传统文化

蔡必容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中国民族特色,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无论对国人的文化,还是思想,都有着跨时代的指导意义。因此,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是每个人的责任与义务。在美术活动中,美术作品成为了文化传承的载体,如何通过美术作品蕴含传统文化底蕴,成为了每个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阐述初中美术教学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的意义,旨在培养初中生传统文化精神,传承传统民族文化内涵。

【关键词】 初中美术教学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 G633.9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1-085-010

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是教学重要组成部分,革新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美术学习的学习效率,是初中美术教学的工作重点。初中美术结合传统文化的教学方式,不仅对教学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还能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美术教学要从多角度出发,将传统文化与美术课堂进行有机融合,让学生在作品创作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情感态度。

1.通過教材拓展,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美术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拓展,向学生传授中国传统的文化知识,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有效掌握。例如,教师应加强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对书法、皮影、武术、织绣,以及甲骨文、四大发明等,要有着深刻的研究。在美术教学活动中,紧抓教材内容,合理安排插图,在课堂上不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

例如,通过中国建筑与外国建筑进行充分的比较,欣赏中国建筑在历史长河中散发的璀璨光芒,展示中国建筑在世界上的辉煌成就。从建筑的外形、装饰纹样与色彩等角度出发,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引导学生的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再比如,通过美术课堂,让学生了解各个少数民族建筑,如傣族的竹楼、侗族的鼓楼等,无不体现劳动人们智慧的结晶与深远的意义,就像鼓楼,它是侗族人民团结的象征。通过对建筑的欣赏与理解,让学生体会和谐的美与自然的美,保护生存环境,热爱我们的生活,不仅能陶冶情操,还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2.名画欣赏,融入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

初中生是抽象思维的发展阶段,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相对独立,喜欢提出个人的见解。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革新传统的教学方式,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美术作品是时代的象征,每一幅作品背后都饱含着特殊的时代背景与文化特色,教学中要给学生赏画与品画的机会,在思考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内涵。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信息设备为学生播放《走进名画》的视频资源,让学生感受到老艺术家对生活以及生命的感悟,让学生知道生命的意义,使其珍爱生命。同时,教师还要结合教学内容,适合适宜的引入传统文化,讲述不同画作的历史背景,感受画作中蕴含的艺术魅力。通过赏画过程,不仅提升了学生对艺术作品的赏析能力,还能有效的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同时,在笔飞墨舞的画作中感受着中华民族崇尚艺术的气息。

3.教育学生关注传统文化,培养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

现阶段,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文化的交流呈现了积极的状态,各国的文化对传统文化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比如,“日流”、“韩流”等,有些传统艺术已经走向了衰亡,比如皮影戏、剪纸等。因此,要培养初中生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意识。在初中美术教学时,为了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素养,教师可以将传统文化融合到教学过程中,让传统文化与美术学习完全融合。通过美术教育,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艺术价值,享受传统文化所散发的无限魅力。

4.彰显地域历史文化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美术教学需要充分发挥当地民族风俗、美术资源、文化资源等,组织多样的美术教育活动。教师要通过根据当地的特色,以实际情况作为切入点,最大限度的发挥美术教育的内涵,借助本地的美术形式,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体现出美术教育的重要意义与价值。因此,教师首先要对本地的美术资源入手,以当地的文化特色为基础,将教学重点串联起来,从教学的角度出发,介绍历史风俗习惯的由来。

在介绍本土历史风俗习惯为起点,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渐的延伸,降低课程难度的同时还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感受到美术教学的美,以及艺术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同时,教学形式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初中美术的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创新教学手法,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促进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下去。

5.促进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的有效融合

流行文化与传统文化都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将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进行有效的融合,是发挥流行文化,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将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一起带入初中美术课堂中,让学生享受传统文化美感的同时,也能体验生机勃勃的现代化要素。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的有效融合不仅能改变教学氛围,还能让美术教学更加的贴近生活,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丰富美术课堂。

6.结束语

作为初中美术教师,我们不但要教会学生基础的绘画技巧,还要肩负其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义务。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革新教学模式,充分有效的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之中,让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同时,感受着传统文化的魅力,既能拓展学生的视野,也能在艺术的熏陶下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同时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做出了贡献。

[ 参  考  文  献 ]

[1]刘志俊.初中美术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浸润教育[J].知识窗(教师版),2017(8):78-78.

[2]王天祥.浅谈如何把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美术教学[J].新校园(中旬),2017(12):72-72.

[3]黄宝琼.初中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与禅绕画的融合研究[J].读写算:教师版,2017(19):32-33.

猜你喜欢

美术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美术篇
谁远谁近?
少年力斗传统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清明节的传统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