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生命奉献给梦想开始的地方

2020-02-05张旭许幼飞

当代党员 2020年1期
关键词:九龙坡区审判法官

张旭 许幼飞

“爸爸,我通过了考察,和你一样,成了一名共产党员。”

2018年11月20日,在西南大学读研的黄秋彤通过微信将喜讯第一时间告诉了父亲。

还未等到父亲的回复,黄秋彤便接到了母亲的电话:“你爸爸在开庭时突然晕倒了,正在送往医院抢救。”

从学校赶往医院,直到亲眼看见父亲静静地躺在抢救室里的那一刻,黄秋彤才明白,自己最亲爱的父亲——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审判员黄学忠,已经走了。

“爸爸去世前,正在开庭审理一起案件,倒下的那一刻,他将庭审案卷紧紧护在胸前,久久不愿松开。”黄秋彤红了眼眶,“他将生命最后的温度和热血,奉献给了审判台,奉献给了他深爱的神圣职业。”

逝者已去,精神永恒。

2019年11月20日,中共重庆市委追授黄学忠同志为“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

“人生短暂,能干好一两件事就好。成就自己想要的人生,就行。”

——摘自黄学忠的日记

1988年,黄学忠进入九龙坡区人民法院工作。

彼时,他只是一名书记员,工作和审判业务基本不搭边。

虽然不是法律科班出身,也没有上过大学,但黄学忠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当法官。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黄学忠一有空就看书。

“老黄买的书太多了,我们家专门腾了一间房给他作书房都不够放。”谈起丈夫的好学,妻子刘艳深有感触。

由于热爱法学,黄学忠先后获得大专和本科文凭,并在2010年取得贵州大学法律硕士学位。

“爸爸考研考了3年,每次都卡在英语上,为此他随身携带单词本,一有时间就拿出来翻阅。”黄秋彤回忆道,“有一个复杂的单词,他足足写了43次!”

除了持之以恒地学习,在调入民事审判庭后,黄学忠还在实务中积累了大量经验。

2004年,黄学忠调任白市驿法庭庭长。

白市驿位于九龙坡区西部,是典型的城乡接合部,社会矛盾较多,但困难没有挡住黄学忠的脚步。

群众居住分散,为了案件跑一趟要花费半天的时间——他在路途较远的3个乡镇司法所设立巡回立案点、审理点,实行巡回立案、就地审理,让群众少跑路。

群众对法院审判工作不了解,认为审理程序时间长——他要求提高审判效率,“法官们工作节奏紧一点,解决群众矛盾的速度就快一点”。

在众人努力下,白市驿法庭立、审环节衔接更加顺畅,立案更加便民,审案更加高效,获得了最高人民法院授予的“中国十佳人民法庭评选金天平奖”和“全国优秀人民法庭”荣誉称号,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记白市驿法庭集体二等功一次。

就这样,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精湛的业务水平,2017年,黄学忠被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评为“全市审判业务专家”。

“要在维护公正的前提下依靠法治精神来保护受害者,死抠法律条文的是机器人,法官也需要同情心。”

——摘自黄学忠的日记

2008年11月24日,石桥铺渝州新城。

“唰——”一根带金属叉头的叉棍从天而降。

伴随着众人的惊呼,叉头无情地刺穿了正在附近摆摊的袁某的头顶。

由于无法确定肇事者,无奈之下,袁某将该楼最有可能掉落叉棍的两个单元49户61名业主告上法庭,要求共同赔偿各类损失40余万元。

这就是震惊全国的“天降叉棍案”。

此案发生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尚未出台,如何适用法律规则,维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彰显公平正义,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面对如此大的压力,时任民事审判第一庭庭长的黄学忠主动请缨,担任该案的审判长。

“这个案子被告人数众多,绝大多数被告并非直接责任人,对成为被告存在很大的抵触情绪。”担任该案书记员的邓晓光清楚地记得,许多邮寄出去的起诉状副本、应诉通知书等都被拒绝签收或退回。

面对被告的抵触情绪,黄学忠没有气馁,他带领团队利用下班时间挨家挨户走访,认真听取意见,并提醒被告在法定期限内向法院提交证据,保护自身权益。

高层坠落叉棍伤人难以确定谁是具体侵权人,开庭后如何审判成为摆在黄学忠面前的另一道难题。

“61名被告情绪都很激动,此案如果处理不得当,很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

“但案件至今没有找到肇事者,从保护受害者的角度,我认为应当由全体业主承担责任。”

