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体系建设探究

2020-01-18常生德山东工业职业学院

环球市场 2020年12期
关键词:协同育人思政

常生德 山东工业职业学院

结合当前高校在三全育人工作中存在的育人机制不健全、规划不系统、资源不聚集、思政育人缺乏创新等弱项、短板,就进一步完善长效体制机制,整合、优化育人资源和要素,提升育人实效、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形成可借鉴、可示范、可推广、可引领、具有可持续意义的典型做法和经验,结合前期研究和实践成果和经验,提出以下建设思路。

一、坚持党委领导,加强育人工作统筹谋划。构建三全育人体系,要全面发挥党委统一领导的有效机制,把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放在首位。党政主要负责人要亲自谋划、亲自部署,全面统筹三全育人体系建设思路和措施,确保育人体系建设与高校全面工作推进并行共进、相辅相成。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形成各职能单位分工负责、全体参与、协同有力的责任体系。打造党建引领平台,充分发挥党委领导作用、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突出育人职能,夯实办学治校、育人育才的主体责任,进一步利用好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和基层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凸显育人功能评价指标。充分发掘各类群团组织的育人功能,发挥政治引领、团结凝聚师生的载体作用,发挥学生会、学生社团在学生成长中的凝聚、引导、服务作用,建设一批高质量的专业社团,构筑引领育人的有效平台。

二、明确育人导向,实现育人目标精准化。紧抓时代脉搏和新时期育人标准,把准育人导向,始终坚持把培育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目标,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着力加强心理育人、网络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等机制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育人全过程,始终坚持育人目标的大方向不跑偏,总基调不失准。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发展规律,把各领域育人元素凝聚到点,汇集成线,实施差别化、互动化的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把握方向、精准发力,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普适性和科学性。充分发挥项目引领作用,以形势与政策课课程改革与创新项目等为引领,打造一批思政精品项目,聚焦思政理论课主渠道作用,推动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挖掘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育人元素,推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教育有机融合,建设系列化育人特色课程。

三、统筹育人合力,实现育人机制协同化。高校要加强顶层设计,制定符合自身特色的“三全育人”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成立“三全育人”工作领导小组,系统谋划和实施三全育人体系建设,把促进学生成长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的教育有机结合。聚焦重点任务、重点群体、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强化优势、补齐短板,着力破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打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盲区、断点。以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等“十大育人”体系为基础,着力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实施项目分解式建设目标,明确十大育人体系责任主体,构建教学部门、管理部门、教辅部门相互配合、相互促进,职责清晰、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着力打造高水平育人队伍。充分挖掘全体教职工的育人功能,提升全员育人水平,以十大育人体系为基础,打造育人工作团队,形成学校领导、专业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后勤人员人人参与的育人队伍。搭建协同育人平台。梳理各部门各岗位育人元素,推动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协同与融合,统筹学校、社会、网络多方面育人资源,建设双创平台、第二课堂、网络平台,加强校企协同育人、科研育人,实现平台协同联动育人。

四、完善育人监督评价,实现育人效果长效化。三全育人体系建设重在实效,在构建责任体系,细化任务落实的同时,要完善内部监督评价机制,确保层层压实责任,按照规划时间表和路线图,按时间节点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建立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全员协调参与的责任体系,优化合力育人模式,进一步推动校内部门单位协同配合、有效互动、责权明晰,提高“三全育人”工作的保障力,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思想政治工作良好生态和格局。强化督导检查,建立三全育人考核负面清单,坚持对育人成效的学校、部门、学生、教师等多元主体评价。加强考核结果的运用,把“三全育人”工作履职情况作为各部门党政领导干部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有机融入党建考核、组织绩效考核,切实推动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到位,确保三全育人工作的长效性和可持续性。

猜你喜欢

协同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