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生开展体育田径训练出现损伤的处理措施与预防方法

2020-01-28任恪

锦绣·下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预防方法田径训练损伤

任恪

摘要:田径训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学生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学生要具备一定的爆发力和柔韧性,所以日常训练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定的运动损伤为了保证学生在训练中的健康和安全,就要采取合理的预防方法降低运动損伤发生率,同时更要学会要在运动损伤产生时采取合理的处理措施,避免对学生产生更大伤害。本文从阐述高职院校田径训练现状入手,分析现阶段高职院校中田径训练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和常见的运动损伤类型,进而提出了高职院校学生开展体育田径训练运动损伤预防方法和处理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田径训练;损伤;处理措施;预防方法

引言:田径训练是高职院校体育训练中具备较高影响力的运动,主要是通过训练提高学生在田径项目中的竞争力。同时田径也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竞技类项目,所以在高职院校学生开展体育田径训练的过程中,出现运动损伤是不饿避免的,因此采取合理的预防方法和处理措施十分重要,学校要在日常教学实践中重视学生的健康和安全,提高教师和学校医务工作人员处理运动损伤的能力,给学生提供更有保障的训练教环境。

一、高职院校田径训练现状

田径可以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新陈代谢、提运动技能,可以有效改善身体的健康状况。作为基础性项目在高职院校体育训练中是最具影响力的训练项目之一,现阶段还是缺乏专业性强的优秀田径运动员,因此要重视田径人才的培养,增加符合国际要求的优秀运动员。现阶段要提高我国高职院校田径训的重视程度,增加认知度,提高田径项目的宣传,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前高职院校在田径训练中采取的训练方式主要是单项技术训练和学习,训练重点集中在培养学生的技术性,一定程度的忽视的训练中健身的需求,特别是重视应用竞技类田径项目的培养,训练强度较大,教学模式较为单一;田径训练要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是通过蛮力进行训练,所以训练过程中更加要重视训练的安全性,有效预防运动损伤。日常的田径训练过程中,运动损伤的产生情况时有发生,产生运动损伤对学生会造成一定的伤害,甚至会影响学生运动生涯,严重的会影响学生的生活,特别是现阶段面临的情况就是田径运动竞技性和比赛性很强,所以运动损伤出现的频率会更高,身体肌肉损伤、韧带损伤、骨骼畸变等,都会对学生造成严重影响[1]

二、高职院校中田径训练运动损伤

(一)产生运动损伤的原因

短跑项目。短跑项目中产生运动损伤通常是日常训练过程中学生血糖下降,眩晕导致的摔伤,以及部分学生肺活量较小,训练过程中会呼吸频率加快,大脑缺血摔倒致伤;学生冲击时技术不正确也会由于身体过分前移,失去平衡摔伤;最后就是训练过程中准备活动不足,导致学生肌肉拉伤,甚至在快节奏运动导致踝关节扭伤。

跳跃项目。跳跃项目产生运动损伤主要是由于学生训练过程中下肢力量不足,特别是准备运动不充分、天气寒冷的情况下很容易损伤关节和肌肉;其次是腾空动作不正确,着地时没有按照技术要求着地;最后是注意力不集中,身体失衡导致损伤。

投掷项目。投掷项目中训练损伤主要是发生在标枪和实心球训练中,由于这两个项目是反关节运动,同时对学生身体爆发力和柔韧度要求较高,所以容易损伤关节部位[2]

(二)常见运动损伤

田径项目主要是移动和弹跳,对学生爆发力要求较高,运动损伤可以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主要发生在训练课或者测试中,主要集中在脚踝、手腕、腰骨,所以常见的运动损伤包括踝关节扭伤、膝关节扭伤、肩部损伤、腿部肌肉损伤、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水泡等,下肢是主要的损伤部位,运动损伤出现频率和运动年限呈正比,运动年限长、运动激烈、训练强度大,学生的运动损伤就会更多[3]

三、高职院校学生开展体育田径训练运动损伤预防措施

(一)充分做好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是让身体做好运动准备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准备活动热身,唤醒身体的的运动机能,让身体逐渐适应训练内容和训练强度,目的就是要提高人体中枢神经的兴奋性,增加学生身体组织和器官的活动能力,所以合理的设定准备活动的内容是预防运动损伤的有效措施。准备活动可以分成慢跑、关节活动、牵拉韧带等一般性准备活动和根据训练内容安排的专项性准备活动。体育田径训练中的准备活动要根据训练强度和训练量合理制定,主要以柔韧性联系为主,拉伸肌肉和关节,动作幅度、力度不应过大,准备活动强度不宜过大、速度不能过快[4]

