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PC 总承包项目造价控制与管理策略

2020-01-18符凯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环球市场 2020年12期
关键词:工程量工程造价成本

符凯 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EPC 模式下的工程总承包是当下国际社会上较为流行的一种工程承包模式。在这种承包模式的框架下,总承包企业要对工程项目的所有环节进行协调和管控。因此,通常情况下的EPC 总承包企业有着较高的水平的管理控制能力和应用技术能力。

一、EPC 总承包模式的应用优势

EPC 模式具体特点是采用固定的合同制模式,通过业主和承包商签订相应的合同约定工程总价。整个协议中为了达到对于工程造价风险防范的目的,业主会结合EPC合同向承包商转移成本变化和存在的风险。业主通常情况下不会直接对承包商的具体工作进行横加干预,但业主在合同参与的过程中参与度较高,是通过预审承包商资质来对于承包项目进行风险管控。通过EPC 模式承包商可以事先证明设备建设的可靠性,来完成具体的验工和付款。

在EPC 总承包模式下,由总承包商围绕工程设计、采购、施工、竣工等环节实行统一管理,实现对工程建设全过程的造价控制。首先,EPC 模式对于设计阶段给予了高度重视,力图发挥设计对于整体水利工程建设的引领作用,有助于实现工程建设整体方案的系统优化;其次,EPC 模式有效解决传统工程项目中设计、采购、施工等环节间相互分离的矛盾问题,实现对各环节的协同管理,有助于提升对工程项目进度、质量、成本的控制水平,最大限度保障与合同的一致性,提升工程项目建设的综合效益;最后,EPC 模式下促使水利工程工程质量责任主体更加明确化,为工程质量责任的落实与责任追究创设有力依据,进一步节约建设成本、缩短建设周期、提高工程质量。

二、EPC 总承包项目在水利工程项目中经济管理问题

(一)工程总价不确定、投资不可控、进度款支付争议大

水利项目在完成可研后即进行招投标的,常在合同中写明预估工程总价款,采用经审批后的初步设计概算总价为基准价格进行下浮率报价,在结算时以此进行结算。为追求利益最大化,总包商存在扩大工程量、增加工程概算的潜在因素。对存在较大地质缺陷的项目,总包方有扩大风险,增加概算从而有可能超出可研控制估价的可能性。有的项目法人在合同中注明项目预估总价承包金额,承包人在完成施工图设计并经审查后,编制的施工图预算应当经建设单位及财务审核部门审核,经审核后的预算价作为按进度支付及结算的依据。此条款实质上是重新核定合同价款,后期结算时双方产生不可调和的争议时,管理风险较大。合同的价格条款属于《合同法》调整的实质性条款,在招标后重新确定合同价格存在违背《招标投标法》“招标人和中标人不得再行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其他协议”的风险。另外,在竣工结算时片面强调以政府审计结果为依据,与普遍市场原则相冲突,违背总承包本质。

在工程进度款支付中项目法人常依据现行的通用合同条款按工程量清单表中所列工程量对应以实际完成数折算成价款支付,规避超量支付风险,但总包单位因设计局部优化或调整引起的分项或单元工程间数量变化导致价款变动引起资金调度紧张而矛盾重重。

(二)忽视建设成本控制,出现资金预算超支

从EPC 总承包项目建设的实际过程分析,一些总承包企业的经济管理部门缺乏正确、科学的经济管理工作认知,忽略了经济管理对于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的重要作用,未能够通过经济管理确定工程质量。由于EPC 总承包项目的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投资企业,与经济管理人员无直接利益关系,影响了总承包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的资源分配,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且这些企业忽视了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成本控制的重要价值,导致工程项目的最终建设使用资金超过预算。