在分析案情时,法院内部意见不一。

“我们的判决至关重要,这可能对社会形成一种行为指引。”查阅资料、梳理案情,审理案件期间,身材瘦削的黄学忠常伏案工作至深夜。

最终,黄学忠提出适用补偿责任的原则,即可能对原告造成伤害的住户都应该承担补偿的责任。

在该案49户中,除1户因房屋未装修无人使用而不承担责任外,一审判决其他48户每家分别补偿原告4328元。

判決后,黄学忠又积极做好判后答疑工作。

“我们当初是不服判的!”一名被告坦言,“黄法官在判决之后多次给我解释,设身处地去想,我最后认可法律,认可判决。”

“办了这么多年案,来来回回还是发现审判台最适合我,这是梦想开始的地方,也是信仰绽放的舞台。”

——摘自黄学忠的日记

2010年,黄学忠出任九龙坡区金凤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政法书记。4年后,他又回到了九龙坡区人民法院,担任一名普通法官。

从副处级领导干部变为普通法官,人们不免猜测:“是不是老黄犯错了?”

其实,答案就藏在黄学忠的日记里。

“因干部调整,我含泪离开了我所热爱的九龙坡区法院和我曾经立志奉献一生的法官职业……每当我路过九龙坡区人民法院大门的时候,我都要不由自主地深情凝望我曾经的人生理想与精神家园所在。”

“我想做回法官,将我累积20多年的知识与经验贡献给司法事业!哪怕就是做一个普通法官,都会让我欣慰不已!”

2014年11月,黄学忠如愿调回九龙坡区人民法院工作。

“回归。”他在微信朋友圈晒出一张任命书照片,配文如此写道。

此后,黄学忠再次走上审判一线,主动承担起重大案件的审理,并且毫无保留地向年轻法官传授审判经验。他对法官职业的热爱并未因年龄的增长而减退,反而因经历的丰富而越发深厚。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正在大展拳脚的黄学忠却倒在了自己挚爱的审判台上。

“在开庭前一夜,爸爸本来已经睡下,但因为头痛起身去客厅喝水。当时妈妈让他去医院看看,爸爸害怕耽搁第二天的开庭,说等庭审完再去。”黄秋彤回忆。

这一等却没了归期。

打开黄学忠生前用过的办公电脑,2018年书写的177份判决书还整齐地排列在文件夹里。未办结的89件案子早已被同事们接手,“黄老师未竟的事业由我们来完成,我们将沿着他的道路继续前进,为信仰而奋斗终生”。

“秋,是指家女生于秋日;彤,比喻红色朝阳,充满希望;小女秋彤是秋日里诞生的希望,我们共同的希望。”

——摘自黄学忠的日记

黄学忠很少应酬,工作后便回家陪伴家人。

“我们俩有空都要多陪陪你妈妈。”他常对黄秋彤说。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他就是我的一切,他离开后,我总感觉他就在我身边,但就是抓不住他。”在一次追思会后,刘艳泣不成声。

刘艳曾是大渡口区粮油食品公司一名职工,下岗后一直到处打零工。

黄学忠从未托关系给妻子谋一份工作,即便在担任领导职务期间,也没有为此“开绿灯”。

虽然收入不甚理想,但刘艳并没有埋怨黄学忠。

“我们都是热爱生活的人,只要有空就会一起散步、旅游。”刘艳回忆道。

两人的相处模式,是身边亲戚朋友交相称赞的榜样。

除了陪伴和恩爱,让黄秋彤印象最深的,是父亲十分尊重她的个人选择。

“在考大学时,爸爸曾希望我跟随他的脚步学习法律,但我更喜欢新闻传播。”黄秋彤回忆道,“他没有坚持,而是尊重我的选择。”

在黄秋彤考研准备换专业时,父亲还告诉她,认定一份事业,就要堅持把它做好。

这一次,黄秋彤听从了父亲的建议。

如今,父亲已经离开一年了,“从接受爸爸离开,到承担起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务,这一年我感觉自己成长了很多”。

“家里书房还保持着父亲在时的样子。”黄秋彤说,即便知道父亲不能回来,但父亲对事业和家庭的热爱,会一直激励着她不断前行,“作为父亲的希望,我一定会像他一样,做一个纯粹、干净、执着的人”。

猜你喜欢

九龙坡区审判法官
前进中的重庆市九龙坡区中医院
重庆市九龙坡区西彭镇 产业融合促进发展 乡村振兴绘就蓝图
做“德法兼修”的好法官
“防艾先锋”王志勇——访重庆市九龙坡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王志勇医生
七十年前那场文明的审判
当法官当不忘初心
消失中的审判
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