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音乐文化与学前教育专业融合发展研究

2020-02-04菅丽曼

艺术评鉴 2020年24期
关键词:音乐专业评价

菅丽曼

摘要:地方音乐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种类还被列入了市级、省级和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对于学前教育专业来说,多数毕业生今后都要从事幼儿教育相关的工作,让他们在校内学习期间便对地方音乐文化有全面的了解,不仅可以丰富当下的音乐教学资源,还可以通过他们将幼儿培养为准传承人,可谓一举多得。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地方音乐文化在学前教育专业中传承和发展的必要性,就具体的传承发展路径进行了思考和总结。

关键词:地方音乐文化  学前教育专业  传承和发展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24-0131-04

一、地方音乐文化在学前教育专业中传承和发展的必要性

(一)地方音乐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需要

地方音乐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历史悠久,类型丰富,集中代表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品格和审美追求。但是近年来,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其以往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所以在传承方面遇到了危机,并突出表现为喜欢、了解这些艺术的人越来越少,很多老艺人年事已高,年轻人因为难以获得理想的经济收益大都从事了其它行业,导致很多地方音乐文化已经濒临灭绝的边缘。没有了“人”这个核心要素,活态传承也就成为了空谈。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普遍具有相应的音乐知识和技能,而且是连接地方音乐文化和幼儿之间的重要桥梁,推动地方音乐文化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传承和发展,可以在短时间内培养出一批了解和掌握地方音乐文化的人才,从根本上缓解人才匮乏的问题。

(二)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的需要

虽然学前教育专业有悠久的历史,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但是与此同时,时代和社会也是飞速发展的,专业建设必须与时代同步发展,才能保证培养出来的人才学有所长和学以致用。将地方音乐文化引入到教学中,可以使现有的教学资源得到有效的丰富,并带动教学理念、模式、方法、评价等多个教学环节的革新,从本质上提升教学质量,带动专业发展。学生多掌握一门知识和特长,也有利于他们的就业和个人发展,便于今后在工作中向幼儿普及地方音乐文化,实现良性循环。通过上述两点可以看出,将两者结合,其价值和意义是独特的、不可替代的,更是一种双赢。

(三)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和发展的需要

虽然学前教育专业是一个有着明确就业指向的专业,但是从近年来的实际情况来看,其就业情况并不乐观。除了客观因素外,学生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欠缺,也是一个重要原因。通过地方音乐文化的引入,可以让学生多掌握一门知识和技能,而是在今后工作中必需的、大有可为的知识和技能,这对于他们的就业和个人发展来说无疑是一个加分项。

二、地方音乐文化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传承和发展

(一)明确教学目标

将地方音乐文化引入到学前教育专业中,并不是应景之作,而是有着长远价值和意义的。要想使这些价值和意义得到最大化的发挥,就必须先明确教学目标,即通过这样的活动,要达到怎样的效果,可以使学生获得哪些方面的提升等。结合实际来看,将地方音乐文化引入到学前教育专业中,乃是一个双赢的结果,既可以培养了解和喜欢地方音乐文化的人才,解决人才困境,也可以使专业教学的多个环节得到有针对性的丰富和完善。所以教学目标可以初步定义为,培养对地方音乐文化的起源、发展、艺术特点、艺术形式等有着较为全面的了解,并熟练掌握相应技能的人才。以此为基础,还应该善于组织和开展相关活动。在明确了这个培养目标后,多个教学环节也要随之进行革新。比如在教学内容方面,可以根据实际开设地方音乐文化主题课程;在师资建设方面,可以将一些民间艺人请进校园,也可以委派教师前往发源地进行专项学习;在艺术实践方面,可以多举办一些民歌演唱、民间器乐演奏等活动。在理论研究方面,可以鼓励教师申报各类与地方音乐文化有关的课题,为其传承和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所以目标的明确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先树立起正确的目标,才能保证后续活动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反之,如果没有目标作为指引,整个活动的开展也就没有了系统性可言,价值和意义也会大打折扣。

