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机电设备维修》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2020-01-19周志宏

中国设备工程 2020年23期
关键词:机电设备故障课程

周志宏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嘉兴 314036)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机电设备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实现了普及应用,机电设备的应用不仅能够节约大量人力资源,也能够进一步提升企业生产运行效率,机电设备已经成为企业生产环节中必不可缺的重要部分。机电设备售价普遍较高,发生故障后对维修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机电设备的高质量运行需要理论扎实、经验丰富、技能过硬的机电设备维修人员作为保障。可见,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培养高质量的机电设备维修人才,本文结合嘉兴市生产企业机电设备维修人员的工作现状,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机电设备维修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讨分析。

1 嘉兴市企业机电设备维修队伍的现状

1.1 机电设备维修人员配备不足

根据对嘉兴市部分企业发放问卷调查的数据,结合对欣禾职教集团企业的走访调研,目前,企业对机电设备维修工作重视不够,维修人员的配备不足,配备比例都在2%以下。规上企业对机电设备维护维修工作比较重视,按行业技术标准足额配置维修人员。嘉兴市民营经济发达,以中小型生产企业为主体,而中小企业的维修人员配备问题比较突出,大部分企业维修人员配备不足,并有部分企业没有配备。

1.2 机电维修管理人员技术不过硬

面对设备故障,我们需要透彻的分析、准确的判断,借此达到对故障的正确处理。企业从事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人员的专业技术不过硬,机电设备出现故障却不能快速正确地做出诊断的情况时有发生,影响了实际生产的进度。

1.3 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制度更新不及时

由于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机电设备正在实现快速更新换代,但企业针对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方面没有进行及时更新,导致企业的机电设备管理维修制度与机电设备实际技术水平严重脱节。在传统的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制度下,企业将管理重心放在了技术方面,管理维修工作并没有得到严格落实,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技术管理与经济效益管理已经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2 机电设备维修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2.1 机电设备维修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

机电设备维修作为机电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的机电设备岗位需求出发,秉承“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理念,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使学生课程学习的过程变成基本符合机电设备维修的过程。通过精准的教学设计、完善的实验实训建设,以任务驱动实施课堂改革,提高学生的设备故障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故障排除能力。避免理论与实践脱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生实践能力与生产实际的零距离,学生到企业的零适应期,为嘉兴市企业培养急需机电设备维修人才。

2.2 机电设备维修教学改革的思路

(1)构建的“双师”教学团队。一是安排专任专业教师到兴禾职教集团的龙头企业挂职锻炼,通过承担相应的机电设备维修检测任务,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升教学能力。二是选拔具有实践经验工程技术人员,培训后聘请为兼职教师。形成一个由专任教师、实训指导教师、企业兼职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

(2)教学内容构建。教学内容构建原则是:通过对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的系统化分析,结合国家、行业和企业的职业资格要求、标准,确定教学内容;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以典型零件、典型设计案例、生产工艺、管理方案等为教学载体和教学案例,构建教学任务;基于教学项目的相关性,知识与技能的递进性,由易至难,由简单到复杂,由局部到整体,优化教学项目。

根据上述原则,将课程教学的内容根据职业岗位能力、工作性质、教学推进的顺序设计6 个教学项目,每个项目又分设若干子项目。具体的项目设计是,项目1:维修基础知识,设置机械零件失效形式与判断识别方法、机电设备维修前的准备工作、设备零件修理与更换原则3 个子项。项目2:机电设备的拆拆卸与装配,设子项4 个,机电设备的拆卸与清洗、机械零件的技术鉴定、典型零部件的装配。项目3:机械零件的修复技术,设置机械修复法、焊接修复法、电镀修复法、粘接修复法、刮研修复法、热喷涂修复法6 个子项。项目4:机电设备修理精度的检验,设置常用检具研具的选用、机电设备几何精度的检验、装配质量的检验3 个子项。项目5:典型机电设备的维修,设常用元件的维修、常见电气故障的分析与维修、空气压缩机的维修、普通机床的维修、数控机床的维修5 个子项。项目6:机电设备管理,设置设备的日常管理、设备润滑管理、设备安全管理、设备检修与施工、设备管理制度建设5 个子项。每个项目包括【学习目标】、【学习小结】、【评价标准】、【自我评估】等4 部分内容。每个任务设有【任务描述】、【任务分析】、【知识小结】、【任务实施】、【知识拓展】等5 部分内容。在这6 个项目共设计子项目29 个,囊括了课程教学的全部内容,为教学实施奠定了基础。

(3)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实验、实训等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是课程教学改革实施的保障。按照课程教学模块的设置要求,充分考虑机电设备故障分析、判断、拆卸与装配,机械零件的技术鉴定、典型零部件的装配,机械零件的修复技术各种修复技术运用,机电设备修理精度的检验等技能的培养需要,建设机电设备拆装维修实训室。实训室配置机械零部件实物或模型1 套,各种传动装置和机构1 套,电钻、电扳手等电动拆卸工具5 ~8 台套。另配旧的车床、铣床、平面磨床及电动电器,用于拆装训练。

2.3 课堂教学改革实施

通过企业的兼职教师,在生产中寻找实际项目融入教学模块,通过真实案例让学生系统掌握机械零件的拆装方法、各种机械零件修复技术的运用。具体实施以分组的形式进行,一般每组以3 ~8 人为宜。每项任务的完成的完整过程由以下4 个步骤。

(1)设置故障,提出问题。前一次课以“任务单”的形式下达,课后由学生查阅资料。介绍工作任务,要求学生课前预习,查找资料完成调研报告。

(2)必备知识的讲授,各小组预习后选出同学代表上台讲解各自的报告,并提出本组同学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全体同学一起讨论,最终由老师小结给出结论,并重点讲解必备的准备知识和本次教学用到的新知识,制定下一步工作方案。

(3)任务实施。采用学做一体,学生一边做,教师一边讲,配以巡回指导。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和技能的掌握更熟练。

(4)完成任务的评价(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总结),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的教学方式,分项目按实际工作过程进行,体现了“理实一体,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强调了学生的参与,由学生自主地支配自我、发挥自我,学生的学习潜能得了充分的发挥。

2.4 改革完善学业评价方式

项实施目化教学,必须改革学生学业评价方式。结合项目任务的特点,突出过程评价,将项目训练的实际效果作为考核的重点。为此平时成绩分为三个部分:“能力训练评价分 + 团队协作评价分 + 核心职业能力附加分。”其中,能力训练评价是根据学生的完成的情况打分。团队协作评价由组长根据团队成员在项目中的表现分配分数,避免教学中团队合作的大锅饭现象。

核心职业能力附加分是在某个任务完成后,对成绩优异团队中表现 突出的给予一定的附加分。三者的比例是5:4:1,其中,团队协作评价分占有较高的份额,是为了鼓励协作充分培养团队精神的具体体现。

3 结语

机电设备维修课程教学改革,以嘉兴市企业机电设备维修的现状出发,基于任务驱动,以坚持以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教学内容和方法与技术发展同步,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经过2 个教学周期8 个教学班级的教学实践,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有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工程素养。在同等生源的情况下,对照组班级学生的平均成绩提高8 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猜你喜欢

机电设备故障课程
智能建筑机电设备自动化技术
论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接地的重要性
土木建筑和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技术探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故障一点通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烟台优利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奔驰R320车ABS、ESP故障灯异常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