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工程“桥头跳车”成因及防治对策

2020-01-18梁成林王雨羽许贺河南翔瑞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环球市场 2020年12期
关键词:桥头跳车跳车搭板

梁成林 王雨羽 许贺 河南翔瑞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一、桥头跳车问题出现的原因

(一)地基沉陷导致的桥头跳车

在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通常来说,桥头路基的填筑所需高度都会较高,这使得基底应力得以产生,因较大的应力、路堤自重以及不同车辆的荷载影响,促使地基沉陷,导致桥头跳车的现象发生,这其中包括那些较为稳定牢固的桥梁路基,一旦受到反复荷载作用,依然无法避免此类危害。事实上,由于组成桥涵的构筑物一般会在较低的沟壑处,而地下水位却往往很高,以软土作为路堤,使其天然空隙扩大,抗剪程度降低,所以如果发生其他因素的干扰影响,其原本的结构必然受到破坏,进而造成对强度的削弱,为产生地基下沉的情况埋下安全隐患。

(二)由刚度差异性导致的桥头跳车

刚度的差异性主要来源于桥台与桥头路基二者之间,尽管位于良好持力层且选用桩基础为桥头基础的刚性结构不会产生很大沉降或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受到来自桥头路基的影响,一般而言,在其刚性和柔性路面结构中均使用的是柔性路基,这便导致因长期的路面荷载影响,产生一定程度的不可恢复的塑性变形,进而在日趋扩大的形势下,与桥台的沉降出现较大的差异,逐渐在路面和桥面之间形成一定高差,促使桥头跳车现象的产生。

(三)人为性控制管理不当导致的桥头跳车

人为性导致的桥头跳车现象因素很多,包含了勘察、设计、施工等各个建设阶段。比如:在勘查测量阶段极容易出现施工环境、地质条件勘测不够全面细致的情况;而在施工过程中,更容易因采取的施工措施不够科学、合理,而使得出现诸如台背填土速度超出规定,因固结时间较短对地基产生损坏,地基处理不到位、不规范等众多情况。当然还存在施工操作不正确、材料分配选用不合理、压实度不够、欠缺分层填筑、碾压以及检验的施工顺序和方法、针对路面衔接处的排水控制不到位等人为性因素,这些都是促使桥头跳车现象出现的重要影响原因。

(四)台后填筑料的压实度不够导致的桥头跳车

在公路桥梁的施工过程中,路桥过渡段的施工最为困难,这是由于受到桥台结构物的影响,造成了施工作业范围进一步缩小;在实际的施工中,无法利用大型的压实机械工具进行施工,只能选用较小的压实设备工具,一方面难以达到正常的压实标准规定,影响到最终的施工效果,另一方面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也容易出现压实不全面、不到位的情况,比如:在台后填料的过程中,因为所选用的渗透性材料本身就存在众多的孔隙,压实过程中无法保证填料的孔隙全部消失,再经过各种荷载的作用,使得压缩沉降现象十分明显,进而产生桥头跳车。

二、公路桥梁桥头跳车现象的防治措施探讨

(一)从工程设计上预防桥头跳车现象

公路工程的施工设计方案至关重要,他决定着公路施工工艺的选择,公路工程的建设质量与水平。由于公路与桥梁的衔接部位比较特殊,因此需要在施工设计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采取更加科学的工程设计与施工方案,最大限度地降低路基路面在后期使用过程中的沉降现象。要充分考虑公路路面与桥梁路面的不同性质以及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预防今后出现桥头跳车现象。桥梁的设计和施工同样非常重要,施工建设单位是依靠设计方案和施工图纸进行施工作业的,因此要确保工程设计的科学性,在设计时充分考虑物理沉降以及与公路路面的偏差等问题,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创新施工工艺,尽量避免桥头跳车的问题发生。在进行公路和桥梁工程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协调沟通,尽量使公路设计单位与桥梁设计单位实现有机结合,共同商量如何解决桥头跳车的问题,将具体的防治措施体现到公路与桥梁的设计施工方案上。

(二)注意提高桥梁台背的压实度

公路桥梁的施工都有一个严格规范的标准,在施工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施工作业。在公路路基施工中,要严格按照我国的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建设,不得违反有关规定和要求。对于台背填土尤其要注意,在施工中确保其压实度不低于同层路基的压实度。通过提高桥梁台背的压实度,可以有效防止道路路堤发生沉降,充分保证路面的平整性,从而避免公路路面与桥梁路面的高度出现偏差,防止桥头跳车现象的发生。但是,桥台背所处的地形往往比较狭小,这就给压实工作造成一定的难度,导致大型压实机械无法使用,只能通过小型压实机械开展压实工作,因此压实效果往往难以达到很高的标准,特别是在一些边角和死角区域,压实效果更会大打折扣,无法满足工程设计要求,这就给工程质量埋下隐患,施工单位对此要高度重视,采取有针对性的办法解决好。

(三)认真做好桥头搭板

为防止桥头引道沉降后出现错台而引起跳车,应设置搭板。搭板长8m,搭板厚32cm,搭板宽度与桥面净宽相等。搭板采用等厚度截面。为防止路基沉降后搭板会产生纵向滑移,搭板与桥台间设置锚栓,并预埋在背墙上。搭板用C25 钢筋混凝土,板底纵向为25mm 钢筋,板顶为16mm 钢筋;横向为16mm 钢筋,两方向间距均为20cm。在板底与板顶之间均匀分布有16mm 支撑筋。在搭板下现浇一段厚为20cm 水泥稳定碎石垫层,垫层横向宽出搭板各50cm,搭板远端长出50cm。在台背上垫一层油毛毡,然后在其上面浇筑搭板混凝土。

(四)加强地基的处理环节管理

实际上,对于地基的处理方法众多,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要依据设计图纸、施工规范以及施工现场地理条件和环境的特点予以选用。地基的处理施工环节的方法包括化学加固处理法、换土垫层处理法、机械振实处理法、强夯处理法等等。施工人员在处理时,首先注意透水性土的换填,尤其针对那些寒冷季节的地区,桥头地基处会存在含水的土层,要求施工人员彻底实施清理,才能开始填筑路基,填土速率与压实度的掌控,做到满足相关的规定和要求。要彻底消除桥头跳车现象并不能仅仅依靠对地基的处理,该方法并不能从本质上消除地基下沉的状况,那么也无法保证桥头跳车不会发生,因此还需要配合其他治理措共同实施,这是需要施工人员在工程实践中需要加以重视的地方。

三、结语

综上所述,桥梁质量关系到交通运输安全,桥头跳车现象的频繁出现,会严重影响车辆的正常通行,带来较大的经济安全损失,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了跳车现象的发生,必须找到原因,采取合适的措施,从各个方面入手,防治桥头跳车现象,提高桥梁运行效率与安全性,延长桥梁使用寿命,保证人们出行安全。

猜你喜欢

桥头跳车跳车搭板
路桥过渡段差异沉降的处理方法研究
桥头搭板结构设计研究
桥头搭板综述
父母竟逼亲生孩子 跳车“碰瓷”20多次
意外
别害怕和别人不一样
公路桥头跳车的成因分析与防治措施
刍议桥头跳车的病害处治方法及技术
公路桥头跳车产生原因及处理措施
论桥头搭板长度、厚度、配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