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高考下“以学为本”作文讲评创新课例研究

2020-02-10赵革萍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期
关键词:新高考语文素养

赵革萍

【摘要】 时下,新课改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已迫在眉睫,作为一名高中语文老师,不能只停留在简单的说教上,应积极探寻切实有效的方法给学生助力引航,尤其在指导学生跨越作文这“半壁江山”的“征程”中,不能只求把理论讲得“头头是道”,还需创设新高考下“以学为本”的讲评模式,寻求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新高考 语文素养 作文讲评 “以学为本”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1-022-020

备战高考,做卷讲卷是常态,如果老师只是照本宣科,对答案讲答案,就会落入传统教学的窠臼,学生积极探究的潜力就会激发不出来。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人们常说“得作文者得天下”,确实不是夸张。考场上硬着头皮写下的作文,结束后忐忑中等待着老师的“宣判”。

可是每每考后,老师从阅读讲起、接着古诗文、语基语表,依次讲下去,已经用到了两三个课时,轮到讲作文时,成绩都已经出来,结果已见分晓,试题的最终结论已经显得不是那么重要,偏题低分的同学,灰心丧气,无精打采;“侥幸”拿高分的同学,也已经过了兴奋点,失去了听讲的激情。因此,往往是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声嘶力竭,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作文讲评课上得沉闷乏味。事后,老师“怨声载道”,学生“叫苦连天”,却无甚效果。

为了解决存在的问题,笔者在如何提高讲评课的有效性方面做出一些尝试和探索。《2017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動,培养运用祖国语文文字的能力。”

所以,把作文讲评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互评互改,极大地带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素养。

现展示一节高三月考考后的作文讲评课,课例如下:

一、月考作文题目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据报道,王某花两元钱,买了一份标明“48版”字样的报纸,却发现只有44版,便将该报推上法庭,根据《消费者协议保护法》的有关条款,索赔人民币4元。朋友问他:“耗费很多的时间、精力。去打索赔4块钱的官司,值得吗?”他回答说:“值!很值!”

对王某的这种“较真”,你是怎样看的?

请选择好角度写作,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二、老师提问学生思考,确定立意方向

1.认可王某的“较真”态度和做法

做人理当如此。该较真时就绝不,也不容许被别人忽悠。

2.否定王某的“较真”态度和做法

为了区区4元钱的赔偿,就闹到法庭——如此较真,几乎等于无聊。

三、师生依据考纲,拟制评分标准

1.审题时是否有将题目中的“较真”内涵扩大化(偷换概念),如果有,就直接落在34分以下,一般给32分;

2.“就事论事“环节在析材料时有没有例证分析,如果是空洞空泛的,文章思路东拉西扯不断变换评论对象的(中途易辙),没有明朗清晰体现时评思路的,就给40分以下,36分以上;

3.全文只是“就事论事”,视野不开阔未能联系拓展的,给分45分以下,40分以上;

4.那么45分以上,直至50分以上。就是既做到了审题准确,分析到位,又能说理透彻,联例恰当。

此时,让学生参与到拟制评分标准当中来,极大地调动起了他们的积极性,学生有一种“翻身做主人”的满足感,行使定夺“半壁江山”分数的权力,等于让他们二度参与到作文的写作中来,对这类作文的写作章法又有了一定的认识。

四、老师分发考场作文,学生分组再次讨论

老师巡回指导,适时参与学生们的讨论,答疑解惑,5、6分钟过后,老师要求各小组展示一例片段提供给全班研学。

此时的班级又沸腾了起来,甚至有些学生跨过本小组到其他小组去“侦探”,以防展示时与其他小组的思路“撞车”,以下文段投影呈现,较好地反映了学生在考场上出现的问题:

第1组:学术上缺乏这种较真的精神,也是退步的。人类科技之所以达到如今的先进水平,认识到宇宙的原理及其运动规律,在于一辈辈科学家们的较真精神,追求真理,如果爱因斯坦不较真光电效应的实质,而是附依于当时惠更斯的光波动派或牛顿光粒子派,那光的波粒=象形恐怕无法登上诺贝尔奖的舞台上了。较真于我们、于社会、与科学、于万物都是有利的。

讨论:王某之事与科学家所做之事,是一样的“较真”吗?

师生共同明确,议论分析时,把“较真”无限扩大,写成了一篇话题作文,再次谨记,时评类作文是要带着材料走,贴紧说透,不可“遍地开花”)

第2组:王某对出版社较真,执意与出版社对簿公堂,绝不是为了索赔那区区四元这么简单,王某这种较真的做法是给所有的消费者起到了榜样作用的,给所有的企业敲响了警钟,王某传递了这样一个消息:消费者的权益不容侵犯,不要因为事小而不做为,白白容忍商家侵权行为,往往会导致企业忽视细节,令消费者权益在日后受到更大的侵害。越来越多的人抱着“这事儿不值得较真”的心态,对什么事儿都不较真。倘若水电专家谭靖夷对工程数据不较真,又岂会有流溪河水坝历经数十年仍坚如磐石,倘若马云对新兴互联网不较真,又怎能开创阿里巴巴王国?倘若屠呦呦对中医典籍不较真,她又怎能发现青蒿素之功效?总之,于细节处值得较真。

讨论:举例恰当吗?

