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届“金种子·醉三秋”酒文化高峰论坛综述

2020-01-18苟志琳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阜阳市阜阳师范大学

苟志琳

(阜阳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安徽 阜阳 236100)

酒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独具特色,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形成、融合和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所谓酒文化,就是因酒而形成的文化,既包括饮酒衍生出来的各类非物质(精神)文化,如酒令、酒俗(酒规矩),以及与酒有关的诗词书画、逸闻轶事等,也包括制酒场地、制作工具、装酒器皿及其包装等物质层面的东西。长期以来,民间就流传“杜康酿酒醉刘伶,一醉三秋始醒来”的说法,“醉三秋”的名字也由此而来。

阜阳酒文化历史底蕴深厚,至今仍经久不衰。挖掘阜阳酒文化的精华部分,可丰富和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精神文化需要,有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2020年8月,首届“金种子·醉三秋”酒文化高峰论坛在安徽省阜阳市举办。此次论坛由金种子酒业、阜阳市历史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阜阳师范大学皖北文化研究中心、文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协办,来自山东、江苏、河南、江西、四川、海南及安徽等省的高校、科研机构及其他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40余人参加了会议。

笔者拟对本次论坛略加综述,不全面、不准确之处,敬请指正。

一、突出主题:“金种子·醉三秋”研究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金种子·醉三秋”,共有11篇论文从不同角度对这一主题进行了探讨。

高学志(阜阳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对金种子、醉三秋白酒的形成时代做了概括总结,认为不仅有淮河流域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还有劳动人民对制曲和发酵技术的深刻总结;通过对南北朝时期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制曲技术的深入研究,可以为金种子、醉三秋的未来发展提供深刻的借鉴。

张殿权(阜阳城市周报副总编辑)充分肯定金种子、醉三秋对阜阳发展的意义,认为它成就了阜阳在全国“千年酒乡”的美誉,同时也深深地融入阜阳人的生活中,造就了现在颇具特色的阜阳文化。

范小露(阜阳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讲师)、张新毅(阜阳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工程师)、李良玉(阜阳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认为,醉三秋传统酿造技术有望冲击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郭从杰(阜阳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对金种子酒业的现状做了分析,并提出金种子必须有自己的主打品牌,站稳本地市场,改变营销策略,打出品牌自信,讲好品牌故事,扩大周边市场,进军高端市场,使金种子突出重围。

郭世轩(阜阳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指出,健康养生是现代的潮流,“金种子”品牌的新定位应该是:纯粮酿造、质优价实、自主创新、多元经营;同时,要注重企业文化的生成。王萍(阜阳师范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等从文化创新视角出发,提出要注重挖掘金种子的品牌价值,提高知名度,迎合市场,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郝天豪(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讲师)指出,在后疫情时代,金种子酒业的营销应该从健康、希望的发展理念出发,深挖其历史底蕴,形成安徽次高端白酒领导品牌。

左峰(山东大学商学院教授)认为,在当下白酒产业转型调整期和后疫情时代双重叠加的时代,金种子白酒更应该及时进行战略调整,直面冲击,充分发挥自身文化优势,增强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

胡付照(江南大学商学院副教授)指出,从整合营销的视角出发,分析品牌传播现状,不断提升品牌价值。李鹏飞(阜阳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指出,在整合营销传播中,充分利用“醉三秋”非遗技艺文化资源的思路与方法。

二、追根溯源:深度挖掘阜阳酒文化历史底蕴

阜阳酒文化的形成得益于历史时期阜阳地区降水丰沛、交通便利,并与发达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紧密相连,因此,拥有极为雄厚的历史文化底蕴。[1]

李景新(中国苏轼研究学会理事)指出,欧阳修、苏轼居住在颍州时所创作的诗词,涉及多方面的酒文化,是颍州酒文化的生活映射,同时也是颍州酒文化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肖汉泽(阜阳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欧苏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指出,欧阳修爱酒甚于作诗,尤其是对“颍酒”情有独钟,也颇有研究。