(二)革新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只有方法与内容的契合,才能使教学效果得到充分保证”。在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钢琴课程教学中,其教学方法都基本上照搬了专业院校,通常是教师先进行讲解和示范,然后进行练习。这种“讲述+示范”法从整体上来说是弊大于利的,学生作为接受方,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的灌输,而不管这些内容是不是适合学生,学生是否有自身的学习意愿。所以要将地方音乐文化的引入作为教学方法改革的契机,让学生以科学化、多样化的方式学得地方音乐文化知识和技能。如任务教学法。这是一种在欧美获得普遍认可的教学方法,即教师先不进行知识和技能的讲解,而是将教学内容分解为一个个学习任务,让学生自主或以合作的方式完成,教师仅在必要的时候予以帮助。这種内容和方式上的开放性,可以给学生极大的施展空间,整个过程中也是充满兴趣和主动性的。又如田野采风法。民间是地方音乐文化的发源地,教师可以划分几个专题,带领学生开展田野采风,对老艺人进行采访,观看民间音乐演出等,可以让学生亲身实地的感受地方音乐特有的价值和魅力。又如对话式教学法,与传统教师的一言堂不同,对话式教学法强调给学生以充分的表达机会,学生可以放心大胆的说出有关学习的任何感受和想法,而教师则会给予针对性指导。这可以让学生获得一种被关注感,继而对后续学习充满信心。可见,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科学,对教学成果有着决定性影响,应该以地方音乐文化引入为契机,进行全面的革新,保证这项工作融合的可持续发展。

(三)完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和结果的思考与研判,对今后教学活动的开展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在将地方音乐文化引入到学前教育专业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制定严格的学分要求,学生修满学分后才能结业;另一方面,要对以往以教师为评价主体,采用量化制评价的方式进行改革。因为仅仅是教师一人评价和一个简单的分数,难以真实、客观、公正展示出学生学习的情况,所以必须要采用更加灵活、高效的方法。首先,在评价方式上,可以给学生以更多自我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而不是以往的做试卷或写论文。比如可以演唱和演奏地方民歌、民间器乐,对某一种地方音乐文化进行田野采风等,这些都可以作为学习成果,都应该得到教师的充分重视。其意义在于可以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实践中,而不是仅局限于课堂。另一方面,也可以对一些新的、科学的评价方法进行借鉴。如在国外受到普遍认可的档案袋评价法。可以由师生共同制作一个档案袋,由师生双方共同填写,定期记录学生的学习成果。学生既可以将其作为重要的参考和复习资料,还可以将其逐步积累和完善,形成新的成果。而且档案袋的情况,也能成为学生最终评价的重要参照。最后,在评价主体方面,考虑到教师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难以对几十人做出及时和公正的评价,还需要将更多评价主体引入到教学中来。“比如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互相评价,邀请民间艺人评价等,这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自然意味着评价结果的多元化,可以使评价特有的价值和意义得到充分发挥”。

(四)采用全新模式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教育条件也较之以往有了明显的提升,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各种新型教学模式的出现和运用。如近年来普遍采用的“互联网+”模式,便是依托于互联网和接收设备而出现的全新教学模式,彻底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真正实现了随时随地的教学,对此应该得到教师的充分重视。对于地方音乐文化的学习,也完全可以通过互联网和新媒体开展。比如可以联合区域内的几所高校,联合开发专门的公众号、APP等,使之作为网络教学的大本营。内容包含地方音乐文化的最新资讯、项目介绍、音视频资料等,并提供搜索功能,学生可以及时查询到相应的信息。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开发专门的教学系统,将预习、讲课、复习等多个学习阶段都在手机上进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任何疑问,也可以及时与教师沟通和交流。而且不仅局限于教学,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借助新媒体这个平台,对学习成果进行展示。比如可以将一些学习场景、音乐表演等,制作成各类小视频在热门网站上进行播放。对田野采风过程进行直播等,这也从客观上起到了积极的推广和宣传作用,既让学生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也为地方音乐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五)开展专项研究

