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团队精神培养视角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分析

2020-02-07高阳杨晓玲江倩

新一代 2020年2期
关键词:团队精神教育模式创新创业

高阳 杨晓玲 江倩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对于大学教育十分重视,在大学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对于大学生的发展有重要作用,能够有效提升社会效益和学生综合水平。在如今,合作是主旋律,在创业创新教育中团队是十分关键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更要以团队精神为出发点,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团队精神;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在步入新时期以来,创新就是被提及最多的名词,而且我们已经认识到创新对于时代发展的重要性,社会上需要更多具备创新精神的人才来为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因此对于大学教育来说,通过创新创业教育能够让大学生综合水平得到全面提高,使他们具备良好的创新精神,而且创新创业教育能够促进大学阶段教育全面发展,这也是有利于大学教育开展的重要因素。俗话说团结就是力量,一个人能力再大,但总会有局限,而团队所带来的精神能够帮助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全面开展,在团队精神视角下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除了能够让大学生具备良好的创新素养,培养他们的综合水平,还能够让大学生适应新时期社会对于人才的实际需求,进而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发展空间,由此可以看出团队精神视角下大学生说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一、大学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内容

(一)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

由于传统教育观念束缚,导致社会上在理解创新创业教育时存在错误导向,而且大学校园中创新创业教育结构并不完善,没有将其中的激情充分释放。在大学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新方式,使大学生具备良好的创新创业意识,让他们具备良好的创新精神,进而让他们能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具备良好的创造力。

(二)创新创业知识与能力的提升

大学生要想具备创新创业意识,首先就要有扎实的功底,具备良好的专业水平,能够掌握创新创业技巧,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更好发展。大学所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应该更多集中于高新产业,通过掌握重要技术能够全面提升创新创业效率,并且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拔得头筹,取得更多竞争优势。还要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应变力和市场观察力,要随时掌握市场经济动态,能够分析出市场运行规律,不可盲目创业、盲目创新,只有万事俱备才能提高创新创业成功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这样能够帮助大学生在创新创业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走得更稳。

(三)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开展

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包含内容十分广泛:学校可以向学生开放实验室,让学生能够自主进行实验操作;可以组织人员到基地进行参观学习;学校与企业通过合作,为学生营造教育基地;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培训,向学生传授创新创业知识以及相关技能,并且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让学生能够养成动手动脑的好习惯;通过实践积累经验,使大学生具备良好的创新创业水平。

二、团队精神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重要作用

(一)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开展注入了新动力

目前,我国大学生在价值观上出现错误观念,在人际沟通和团队精神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上不太重视,造成很多学生不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而且团队意识比较淡薄,进而导致他们创新创业时存在重重阻碍。据相关调查显示,大学生在毕业后创业的案例比比皆是,但是很少有人能够维持创业超过三年,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究其原因就是大学生并不具备良好的合作意识以及团队精神,也反映出目前大学在创新创业教育上还稍显不足。因此为创新创业教育营造良好的团队氛围,使大学生具备合作意识,能够让创新创业顺利开展,并且维护社会稳定,使国民经济得到健康发展。

(二)在创新创业文化建设中起到了推进作用

全面落实好大学创新创业文化建设,其目的就是希望大学生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健康成长,让大学生具备良好的创新创业潜能,释放他们的创新创业激情,为我国大学实现文化育人提供更多帮助。在大学中创新创业文化和团队精神具有很多相同属性,借助团队精神能够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树立共同理想信念,将创新创业目标真正作为实际行动指南,为自身发展以及社会建设提供更多活力。

