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块链应用于金融领域的监管问题探析

2020-01-18魏铭东北大学

环球市场 2020年12期
关键词:权益区块监管

魏铭 东北大学

21 世纪是高科技时代,区块链也是高科技之一。目前我国区块链领域的发展基础良好,已显示出在助力高质量发展、实体经济、数字经济改革中的巨大潜力和价值。

一、区块链概述

区块链中的每一个区块都是一个独立的账簿,其包含着所有的交易信息,不断向其添加新的交易记录,这些数据一旦添加就难以修改或删除。区块链自诞生后就高速发展,从区块链1.0 进化到现在的区块链3.0,其技术应用也从数字货币,发展到智能合约、数字资产和社会经济生活的众多领域。目前,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凭借其独特的技术特性,有效提高了应用领域的运转效率。

二、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一)清算结算

金融机构数量巨大,需要大量的人力,增加了业务成本。而区块链的数据是分布式,每个节点都记录有交易信息,防止篡改,大大提升了资金结算的效率,降低了成本。同时,银行间的支付交易信息通过加密算法进行隐藏,保证了商业银行金融交易的私密性和安全性。

(二)跨境支付

当前跨境支付结算,每一笔交易需要由第三方机构进行交互周转,花费时间和财力。而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每一笔交易都显示在交易平台上,银行之间通过点对点支付,更及时更准确更便捷。金融机构的对账成本、跨境电商的资金风险降低,支付业务的处理速度显著提高。

(三)供应链金融方面

在金融供应链上,货物转移在区块链的分类账上被记录为交易,确定了生产链管理及参与方的相关信息。由于区块链的分账具有不可篡改性和公开性,分类账几乎不可能受到损害。

(四)个人信息

当今社会个人信息正以各种方式和途径被泄露。基于区块链的特性,数据不可篡改,因此个人信息掌握在用户手中,便于自主安全管理。区块链技术系统的每个节点都可存储一份数据,使其特别适合存储个人信息数据。

三、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区块链金融蕴含的法律风险

我国现有的金融层面的法律没有对区块链金融创新进行明确定位,造成区块链金融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法律风险,极易被喊停交易或被定性为非法集资。究其原因在于区块链金融的立法和监管滞后。

首先,我国的《商业银行法》《侵权责任法》《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法律法规无法有效管理区块链金融,没有明确对区块链金融进行定性,金融监管部门难以对区块链金融进行监管。其次,金融监管的主体尚不明确。《意见》规定各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进行监管,这种监管模式不仅造成各监管主体各自为战,还会增加监管真空、降低监管效率。最后,监管部门对区块链技术的认识比较粗浅,尚不能清晰界定区块链金融各方参与者的权利和义务,无法充分保护市场参与者的权益。

(二)消费者权益保护受到影响

由于区块链技术的规模性、传导性和去中心化等特性,使得区块链金融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受到挑战,主要包括消费者知情权、隐私权等。在消费者隐私权保护方面,金融领域是消费者各种信息被泄露的高发区,在区块链金融领域同样存在这种状况,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消费者隐私权被侵害的风险。这是由于公有链上所有参与的节点都能够看到交易数据,公众能够追踪数据痕迹,从而引发消费者隐私权被泄露的风险。

(三)区块链应用于互联网金融的监管问题

由于区块链金融新技术的市场失灵、系统性、金融风险性,政府对其监管十分有必要。不仅法律的规范和制度的构建存在很大的问题,在监管领域也有诸多困难。

首先,相应的法律主体难以明确,技术标准和法律责任承担主体的不明确使得监管标准难以制定。区块链的技术应用下公有链的具体法律主体难以认定,使用者可以自由进出导致监管政策很难落实。其次,监管对象不充分。目前对区块链应用于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对象主要针对开发者,但技术人员、互联网运营者及用户同样应该被纳入监管范围。对于以区块链技术为支撑的互联网金融而言,去中心化不意味着去中介,用户与技术人员间仍然存在委托代理关系,平台依赖工作人员运作。

四、我国区块链金融的监管对策

(一)制定区块链金融监管立法

区块链金融的规范发展,必须依靠法律的明确定位和金融监管部门的有效监管。首先,国家应当遵循金融创新与金融安全相平衡的立法原则,应当鼓励金融创新,并应进行必要的监管。其次,明确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的法律定位,对合规性的区块链金融予以法律保护,避免利用区块链技术欺诈金融消费者的现象。同时,在立法中,应准确把握区块链技术底层逻辑,合理设定区块链金融中各方参与主体的权利义务。最后,国家应当对现有的监管模式进行改革,明确各监管部门之间的职责,划分各自在区块链金融中的监管职权和责任。

(二)加强区块链金融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

保障区块链金融发展的同时,要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权益。首先,应当在立法上明确将区块链金融中涉及的消费者权益,纳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保护范围,并明确区块链金融消费者所享有的各种权益。其次,应当强化政府的宣传教育和信息披露责任。一方面,金融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消费者的教育,大力普及区块链金融知识。另一方面,政府应当及时向社会披露其掌握的有关区块链金融方面的各种信息,公布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案件处理信息。

五、结语

区块链的发展不仅需要能够控制数字技术运行的代码,还需要国家法律制度规定的传统规则“法律”。正如张文显所说:“要善于创新法律这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去驾驭人工智能等科技发明,引导日新月异的网信科技在与时俱进的法治的轨道上造福人类社会。”希望区块链能在法律规范下良性发展,使金融行业更上一层楼。

猜你喜欢

权益区块监管
通报:存在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84款App
数字监管 既能“看病”也能“开方”
区块链:一个改变未来的幽灵
漫话权益
区块链:主要角色和衍生应用
《红楼梦》的数字化述评——兼及区块链的启示
综合监管=兜底的网?
一场区块链引发的全民狂欢
广场舞“健身权益”与“休息权益”保障研究
你的权益被什么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