地方音乐文化与学前教育专业融合的过程中,教学仅仅是具体的表现形式,而非全部。要想保证这种融合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以专项研究作为保障。具体来说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教学专项研究。考虑到一所学校主客观条件方面的情况,可以联合区域内的多家高校,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然后制定出合理的实施方式。特别是在缺少教材的情况下,可以由多所学校联合开发教材,并将其作为精品课程来打造,在省内乃至全国积极推广。其次是科研专项研究。地方院校是一个地区科研智库,并在人才方面独具优势。要系统开展对地方音乐文化的专项研究,积极鼓励各类课题的申报,学校则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予以全面的支持。如果形成了相应的理论成果,就要及时将其应用于实践中,以充分发挥出高校支持地方文化发展的职责。再次是实践专项研究。地方音乐文化要想摆脱以往酒香巷子深的状况,就必须要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对此可以让学前教育专业师生与民间艺人合作,打造一些新的曲目、剧目等,并在互联网积极宣传和推广,让民众不再认为地方音乐文化是古老的,遥不可及的,而是可观可感,近在眼前的。最后是合作专项研究。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多数要成为幼儿教师。针对这一特点,可以与当地的幼儿园合作,如开发地方音乐文化主题课程、地方音乐文化的游戏创编等,必要时还可以与幼儿园签订相关的用人协议,既可以为幼儿园提供专项人才支持,也能让学生的就业得到充分保障。此外,地方文化部门及院团也可为相关优秀人才解决就业问题,推进高校应用技术性人才培养机制的发展。

(六)提升师资水平

虽然学前教育专业多数教师都有着较高的学历,但是他们与学生一样,并未系统学习过地方音乐文化。所以需要先对教师进行专项培训,在短时间内提升他们对地方音乐文化的认识和能力。首先,在认识方面,教师要认识到,地方音乐文化与学前教育的融合是一个双赢结果,既可以使教学质量得到提升,也可以推动文化发展,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做好这项工作。在能力方面,要求教师对地方音乐文化有全面的了解,并掌握多种演奏或演唱技能。针对当下教师在能力方面的欠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渠道来实现。首先是开展专题培训。学校可以与地方文化部门展开合作,对教师进行集体培训,并对培训结果提出要求。同时也可以邀请一些民间艺人来到幼儿园讲座,鼓励他们与教师结对子,建立起长期联系。其次是鼓励教師自学。教师要深刻认识到地方音乐文化与学前教育专业融合的必要性,主动进行自学,包含学习理论知识、奏唱技能、申报课题、撰写论文等,不仅可以有效提升自身的地方音乐文化素质,而且可以在学生面前起到良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中国空前的非遗保护运动的开展,其影响力几乎波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特别是针对优秀的传统文化,更是制定出了一系列保护和传承策略。在整个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最核心的要素莫过于“人”,只有以数量可观的,了解和喜欢传统文化的人才为基础,才能实现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地方音乐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近年来也面临着严重的人才危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不仅有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还是一座桥梁,可以沟通地方音乐文化与幼儿之间的联系,正是最佳的培养人选。本文也正是基于此目的,就必要性和具体的方式路径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起到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为学前教育的发展和地方音乐文化的传承开辟出一条新路。

参考文献:

[1]乔海燕.高职院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有效路径研究[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5(02):10.

[2]马知遥.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性保护的方法论与道路探究[J].民族艺术研究,2019(06):40.

[3]胡乾坤.地方高校设立音乐“非遗”专业的政策与措施研究[J].当代音乐,2017(10):28.

[4]苏胜林.非遗语境下民族地区高校舞蹈教育艺术实践现状探析[J].当代音乐,2017(24):84.

猜你喜欢

音乐专业评价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部分专业介绍
专业修脚店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音乐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