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县级财政能力建设的创新路径研究

2020-01-18宋明明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财政局

环球市场 2020年12期
关键词: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资金

宋明明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财政局

一、我国县级财政能力建设存在问题分析

(一)县级财政收入增长乏力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如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营改增”税制改革等,对部分县级财政收入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过去一些县域为了推进经济发展,大力发展工业,甚至高污染的产业,火电厂、煤炭、钢材等,在国家产业政策调整背景下,不得不关停。这部分企业多年来已成为县级支柱产业,一旦关停,势必给本地经济造成影响,税源收入下降。同时,自2016 年全面推行“营改增”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减税、免税政策,由此亦造成县级财政收入的减少。整体而言,县级财政收入本身较为单一,主要是依靠本地企业,而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减税降费政策出台等,县级财政收入增长乏力。

(二)县级财政支出效益较低

近年来,随着《预算法》等一系列财政改革制度的出台,县级财政支出管理逐步呈现标准化,管理水平亦有所提升。然而,部分县级财政支出管理仍呈现出无序状态,特别是一些边远、贫困的县,存在着截留资金、挪用资金的情况,导致资金占用。从国家审计、纪检等部门所公布信息来看,其中不乏县级财政资金占用的职务侵占案件。除此之外,部分县级财政支出预算未科学编制,支出的随意性较大,导致资金使用效益低。

(三)县级财政保障能力不强

在我国持续调整经济结构的背景下,县级财政收入呈现增长乏力的态势,但支出责任却有增无减,这给财政保障能力造成严峻的挑战。从县级财政的刚性支出来看,“工资、运转、民生”是每年必须保障的支出,近年来,随着工资、养老保障、医疗保障、专业补助等各项经费的增加,给民生支出造成了较大的压力,且财政收入增长乏力,导致县级财政保障能力不强,难以集中财力促进各项公共事业的有序发展。

(四)县级财政平衡能力较弱

近年来,国家对各级地方政府债务进行了清理,禁止县级政府发行债券,这使得县级财政资金来源相对单一。目前,县级财政收入主要是依靠本地财源主体的纳税、上级政府的财政资金拨付,在东部沿海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良好,财政收入来源相对充足,而在一些边远、贫困县,刚性收支缺口缺乏来源补充,导致收支难以平衡,甚至出现财政赤字。

二、我国县级财政能力不高的原因剖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财政部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推进了县级财政能力建设,但部分县级财政能力存在不足,深层次剖析原因主要是对内自给能力较弱、对外经济环境复杂多变。

(一)县级财政自身能力不足

从县级财政收入方面来看,自身“造血”能力不足,受地域偏远,以农业经济为主,第二、三产业发展滞后,部分产业落后等因素的影响,县级经济活跃度不足,财政收入来源单一。从县级财政支出方面来看,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够高,对各项制度落实的规范化、刚性约束不够强,例如预算编制流于形式、预算执行力不足。整体而言,县级财政自身能力不足是在收入、支出两个层面所表现出的管理效率不高,效益不明显,这亦是县级财政能力建设不足的主要原因。

(二)县级财政体制亟待完善

近年来,我国税制改革持续推进,旨在不断完善财政体制,更好地促进县级经济社会发展。但任何制度体系的完善,均需要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目前,县级财政体制推进中亦面临着一些不足与问题,例如,中央对地方共享税收分享比例偏高,给县级财政税源收入造成一定的压力;又如,中央财力性补助占比较低,给县级财政支出造成一定的压力。

三、我国县级财政能力建设的创新路径

(一)加强县级政府财源建设,培育优势产业

县级政府要结合地域特点,引导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从而保证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通过加大招商力度、优化投资环境、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培育高新特色产业、完善园区基础设施等,吸引优势产业项目,增加经济发展后劲。例如,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较好,近年更是面临着产业升级,中、西部地区的县域要紧紧把握此次加工制造业向内陆转移机会,结合县域特色,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从而培育优势产业,提高财源建设能力。

(二)提高县级财政运行质量,提升财政资金效益

县级财政能力建设表现于提升资金使用效益,确保经济稳定运行。工商、财政、税务等部门要加强合作,健全执法联动机制,促进全过程监督、动态监控,提高资金对县级经济发展的贡献。新形势来看,更需要推动县级财政监督转型,提高财政运行的精细化管理,找准薄弱环节,采取积极措施,保持监督的常态化。特别是加强对社会关注度较高的专项资金监督力度,例如扶贫领域的资金、重大工程项目资金等,切实防控和化解财政支付风险。加强政府债务的监督,完善国资监管制度,从重点检查向全面检查转变,切实提升县级财政运行质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更好地服务于县级经济发展。

(三)深化县级财政管理制度改革,科学推进全面预算管理

随着财政部关于财政资金管理、能力建设等一系列制度的出台,县级财政管理工作要牢固法治理念,推进各项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结合县级财政实际,科学推进全面预算管理,放长量远,制定中长期规划。夯实预算绩效管理,逐步推进试编三年滚动预算,推进预决算公开,细化公开内容与项目,强化预算管理的执行力与约束力。切实将预算绩效管理覆盖至各部门、各单位,强化县级财政对其经费的使用进行整体评价,从而全方位地提高县级财政资金运行效益,提高财政管理水平。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持续推进公务卡制度改革,促进财政资金支出合理、合规,通过强化预算管理拟定财政资金支出计划,努力提高质效。

猜你喜欢

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资金
基于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与财政税收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严格落实2020年省级财政支出预算管控清单的通知
地方财政资金管理现状分析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2020年财政支出预算管控清单的通知
山西:20亿元财政资金推动乡村振兴重点项目落地
我国财政收入运行持续向好一季度税收同比增长17.3%
浅议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的完善措施
中国财政收入走势图
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发展趋势探讨
上半年财政收入总值14306.7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