三、EPC 总承包项目造价控制与管理策略

(一)工程项目投标的造价管控

项目投标是水利工程建设的首要环节,也是控制项目总造价的重要环节,总承包企业必须提供最为合理的建设方案的报价,才能为成功竞标和成本控制提供一定的保障。总承包企业在组建投标团队时,要注意对人才的选择,要考虑在造价管理、方案设计、合同管理等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同时还具有丰富的投标经验的人才。投标团队在投标前,要认真地阅读招标文件及招标方提供的其他资料,并安排专人分别对项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业主的需求、政府的相关管理规定、市场的材料价格以及企业的技术能力等多方面内容进行调查,然后将调查结果进行综合的分析与总结。方案设计团队要根据调查资料的分析结果,设计出最优的项目实施方案,编制相应最优的工程量清单(如果招标文件要求自行编制),造价团队根据项目的设计方案及工程量清单来合理地计算工程造价和企业成本,合同管理团队依据招标文件等招标方提供资料拟定完善的总承包合同,最终确定适合的项目报价策略。其中,工程造价和成本的计算结果,将直接影响竞标报价策略和企业成本的管控。所以,造价和成本的计算可以安排多组专业人员共同进行计算。

(二)设计与采购阶段

1.投资控制限额设计

总承包单位可采用招标方式筛选出兼具技术性与经济性的技术设计方案,基于限额设计理念进行投资限额设计与工程量控制,确定具体的设计标准与规模、合理分配投资,并经由项目负责人将限额设计的工程量、费用等下达至各专业设计部门处,以此控制不合理变更问题。在此模式下,既有助于督促设计人员提高业务能力,也能够提高费用控制水平,配合限额设计责任制的建设促使设计与概算构成有机整体。

在设计方案选取上,需综合考量业主方的功能实现需求与造价控制目标,针对设计方案在技术层面上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在保障经济层面上合理、功能层面上完备安全的前提下选取恰当的优化策略,包括引入先进施工技术降低工程造价、基于BIM 管理模式建立工程造价控制模型等,最大限度缩短项目建设用时、提高经济效益。

2.采购的造价管控

EPC 总承包企业在确定设计方案后,就要进行设备、主材的采购工作,以及施工的招标工作。总承包企业可以通过分包招标的方式,选择最合适的供应商和工程分包商。此外,为了控制成本,企业还要制定科学的设备与主材的采购计划、制度,以及施工分包商选择制度等。

首先,供应商与分包商的选择直接影响了设备、材料、施工等价格的定价。作为总承包企业,要通过合理的供应商考核管理机制,对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进行质量、价格、供应能力以及稳定性的考察,从中选取质量过硬,价格合理,能够稳定供应的商家。同时,要尽量与产品的制造商进行采购合作,以减少差价带来的成本。此外,在签订分包招标合同时,总承包企业必须明确设置一些具体的条款,以防止分包商的不平衡报价。

其次,在具体的设备、主材采购过程中,要根据施工的预期消耗,以及供应市场的变化来制定科学的采购计划,还要根据库存把握适宜的采购时机;在施工分包采购过程中,也要及时了解市场行情的变化,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制定招标分标计划,确定合适的施工分包商。

最后,EPC 总承包企业要制定一个较为完善的设备、主材、施工采购制度。这一制度要对采购的原则、程序、计划、价格、方式,以及审批程序进行详细的规定。任何采购工作必须要遵循采购制度制定的流程进行,严禁采购人员私自进行采购。同时,特别注意要管控好采购的审批程序,严防采购人员与供应商相勾结,导致采购价格高于标准价格。

(三)工程施工阶段

1.技术经济比较

通常施工方案的编制主体为分包商,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将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施工工期与经济效益,对此总承包单位应负责针对施工方案进行严格的技术经济比较,选取最优施工方案实现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优化配置,并且在施工方案实施的过程中进行严格管理、记录具体的实施进展,防止分包商在工程结算环节出现多算、冒算问题,维护自身利益。

