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合作与分享”模式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上的研究与实践

2020-02-10刘海云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期
关键词:鉴赏课高中美术模式

刘海云

【摘要】 “小组合作与分享”模式指的就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遵从一定的原则将学生分为几个不同的小组,促使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和分享,这能锻炼和提高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如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因此,高中美术教师需要认识到“小组合作与分享”模式的重要性,并将其与鉴赏教学融合起来。

【关键词】 “小组合作与分享”模式 高中美术 鉴赏课

【中图分类号】 G633.9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1-048-010

高中美术教师要想将“小组合作与分享”模式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就需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确定小组人数、自由分组,明确学习任务等;在课堂以及课后教学阶段,教师需要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学生需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和作用,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生各项能力和素养的同步提高。

一、小组合作探究应用的要点分析

首先,教师需要秉承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在高中美术的鉴赏教学中,很多教师仍旧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这无法增加美术课堂的趣味性。但是在“小组合作与分享”模式教学中,既可以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能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明确学生的发展方向,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小组合作与分享”模式实践过程中,首先,教师需要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习目标;其次,教师需要把握好自由度。“小组合作与分享”模式能够给予学生充足的自由,这种自由指的是学生思想方面的自由。

二、“小组合作与分享”模式在高中美术鉴赏中的运用

(一)课前准备阶段

首先,确定小组人数。教师在学期的第一堂课前,会先把本学期的学习内容根据学期课时量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再根据班级人数计算好合理的小组人数。进行确定小组人数时,需要遵从一定的原则,切勿随意分配各小组人数。教师需要秉承组内存异、组间相同的原则。也需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内容。各小组的人数要适中,如果成员过多,那么内向的学生会将自己隐藏起来;如果人员过少,学生无法发挥出自己的真正实力。因此,各小组的人数最好控制在4-5人最佳,特殊情况如学生个人能力非常突出或者班级总人数过多等原因可以适当调整小组人数。

其次,自由分组。教师可以给予学生自由选择分组的权利,这能大大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这就使得有些学生性格较为内向,有的学生性格较为外向;有些学生受到大家的欢迎,而有的学生受到大家的冷落。一些被冷落的学生只能组成小组,但这样无法符合小组合作的相关要求。在刚开始的时候,教师切勿直接干涉,在小组中强塞学生,这不仅无法起到较好的效果,还会增加学生被排挤的概率。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鼓励学生,给予学生更多的帮助,使其能认识到自己的小组并不差,激活学生的竞争意识。

再次,布置学习任务。各个小组中都需要一个组长,教师可以让学生选举出各自的組长。组长通常都是性格较为外向,受到大家欢迎,并具有一定威信的学生。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需要认真观察这些学生,在必要的时候开展集中训练。

最后,小组成员根据初步定下来的课堂展示方案同教师进行有效沟通,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完善教学设计、模拟教学过程,这可以让教师从整体上把控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效果,为接下来的课堂分享作好科学而充足的准备。

(二)课堂教学阶段

在完成小组合作的准备工作后,教师就需要在上课时合理运用小组合作与分享的学习模式。在课堂开始,教师在简短的导语后请出当次课负责分享的小组,由小组推选出来的一个或多个“发言人”承担“小老师”的角色,给其余同学分享自己在课前准备环节里学习到的内容。有些内容是教材或网上能查询到的内容,比如想查找秦始皇兵马俑的相关资料,在百度百科里就能查到;而有些内容则是学生在其他课堂上学到的一些经验,比如在“礼仪与教化”一课的两个课时中,学生分别加入了“找卧底”和“我来描述你来猜”这两个游戏环节,前者以游戏的方式来加深对青铜器的认识和理解,后者则让所有学生以“玩”的方式加深了对教材内容的熟悉度。这种集思广益总结出来的教学经验,突破了美术老师课堂上只讲述和动手作画两个方面的局限,是非常值得提倡的。

而在课堂教学的最后阶段,教师在小组成员进行分享教学后会给小组进行评价,一般采用十分制,根据分享的效果为小组加分,既能对他们的学习效果进行激励,同时还能增加其他小组的竞争意识。

(三)课后总结阶段

在美术鉴赏教学中,课后总结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课后总结阶段也需要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无法顾及到所有的学生,这使得很多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看法和观点无法表达出来,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此时,教师就需要将小组合作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鼓励学生在鉴赏、总结的过程中,发表自己独特的想法和观点,了解他人的想法,实现思维的碰撞,更好地掌握美术知识。例如,在教学“各异的风土人情”这一课时,除了课堂上由小组成员分享的教材相关内容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利用课余时间去搜集不同地区的不同风土人情,并进行总结和归纳,切实锻炼学生的各项能力和素养。

总而言之,“小组合作与分享”模式非常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可以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和素养。因此,高中美术教师需要正确引导负责“小组合作与分享”的小组成员,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帮助学生在鉴赏课中掌握更多的美术知识,实现学生美术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同步提升。

[ 参  考  文  献 ]

[1]张拴学.简析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有效性[J].美与时代(中),2018(03):122-123.

[2]方黎丽.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方法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7(15):153.

猜你喜欢

鉴赏课高中美术模式
新课标下中学音乐鉴赏课的改进与实践
课改新时期高中美术鉴赏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音乐鉴赏课之我见
新课改后的高中美术教学反思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
永续债券探析
民间剪纸在高中美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