(二)合理安排训练强度

田径训练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制定合理训练强度,切忌急于求成。首先要合理安排运动负荷,运动时间要根据运动强度适当调整,负荷强度要具有大中小结合的特点,制定具有周期特点、波浪式提高的负荷强度;其次是要重视技术动作的正确性,特别是初学者,错误的技术动作是造成运损伤的重要原因,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技术动作及时进行指导和矫正,要在训练过程中让学生反复实践,不断改进技术动作;最后是训练中要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提高学生力量、耐力、灵敏度等综合素质,降低运动损伤的出现[5]

(三)科学选择训练环境

训练环境指训练场地、训练设备、运动装备等立体环境。训练场地要平整、卫生、安全,不同的训练场地要选择安全性好的训练设备,提高对训练场地的管理,比如跳跃训练沙坑要松软,缓冲海绵垫要摆放好等;运动装备要根据学生需求和特点进行选择,特别是注重护腕、护膝等运动护具的佩戴;同时也要注意学生训练期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切忌生冷食物,运动后大量出汗切忌冷水冲洗等[6]

四、高职院校学生开展体育田径训练运动损伤处理方法

擦伤。运动中擦伤发生的频率很高,一般都是轻微流血的皮外伤,需要及时进行止血处理、清理擦伤处的伤口,涂抹碘酒;若擦伤严重,比如伤口很深、动脉出血等情况,要及时按压伤者大动脉、抬高受伤肢体,冷敷、包扎止血,同时迅速送院治疗。

拉伤。拉伤与擦伤的最大区别是一般都是内出血、红肿,还会发生肌肉痉挛、压痛的情况。拉伤的应急处理要用冷水浸泡,让拉伤肌肉处于放松状态,可以采取冰敷等配合处理,避免频繁搬动受伤学生,切忌推拿、使用活络油等药品。肌肉痉挛是由于准备活动不充分,运动员肌肉会在运动时突然、不自主的强直收缩,一般出现这种情况会疼痛难忍,受伤处肌肉僵硬,切忌暴力牵引导致更严重的拉伤,处理时可以采取按摩点穴等方法,反方向牵引经软的肌肉,同时要注意做好保暖工作,缓解疼痛。关节韧带扭伤一般是由于学生运动时用力过猛,超过了关节活动正常生理范围,严重情况会造成断裂损伤,一般会出现在脚踝、膝盖等关节,发生这种情况要及时用冷水或冰块冲洗、冷敷受伤部位,防止受伤部位臃肿,同时用绷带加压包防止肿胀,快速止血,也可以适当借助外用药物缓解伤者疼痛感[7]

骨折。田径训练中骨折主要是下肢骨折,及时用夹板、绷带固定,减少对伤者的搬动,及时送院治疗。

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主要是发生在运动初期,主要表现是小腿骨疼痛、局部充血水肿,会给学生造成严重的活动障碍。早起会产生明显的痛感,主要症状是剧烈疼痛并伴随肌肉痉挛,伤者肢体完全不敢活动,损伤处会有明显的肿胀和压痛感。针对这种情况要用弹力绷带将小腿进行裹扎,及时调整训练计划,保证学生有充足的休息时间,休息时候要将学生受伤肢体抬高,最大程度减少下肢运动。

结语:综上所述,运动损伤在田径训练中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采取合理的预防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学生在训练过程中产生运动损伤的概率,所以学校要根据高职院校田径训练现状,分析现阶段高职院校中田径训练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和常见的运动损伤类型,通过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合理安排训练强度、科学选择训练环境等方式预防运动损伤的产生,同时要提高教师运动损伤的处理能力,给学生提供更放心的训练环境。

参考文献

[1]王炎生.高职体育院校田径训练的特征及发展[J].求知导刊,2018,(7):101-101.

[2]鞠年群.基于高中田径教学训练中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应急处理分析[J].时代教育,2017,(8):103.

[3]黃安挺.探究田径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J].当代体育科技,2018,8(10):201,203.

[4]季达成.浅谈田径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6):173.

[5]孙秀苗.浅谈田径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及防治措施[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6):173.

[6]李秋影.田径训练运动中损伤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体育时空,2016,(16):116-116,160.

[7]徐丽娟.田径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分析[J].新课程·下旬,2017,(4):66.

猜你喜欢

预防方法田径训练损伤
略谈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
企业劳动合同纠纷的预防方法
拼命地“玩”,“玩”命地练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我院足球运动员踝关节损伤发生原因及预防分析
基于田径发展新特点的中学业余田径训练研究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论员工教育在预防媒体危机事件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