2.施工合同管理

合同管理是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主要依据,总承包单位需严格依据合同评审制度进行施工承包合同的签订,加强施工合同管理、明确权责关系,以此实现对工程造价的有力控制。具体来说,当前常采用的施工合同包含以下两种类型:(1)总价合同,适用于工程量较小、工期较短的建设项目,对此要求建设单位一次性出具设计图纸与说明文件,依据图纸确定报价,并且除设计有重大变更、合同约定价格调整等情况不得调整报价;(2)单价合同,总承包单位需坚持按阶段付款进行合同管理,工程结算时,总承包单位可依据竣工图纸、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等资料核实实际完成的工程量,并对与原清单不符的单价部分提出调整,并最终依据实际完成工程量进行结算。

3.签证变更管理

通常因设计变更或工程签证引发的工程造价调整问题在整体竣工结算中占比为20%~40%,对此总承包单位需严格基于签证计价原则实行签证图纸化,加强对签证变更的管理。同时需针对工程款项结算环节进行严格的现场管理,由造价工程师联合监理方、施工方针对隐瞒工程情况进行及时测量,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动态管理,针对不合理签证进行拒签,避免产生不合理开支;针对因各单位间配合衔接不当引发的拆、挖、填、修等不应签证部分,需由造价工程师寻求到具体责任方,由其承担经济损失

(四)项目竣工阶段

总承包单位需注重在结算过程中加强对合同交叉部分、是否出现重复计算等问题的严格检查,防范因重算、漏算造成损失。

(五)建立科学的工程项目管理体系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若没有有效控制工程进度,则会延长施工周期,降低工程效益。项目总承包单位要分别从施工工序、施工材料、建设流程等多个方面入手,全面规划项目管理,形成科学的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在工程项目管理体系中,总承包企业要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规范管理各个工序,保证各工序科学运转,落实施工规划,严格控制施工进度、施工设备、施工机械及材料供应等多个环节;还要提高监督水平,对施工现场各工序部分进行监督,且结合管理评价机制,制定“三标”管理体系,结合具体的施工情况与个人工作情况,调整施工现场各部门、工作人员的绩效及福利待遇,形成激励效用,提升经济管理水平。

(六)建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制度

工程造价成本的控制需要成本意识的培养,同时也需要相应的责任成本制度的束缚.水利工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于项目的施工设计等多个环节都需要精细化的划分,确认项目整个施工阶段的每一个环节的成本目标。同时需要建立起必要的责任机制和监督机制,对项目的参与人员进行必要的责任划分,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用制度切实保证参与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成本控制意识。项目部按专业分配专人负责材料市场行情了解,并形成记录整理成文,确定采购方案,严格把关材料进场价格,做到择优、低价、公平、公正、公开选择,降低项目采购成本。

(七)引进先进的成本管理控制方式

如果仅仅靠成本意识的提高和责任制度的实现,是无法保证成本管理的有效控制,所以在一批新模式下。承包方需要引进先进的成本控制和管理方式并在工程造价成本管理过程中引入价值工程法、偏差控制法等多种方式采取先进的成本控制方式,有效的确保项目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的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采用先进的成本控制方式,对于项目工程的成本有效控制提供保障。

(八)加强风险控制

在工程的各个环节严格监管,对于项目的投资报价要进行合理的论证,最大程度保证报价的准确性,工程项目责任方的管理人员要将风险意识融入工程的各个环节中,使每个工作人员居安思危,逐步构建一种成熟完善的风险防控体制。

四、结语

综上所述,EPC 模式在现代水利工程项目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不断成为行业的主流项目工程模式。在整个项目工程施工过程中,尤其是在工程造价环节需要承包方对于项目具体的设计/采购/施工等多个环节进行必要的成本控制和风险防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项目建设过程中质量的提升,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工程量工程造价成本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建筑工程预算审核技巧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预结算审核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探讨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与实践举措
工程造价管理控制探讨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石油建设项目工程量清单计价研究与应用实践
工程量清单计价管理模式下工程造价控制方法
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