李兴武(阜阳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指出,从汝阴到颍州,从毕卓、刘伶到欧阳修、苏东坡,共同创造出了阜阳千年的酒文化。

陆志成(阜阳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认为,阜阳不仅生产过许多美酒佳酿,还流传着许多有关酒的美好传说和故事。阜阳酒文化通过对《醉三秋的传说》《杜康美酒醉刘伶》《文王贡酒的酒的传说》《九龙泉名酒》《欧阳修与九龙泉》《苏东坡要“酒费”》这7篇文章进行解读,可以使阜阳酒文化得到进一步传承。

关峰(中国艺术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网专栏作家、阜阳作家协会理事)指出,阜阳太和的酒文化就是“走杯”,“走杯”既能表达太和人热情好客的品质,同时又体现出太和人喜爱酒的传统。

李良玉(阜阳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分析阜阳酒俗文化变迁的原因,除了经济发展越来越好以外,最主要的是阜阳社会生活环境的变化,人们越来越重视养生,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外来人口急剧增加,政治越来越生态化,所以,酒俗文化(包括“走盅”“鱼头酒”)在悄悄地变迁。

梁家贵(阜阳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教授)主要从降水、农业、手工业、交通、商业这几个方面分析阜阳酒文化形成的历史文化原因,并归纳其特点,认为挖掘阜阳酒文化的精华部分,可以进一步丰富和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精神文化需要,有力推动阜阳经济社会发展,为实力阜阳、大美阜阳建设作出贡献。

刘家富(阜阳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副教授)认为阜阳既拥有悠久的酿酒史,又有着灿烂的文化史。当下,阜阳地区酒文化不仅需要历史传承,更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适时创新。

三、推陈出新:酒与时代生活

酒与阜阳民众的生活可谓是息息相关。作为阜阳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阜阳酒文化在丰富民众生活,展示阜阳形象,密切与外界的联系,增强阜阳社会影响力、美誉度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不健康的酒文化,不仅有害于人们的消费观念、价值观念,以及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尤其是“酒桌文化”,极易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2]

胡天生(阜阳市档案局原副局长、副研究馆员)认为,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交流增多和饮酒方式变化,阜阳的酒令也终将走向它的终点,收藏酒令,应该成为酒业集团的天然使命。

贾滕(周口师范学院学报主编)提出,在全球化减速、国内城市化边际效益递减背景下,村落“逆城市化生活”便成为一种可能选择:构建和谐家庭,强化家户经营、从事高附加值农业生产等,具有更迫切的现实意义。

李强(阜阳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教授)、王譞楠(阜阳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认为,通过对阜阳市个人定制酒的分析,可以看出阜阳市个人定制酒存在着产品的同质化、市场定位不明确,以及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应该用心酿造白酒,提高核心竞争力;用精细化的服务来满足消费者的个人定制需求;新媒体应该成为必要的宣传手段,同时用文化赋予定制酒内涵。

李玉(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导)认为,可以着力发展旅游酒业。他提出,旅游酒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它是工业旅游转型升级的出路之一,其收益的主要来源是旅游“服务”,具有生产性、观赏性、参与性和文艺性等特点,使“工艺”与“文艺”相得益彰,“观摩”与“体验”相互融合,从而提升行业发展水平。

刘宏(阜阳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认为,阜阳酒俗文化与民风民俗密切相关,针对各式各样的民俗文化,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学会扬弃。杨新宇(阜阳师范大学皖北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认为阜阳酒文化历史悠久,但是这种酒文化中也存在一定的酒桌陋习,构建健康文明的阜阳酒文化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倡导节约、反对浪费,倡导科学、适宜适量,倡导文明、杜绝陋习,深入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阜阳酒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刘世勋(阜阳市人民政府原督学、阜阳市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认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逐步改变,消费不断升级,理性饮酒、文明饮酒、健康饮酒的消费观念深入人心,通过对白酒消费选择的调查研究发现,白酒业发展利弊并存,并为此提出六条建议与期盼。

