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茂教育:让每一位学生都受到艺术的熏陶

2020-01-19

家族企业 2020年3期
关键词:学子美术馆艺术

2019年下半年,华茂教育迎来了20岁的生日。20年来,在艺术氛围浓郁的校园里临摹真迹名作,与大师面对面,让学生学会欣赏美、体验美、表现美、创造美,并在这一过程中唤起对生活的热爱、对自己的信心、对未来的追求,华茂教育始终坚持着“艺术教育为核心的育人生态链”理念。

木心先生说:“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救不了。”在实用至上的当下,审美能力一直被人们忽视,游离于教育的边缘。不少学校将音乐、美术等课程当作“副课”不受重视,但这些不受重视的“副课”,在华茂教育的体系中恰恰居于核心地位。华茂教育集团董事长徐万茂认为,审美水平意味着整体思维、细节思维水平,代表着孩子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坐落在学校中的华茂美术馆跨河而建,以现代建筑构成了外观主体,而庭院内部则是四水归堂的中国传统民居风格,由中国首位普利茨克建筑奖获得者王澍设计,对外展示的共有中国古代书画、中国近现代书画、中国油画、俄罗斯油画等“四大二小”6个展厅。英国国立美术馆馆长、牛津大学教授尼古拉斯·彭尼在参观了华茂美术馆后,对华茂的办馆理念和珍贵藏品赞不绝口,他说:“无论对于研究者还是观众,展馆方面解决了如何处理地域文化和国际文化关系这一问题。华茂美术馆东西合璧,已经成为业界难得的范例。”

继“意大利现实主义画家阿尼戈尼作品展”“戈尔博·弗拉基米尔·亚历山大洛维奇绘画展”“全山石油画高研班结业作品展”“俄罗斯国家博物馆典藏? 莫伊谢延科作品展”等展览之后,2019年4月2日,“罗马尼亚油画大师柯尔内留·巴巴作品中国巡展”亮相华茂美术馆,吸引了国内外众多艺术大咖,也让华茂学子有机会近距离临摹大师画作,与大咖面对面。

从欣赏美、体验美,再到表现美、创造美,在美育环境下茁壮成长的华茂学子展现出了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每年的校园文化周,美术馆也会举办学生美术作品展览,还有各学部展示美术教育成果的专题展览,华茂“小艺术家”的作品接连不断地为华茂美术馆增添新意与新色,连接起师生与社会大众。

在绚彩华茂国际艺术班,每个专业只有3至5名学生,有的专业甚至只有1名学生,毕业于世界最顶尖艺术设计院校的老师们简直成了学子们的“私教”。利用一个个下午或晚上的时间,学生们在老师的个性化指导下查阅资料、捕获灵感、撰写方案,最终完成自己的“杰作”,并参与国际艺术设计大赛和学校为学生举办的国际艺术巡展。除此之外,学生们还常常参观各类艺術展览,接受艺术大师作品的熏陶,参加国外名校的游学活动,直接了解高校的实际情况,和国外学子亲密交流成长。2019年,绚彩国际项目的学生百分之百收到了国际排名前50的世界顶尖艺术名校录取通知,不少学生还收到多张录取通知“任君挑选”。

为了在普及中发现、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并转化为他们应对竞争的优势,近年来,学校逐步建立起有华茂特色的艺术教育校本课程体系。体系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国家基础课程、兴趣爱好类课程和特长培养类课程。其中,国家基础课程,旨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兴趣爱好类课程,重在丰富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包括兴趣课、社团课、大师课、活动课等;特长培养类课程,则是针对艺术类考生的特色课程。

漫步校园,小学教室内歌声嘹亮,中学“阿卡贝拉”合唱团音律起伏悠扬。在“华茂之春”的舞台上,诸多话剧节目受到师生家长广泛好评,堪称校园文化经典:《汨罗赋》《洛神赋》演绎历史经典片段,场面宏大,壮烈悲情;《让我走进你》讲述一位自闭症的孩子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艰难走出内心阴影和自我封闭的故事。这些都是由高中话剧社学生自编自演的。话剧编演已经成为华外双语班和国际学校学生的核心课程之一。

“美育应该是教育与文化的连接点,为人生打上一抹底色。”徐万茂说,华茂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展示艺术才华,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给每个孩子保留一份艺术的情怀,让他们增强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个个学生懂艺术”,在华茂,这并非一句空话。

猜你喜欢

学子美术馆艺术
北在哪?
纸的艺术
美术馆
美术馆的怪物传说
美术馆里遇到的数学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加州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