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梯安装使用和维修保养浅析

2020-01-19陶誉鑫

中国设备工程 2020年23期
关键词:特种设备电梯规范

陶誉鑫

(抚顺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辽宁 抚顺 113006)

电梯作为建筑设施,负责人员、货物等垂直运输的便利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医院、大型商场、居民住宅、商业办公楼等人员聚集量、流动量大的场所。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导致电梯的使用量及频率的不断增加,大批的电梯生产厂家也应运而生。在不断膨胀的电梯生产及使用过程中,安全问题不容小觑,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其牵涉面较大,影响较恶劣,所以,电梯安全应作为第一要素从严、从重把控和管理。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指导方针,对安全隐患提前排查、治理,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电梯的使用安全性能,保障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不受到威胁。而电梯的安全问题是设计、生产、使用等单位该高度重视的事情,所以需要从各个环节梳理出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并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降低其使用过程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下面主要从电梯的安装使用和维修保养方面做归纳和阐述。

1 电梯安装使用和维修保养安全隐患

1.1 安装过程安全隐患

在电梯安装过程中,确保安装施工人员具备相应的资质是基础。目前,电梯安装单位为了谋取私利,一味地去追求工程量,承揽工程后由于本单位人手不够,接着将工程量进行转包分包,从而赚取中介费用,接受转包的施工单位其资质、技术能力及施工人员的安装水平不能满足要求,致使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在安装过程或完成后未按相关规定进行监督检验、验收合格等程序,即交接至使用单位投入运行。

电梯属于特种设备,安装及验收必须符合国家、行业的强制性标准,如未能按照相关规范制度开展工作,则会对后期的投入使用过程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

1.2 使用过程安全隐患

在电梯使用过程中,最大的安全隐患就是日常管理不规范、存在管理缺陷,一些电梯使用单位不能充分认识到电梯安全使用的重要性以及电梯事故的危害性,导致在电梯使用过程出现管理松懈的情况。具体表现在管理制度不健全,人员分工不明确,或虽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却未能执行,在用电梯出现无人管理的情况,安全故障管理责任不明确,甚至有一些电梯无明确的责任人,在电梯出现故障或存在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导致电梯事故的发生。此外,使用者缺乏对电梯的常识了解,电梯内也没有张贴《安全检验合格》标识和“乘客须知”内容,货梯、客梯混用等现象,也会给电梯的安全使用造成一定的影响。

1.3 维护保养过程安全隐患

在电梯投入使用后,使用单位必须委托或聘请有相关资质的维护保养单位对电梯进行定期维护保养,从而达到消除安全隐患、延长电梯使用寿命的目的。而在实际情况中,在用的电梯未能按规定进行维护保养或维护保养工作只是停留在应付检查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就导致电梯的很多安全隐患未能被及时发现。同时,电梯的维保工作单位较多,市场存在竞争的现象,有部分单位通过降低维保费用、行贿等不正当手段进行恶意竞标,中标后在实施维护保养工作中降低维保质量、不按规范要求完成工作,也必然不能发现并消除电梯缺陷,导致电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维护保养不到位发生安全事故。

2 安全隐患解决措施

电梯作为机电一体化的特种设备,组成较复杂,包括驱动系统、导向系统、安全保护系统等电气和机械部分组成,在不断的使用运行中出现一些故障是正常的、无法避免的。但通过严格的管理、规范的制度等措施是可以降低电梯使用过程的故障率,减少安全隐患。相反,如果故障和隐患不能被及时发现并有效地排除,就有可能会发生安全事故。因此,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要正确认识电梯的故障和事故,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法,保证电梯的安全运行。针对以上提出的安全隐患以及实际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如下。

2.1 选择正规的生产商

目前电梯生产厂家较多,有部分不法商家为了谋取私利,生产的电梯不能满足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如果购买其设备在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都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所以,需选择正规可靠的生产供应商,正规的生产商所配备的安装、监护等作业人员在技术、经验等方面也都能得到保证。