王涛(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充分肯定地名在酒文化中发挥的作用,酒的生产、销售、消费与酒文化有密切关系,这些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地理空间下展开的,与地名有密切关系,同时,地名中也蕴含着丰富的酒文化,有着曲折动人的酒故事。

王启才(阜阳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通过检索《吕氏春秋》中的酒文化记载,认为酒具有祭祀、养生、引导、激励、利群、壮胆等多种功能,细酌慢饮,饮而有节,适可而止,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对己对人对社会都有益,并总结认为酒能成事,亦能败事。

吴修申(阜阳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通过对阜阳地区知名酒企及其品牌的历史宣传进行比较,发现知名酒企及其著名品牌的成功打造需要多种因素和因缘,如酒企及其品牌的历史悠久、世代相传的独特工艺等是成功的重要前提,但是创造名酒品牌的关键还是提高酒的质量、口感,赢得大众的喜爱,获得社会各界的认可,只要潜心研究酿酒工艺,研究消费者的口味和心理,将传统工艺和现代科技有机结合,待以时日,阜阳地区区域知名酒企打造国家名酒的活动一定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四、酒具及酒类综合研究

阜阳酒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还体现在酒器方面。杨玉彬(阜阳市博物馆副馆长、副研究员)通过初步整理阜阳地区出土的历代酒器,认为其种类丰富、数量繁多与外形类别多样,为研究者深入研究阜阳酒文化提供基础支撑。

魏汉(阜阳市博物馆馆员)认为阜阳地区出土的一批商代青铜酒器造型庄威、纹饰精美,是中国早期青铜酒器中不可多得的瑰宝和重器,更是研究商代阜阳地区酒文化发展演变历史的珍贵实物资料。

方泽民(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肖亚中(安徽大学现代生物制造安徽省重点实验室教授)探讨了以真菌转化白酒糟制备高附加值饲料的可能性,使这种可利用的生物质资源能够发挥它的最大效应。何卫国(安徽蓝邦律师事务所律师)充分肯定法律在酒的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当今社会,依法治国是根本,酒业的发展也会受到法律的制约,针对特定人群会颁布一系列的禁酒法令,是为了人民的生命健康,同时也是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

兰伟(阜阳师范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研究员)对近几年果酒香气的研究做了综述,认为果酒香气是衡量果酒整体品质的重要指标,在果酒的酿造过程中,其香气组成主要受到水果原料固有香气、酵母菌种、发酵工艺及陈酿等因素影响,并且提出深入研究果酒的香气形成机理,进而探究果酒香气提升的发酵工艺与发酵调控措施、并在果酒陈酿过程中提升和稳定果酒香气,是未来的研究重点,也是决定果酒产业发展的关键。

此外,论坛举行了大会主题发言。全国政协原常委、安徽省政协原副主席王鹤龄回顾了酒的历史,对金种子酒业发展给予了殷切希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居中回顾了自己与金种子的不解之缘,对金种子产品品质给予肯定,对金种子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安徽省政府文史馆馆员、省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历史学博士翁飞在发言中梳理了阜阳的沿革史、酿酒史、酒文化史,希望金种子坚持“主题鲜明、内容为王、创意无限、细节决定成败”的营销策略。

猜你喜欢

阜阳市阜阳师范大学
“十四五”期间阜阳市将新建4个高速公路项目
华南师范大学作品
第二届淮河文化论坛在阜阳举行
安徽阜阳颍上:“产业花”结出“脱贫果”
Study on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n Walden
Balance of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Courses on National Pakistan culture in Honder College
阜阳市纤检所组织召开市内大商场负责人座谈会
阜阳跃动
习近平视察阜阳市白行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