三、团队精神视域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思路

(一)转变教学理念,增强创新创业教育效果

大学要在人才培养计划中全面引入创新创业课程,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培养方式,要重视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引入团队精神培养方案,对现有的教育理念进行革新,创新教学方式。与我国实际国情相结合,在教学中可以借用实际案例,这样能够让大学生对团队精神有更好理解,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分析力和判断力,能够应对创业创新中出现的各种难题,并且具备创新思维。而且要在日常教學中加入创新创业品质意识、核心能力等概念,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让大学生通过小组形式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中,通过这些项目能够让大学生获得更多体验。与传统教学方式不同,这种全新的培养模式是让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激发大学生学习积极性,良好活动让彼此能够对团队精神有更深的理解,进而形成互帮互助式的教育模式。大学生在接受创新创业教育时还要具备良好的领导力,进而对团队成员产生积极影响,让团队成员能够实现目标一致,为团队做出更大奉献,借助创新创业学习使大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精神,并且重视团队合作。

(二)围绕创新创业教育共同目标,培育大学生的团队精神

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要尊重不同学生间的差异,要与实际相结合,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层教育,要让大学生具备良好的创新创业意识,并以此为目标,使他们能够顺应社会发展需求,改变过去传统的观念,释放创业创新热情。要对那些有创业创新条件的学生进行重点扶持,这些学生除了具备良好的技能外,还具备好项目,通过市场、资金、政策等扶持能够让他们实现梦想。对于团队精神培育来说,业要实现不同层次的培养方式,首先就是全体式,要通过公开课使学生懂得团队意识,让他们指导什么是团队合作对于个人发展以及成功的重要性。其次,为英才式,对那些有创业创新愿景的大学生来说,通过设立模拟情景、开设实践课,使学生能够感受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团队精神所提供的强大动力。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实效

在理论层面,学校要做好理论教学,并以此为基础对现有的理论体系进行完善,让创新创业教育能够引入团队理论,让大学生改变传统就业观念,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以创新团队理论为基础,在建立团队时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由于个体能力存在不足,所以通过建立团队能够有效弥补缺陷,使成功率得到提升;第二,为了让志同道合或者有共同追求的人实现良好互动,为同一目标而努力奋斗,通过创新创业团队新理论不但能够顺应时代发展,还能让大学生满足求知以及心理需求,使创新创业教育更有实效性和针对性,

在实践层面,要突出创业创新教育特点,让团队精神始终与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实践能够让学生具备更广阔的视野,并且对理论知识有更好的理解,能够使同学从感性认识逐步过渡到理性认识,并且对实践活动提供更好指导。大学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场所,要以身作则,通过内容丰富的活动使创新创业教育更加顺利的开展。

(四)共享共建,将团队精神培育融于多种教育形式之中

在思想政治课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养成团队精神,要发挥思政教育的渠道作用,对教育方式教育模式进行创新,通过分组讨论、模拟情景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对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和基本内涵有所了解。不仅如此,学校还要发挥优良风气,进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团队精神能够使大学生有更为健康的心理,可以使大学生具备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进而为社会发展、国家建设作出贡献。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以团队精神培养为基础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对于大学生今后的发展和成长非常重要。本文分析了大学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内容、团队精神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最后提出了如何有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总而言之,让大学生具备团队精神是创新创业中重要一环,能够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修养,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够让大学生对团队有更为深入的理解,不仅能够给学生带来帮助,还能够为我们社会不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曹剑辉,周合兵,罗一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 (8):207-210.

[2]袁莹.大学生创新創业教育视角下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模式改革研究---以展示设计专业为例[J].大观,2016(11).

[3]吴宝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究---以团队精神培养为视角[J].青年时代,2017(9).

[4]王傅,刘惠苑,胡辉华.知识管理视角下的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以社会工作专业为例[D].社会福利:理论版2017(5)-41-46.

作者简介:高阳(1992-),男,籍贯:甘肃陇南人,民族:汉,职称(助教)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第二作者:杨晓玲

第三作者:江倩

猜你喜欢

团队精神教育模式创新创业
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的团队精神培养研究
编者的话
论企业如何建造团队精神
基于MOOC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浅论古代斯巴达的教育模式
西部高校信息学科的成人高等教育模式研究
中职音乐欣赏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浅析大学生团队精神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