2.2 严格把控验收工作

电梯属于特种设备,根据特种设备相关规定,必须经过检验并合格后才能交付使用,不仅是在初始安装完成,电梯在改造或重大维修等完成后也必须经检验合格方可使用。在电梯安全事故统计中,不经检验直接使用的电梯造成安全事故的事时有发生。所以,聘请专业能力强的人员对电梯进行验收并在政府相关主管部门报备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从而有效地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2.3 加强使用管理

在电梯使用管理方面,使用单位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保证电梯的使用安全:

(1)设置专职管理人员,制定责任人,对电梯进行日常巡视和管理包括技术档案等资料的管理以及现场设施的管理;

(2)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从人员的工作职责、规范日常操作、巡回检查管理等方面加强日常使用管理;

(3)加强使用过程运行检测,检验人员必须要严格公正地按照管理制度进行日常检测,并认真记录作出检测报告。完善的管理制度是作为电梯安全使用、检测电梯的依据,同时制定切实可行的检测计划,并严格要求各专业人员按计划高效完成不同的专业检测任务,及时把控电梯各基础设施、安全附件等的正常运行状态,对有缺陷或安全隐患的零部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电梯的运行安全。

2.4 日常保养方面

定期进行电梯的维护保养是保证电梯能安全使用、防止事故发生的关键。电梯使用单位要委托有能力的维护保养单位做好电梯的维护和保养工作,负责维护保养单位对电梯提供维保前,要根据电梯的制造单位、品种等不同要求进行查验和评估,对在用电梯的安全性能以及维保所需的专业人员、设备设施、技术规范等进行确认,要确保按相关规范标准、使用单位的要求等完成专业的、可靠的维护保养工作,保证所负责维护保养的电梯的使用安全。

电梯的维护保养单位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维护保养工作:

(1)日常维护保养作业性质、作业内容以及应执行的相关标准规范;

(2)维护保养频次、人员资质管理、维护保养安全制度管理;

(3)应急救援预案及措施;

(4)发生故障后的处理以及救援时间保证。并根据自身特点努力提高维护保养的有效性、可靠性。维护保养单位日常维护保养过程中发现电梯存在安全方面问题时,要及时通知使用单位,将安全隐患消除,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

2.5 提高人员素质

电梯安装维护人员、使用人员的个人素质也是造成电梯安全事故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从培训、制度管理、宣传教育等各方面着手,提高人员素质也是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切实可行方法。

电梯安装维护人员的技术能力、责任心以及对相关规范、制度的学习和理解程度都是直接影响电梯安装维护质量的原因,现在很多电梯安装维护人员技术能力偏低、责任心不强,对相关的国家、行业规范不理解或理解不透彻,在安装维护过程中不遵照说明书、指导文件等实施,而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习惯进行作业,在安装维护过程也不认真按规定填写相关记录。这就需要相关单位对安装维护作业人员加强培训和考核,提高其技术业务能力和个人素养。

对于电梯运行过程的使用人员,如有条件需对使用人员进行定期培训电梯安全使用规范,使其从思想和行为上重视电梯的使用安全。按规定必须在电梯内张贴《安全检验合格》标识和“乘客须知”安全规范使用说明,提醒电梯乘用人能安全规范地使用电梯,同时也可以在电梯周围醒目位置张贴例如电梯安全小知识或安全警示标语,引导和帮助乘客了解学习电梯安全知识。根据需要在医院、商场等人员流动大的场所设置专门的电梯管理人员,从而帮助人们在乘坐电梯时更加安全可控。

3 结语

电梯属于特种设备,在设计、安装使用、维护保养方面技术含量较高,针对的使用人员较广泛,使用频次也逐渐加大,所以它的安全使用至关重要,安全管控难度也较大。针对电梯安全的规则制度、管理要求也逐渐成熟,但制度、管理要求的制定只是基础,最终能落实到让每一个参与人执行是关键,所以,提高安装维护人员、使用人员的技能、思想意识才是防范电梯安全事故的根本。期望相关单位、人员对此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将电梯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尽可能降低电梯事故的发生率,保障国家和人们的财产生命安全。

猜你喜欢

特种设备电梯规范
严把“三关” 强化疫情期间特种设备安全监管
新形势下的特种设备网络安全防护探讨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承压类特种设备受压元件壁厚测定问题的探讨
更正启事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来稿规范
被困电梯以后
电梯不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