师生共同明确,用例不对等,把“较真”的外延扩大。

第3组:社会常常宣传要培养消费者的维权意识,然而消费者受到侵害,谁不知道要去维权呢?但往往有谁又会付诸行动呢?长久以往,维权逐渐变成了一种态度而非行动。而造成这种结果的往往是因为消费者嫌麻烦,,就如王某的朋友不认同王某的“较真”行为一样,大多数消费者认为维权只会给自己带来麻烦,维权也无法弥补自己的损失。虽然如此,维权或许无法完全弥补自己的损失,但维权并不单单只是个人的事,是关于所有消费者的事,或许你的维权就避免了无数其他消费者被侵害。而王某正是明白这一点,所以才会在耗费精力与时间打官司后恳切的说:“值得,很值得。”

师生共同明确:“就事论事”,就是论这个理,就是这样“带着镣铐跳舞”。

第4组:其实,如王某般“较真”的人也不在少数,他们常不以金额来定夺企业的错误,而是通过舆论的力量,以象征性的索赔来获得社会的关注,使企业能够因为舆论的压力而进行改变,树立良好的行业风气。某影视明星把滥用他肖像权的整容医院告上法庭索赔1元;琼瑶把于正告上法庭,不为任何钱财,只为维护著作权,只为告诉编剧行业,抄袭是不可取的,无论是明星维权,抑或普通百姓告企业,每次这样的时间总能轰动我们,正是因为他们的“较真”,把无数各行各业中的不好的现象曝光出来,使行业能在舆论的压力中得以真正透明的改革。若无他们的“较真”,或许这些事情就会侥幸存活,这行业的风气就无法得到改善,所以学会“较真”,无疑是一件对社会,对你我都有好处之事。

师生共同明确:此段能就事举例,适当迁移,外延相当

几组片段展示之后,学生辨别出了对与错,明白了写作时评类作文,应该是“就事论事,适当拓展”,不可随意扩大、自由发挥。

五、老师把控时间,投影展示一学生考场作文的议论说理部分

《勿以权小而不为维》

首先,一份报纸从编辑到出版经过了多次审核,想必少版的情况各部门都是心照不宣,更多地只是对消费者的不走心。不只是该报,还有整个报业、传媒行业,甚至社会各行各业尽是如此,否则就不会有什么“三鹿门”“中国大妈日本抢购门”。

再者,王某行为虽小,却犹如一只大锤,为生产者、为消费者敲响了警钟。类似于“最终解释权归本公司所有”,因淘宝的差评而收到侮辱谩骂的短信在社会每每发生,消费者渐渐地走入了一个“小事化了”的怪圈,以致于生产者对生产、售后越来越不在心,越来越肆无忌惮,消费者渐渐失语。但庆幸的是,向王某这种知为小权而维的人也不少,这种警醒意义大于当事人获得利益,官司该打,该毫不犹豫地打。

无独有偶,许先生因购买某名牌手机无纸质使用说明书经多次协商无果后将该手机专卖店告上法庭,索赔1元;老王退休后被昆山某医院返聘后发现公司网頁上公告老王因涉及多起医疗事故被辞退,故而将一纸诉状地上法庭索赔一元并消除公众影响;王思聪因演员朱圣炜在受访时自称其女朋友,侵害了其名誉权,将朱诉至法院索赔一元并当众澄清。各种一元官司层出不穷更多地反映了老百姓的维权意识,是这种失语态势下的必要产物,但也更意味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开始敢于开口,

(此片段展示是老师有意为之,这篇考场作文围绕“该不该为1元钱维权”展开的有理有据的分析恰到好处,既能“就事论事,又能适当拓展”)

投影过后,老师遮盖已给出的分数,请小组代表给出他们的评议和分数,这时的课堂已经达到了高潮,“45分!”,“48分!”,“53分!!”……,课堂就像拍卖会上竞标时那样,掀起一层层“小波浪”。

对于此时因“碰撞”显得有些“喧嚣”的课堂,老师并不没有马上干预制止。因为,笔者明白,正是这样的“碰撞”,让沉闷的作文讲评课“活”了起来;正是这样的“碰撞”,让学生明白了作文要“给分有理”,正是这样的“碰撞”,让学生明确了作文要“评分有据”;也正是这样的“碰撞”,能够显示出新课标下“以学为本”的宗旨。老师把控有度,在“碰撞”中“擦出火花”,提升了作文的辨识能力,收到的是与传统刻板不一样的教学效果。

短短的40分钟,在质疑答疑中,接近尾声,当老师把53分的结果报给学生时,他们再次明确到了时评类材料作文的写作章法,针对新闻事件“贴紧说透”,在相同的领域找寻素材去辨析说理,不可无限扩展,否则,就会成为一篇偏跑作文。

铃声响起,老师要求课下再度修改作文,并做好自评和同学互评。

六、讲评课后教学反思

传统作文评讲课一般情况下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同时主要讲存在的问题,学生心理上很容易进入抑制状态,情绪容易趋向低沉,时代的发展,课改的要求,使得老师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树立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让学生参与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教师不能再做一名高高在上的指挥者,创新作文讲评课是师生教学双方的一个“反馈——矫正”的过程。既要“讲”,也要“评”。“讲”——既要讲考场作文的原则,又要讲思路和策略。“评”——既要评“不足”、评“误解”;又要评“好”的,教师可以让本次作文优秀者介绍写作过程和经验,让写的不理想的学生谈写作时的心理疑惑和困难之处,也可以有教师提供例文,展开集体讨论,这是教师作为组织者和主导者事先能够预设的,强调“对文不对人”,打消学生的顾虑,要评出信心,以利于学生继续学习。

[ 参  考  文  献 ]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

[2]赵荣峰,把试卷讲评的权利交给学生[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14).

猜你喜欢

新高考语文素养
如何打造新高考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为小语课堂“瘦身”,为学生语文素养增“肥”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新高考来了,家长该做些什么?
高中思想政治主观题解题技巧指导
浙江新高考化学《有机推断与合成综合题》的特点分析与复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