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骨骼系统外伤诊断中应用16排螺旋CT与X摄片诊断的对比研究

2020-01-18任盼王翔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12期
关键词:摄片肋骨外伤

任盼 王翔

1 天津市和平区中医医院放射科 (天津 300050)

2 天津市第一医院放射科 (天津 300230)

内容提要: 目的:研究探讨骨骼系统外伤诊断中应用16排螺旋CT与X摄片诊断的对比。方法:该研究选择本院及上级医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存在骨骼系统骨折的患者总计122例,予以患者16排螺旋CT和X摄片诊断,结果予以对比。结果:16排螺旋CT检出率相较于X摄片更高,且16排螺旋CT能够清晰成像骨骼系统骨折的有关细节。结论:针对骨骼系统骨折采用16排螺旋CT予以诊断效果显著,针对复杂性骨骼系统骨折的术前诊断以及术后评估等具有较大的优势,在临床医学中值得应用。

骨与关节系统处的外伤是临床医学中较为多见的复杂并且严重的损伤种类,骨折后并不容易予以整复操作,针对多发以及粉碎性的骨折累及面,使用常规的CT轴位图像并不容易观察,并且存在局限性,16排螺旋CT能够观察图像的立体面,并且平面能够任意的观察,对骨折三维空间关系有较好的显示作用,这对于关节以及断骨的诊断提供了全新的措施[1]。该研究对骨骼系统外伤诊断措施予以讨论,以此分析探讨骨骼系统外伤诊断中应用16排螺旋CT与X摄片诊断的对比研究,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该研究选择本院及上级医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存在骨骼系统骨折的患者总计122例。男63例,女59例,年龄均在4~85岁,平均(45.78±12.04)岁。其中患者胸部肋骨折58例,四肢骨折20例,胸骨折1例,累计关节面19例,骨盆骨折5例,足跟骨折4例,颌面骨折15例,跗骨骨折1例,脊柱骨折14例,颅骨修补术骨置换2例,中耳听骨链1例。其基本信息并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予以患者16排螺旋CT扫描以及X摄片,患者外伤后的20d内予以X摄片检查,取患者侧卧位予以拍片。CT扫描体位,取患者俯卧位,患者的患肢处于自然伸出的状态。扫描参数电压保持在120kV,电流保持在120mAs,层厚不超过1.25mm,不低于0.6mm,螺距不超过1.375,不低于0.975图像予以相应的处理后,重建层厚0.625mm。间隔保持在0.3mm。选择适当的角度对患者的骨折损伤状况予以观察,若是涉及关节位置,或者关节面存在骨折,予以勾画删除技术进行骨骼分离,对关节骨折的状况单独成像,调节CT的相关阈值[2]。

1.3 观察指标

统计患者16排螺旋CT以及X摄片的诊断状况予以相应的评估。

1.4 统计学分析

此项研究的调查数据应用统计软件SPP20.0进行分析,计量计数资料分别用t与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22例患者予以16排螺旋CT,立体成像较佳,骨折病变立体直观显现,能够反映患者成角、骨折断端移位等状况。58例胸部肋骨折病例存在51例肋骨多发骨折,单根肋骨骨折7例,通过X摄片在可疑骨折病例中,排除骨折10例,22例中肋骨骨折数目和X摄片对比明显较多,2例胸骨折,1例累及胸骨角,血气胸29例,4例肺挫伤,3例膈肌破裂,8例心包积液。对四肢骨和相关关节面予以分析,膝关节10例,肘关节1例,腕关节12例,踝关节5例,肩关节2例,针对没有累及关节面的患者,其中胫腓骨折2例,骨盆骨折5例,肱骨折2例。14例脊柱骨折患者中,腰椎6例,颈椎2例,胸椎2例,椎体错位1例,骶骨骨折3例。颌面骨骨折15例,鼻骨折7例,下颌骨折3例,眶壁骨折5例。16排螺旋CT和X摄片成像状况对比,见表1。

3.讨论

16排螺旋CT能够对病变位置和周围相关的结构组织予以较为全面的观察,针对较为隐蔽或者细微的位置能够直观的反应,对于解剖骨折的复查效果极佳,能够从冠状位以及任意层面对病变的位置进行相应的观察,能够掌握骨折各个系统中的部位关系,针对轴位并且无法对骨折的相关关系予以表示时,通过骨折周围组织结构损伤的状况,能够直观观察[3]。若是肋骨以及脊柱侧弯等部位其形态并不规则的情况下,通过CT能够根据不同层面的角度予以结构的观察,针对骨折的类型以及脱位方向能够反映。胸部结构其实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外伤的程度通过胸部外伤的影像学予以相应的检查,排除骨性组织的改变,着重对胸膜以及纵隔等的变化予以观察[4]。肋骨骨折采用VR具有较大的优势性,能够对胸廓的基本状况以及相关标准等置管并且立体的显现出来,能够对胸骨予以相应的观察,对骨折成角以及胸内突出情况予以判断。通过MPR对窗宽和相应的窗位予以观察,能够对胸腔以及肺组织等状况和纵隔损伤的情况予以观察。四肢骨关节,通过16排螺旋CT在四肢骨关节外伤的诊断,其优点显著,其能够对关节的解体予以模拟操作,针对骨折累及关节面能够进行全方位的观察,并且对于骨折线累及的范围也有较好的显示,骨折断端间距和有关的关节间隙变化状况等均能够直观的反映出来[5]。从脊柱进行分析,16排螺旋CT能够对骨折的程度以及骨折碎片的相关移位状况等能够予以观察,使用MPR成像,其能够针对椎弓根以及椎小关节等,相较于X摄片成像更加清晰,对于小关节脱位的情况也能较好的反映。16排螺旋CT在长短骨外伤病变诊断过程中,针对不全的骨折诊断具有较大的优势,是X摄片并不能直观反映的。在对可疑不全骨折临床诊断过程中,需要掌握骨折的相关类型、游离骨折相关关系以及成角程度等。短骨的相关结构组织相对较小,并且结构并不规则,通过MPR能够对骨折的数目以及相关程度予以反映[6]。颌面骨的骨性组织结构其实较为复杂,多数骨组织的解剖面相对较为隐蔽,16排螺旋CT的应用能够将病变的位置予以充分的显露,不会受到正常组织的影响,针对眶壁骨折以及鼻骨折等使用VR或者MPR能够对外伤的状况予以全面的观察。听骨链处于中耳鼓室内部,其结构细微并且所处位置较深,X摄片并不能清晰的成像,16排螺旋CT能够对锤骨的相关形态以及大小予以反映。但是针对16排螺旋CT的质量要求相对而言较为严格,这是受到扫描的层厚以及相关阈值等因素的影响;针对胸部外伤的患者在进行检查过程中,需要注意患者应该保持屏气的状态,避免出现伪影,影响检验结果,导致成像失真的情况。

综上所述,16排螺旋CT能够对手术的措施予以选择,并且针对较为复杂的骨折类型,能够较为直观的观察,以此确定骨折的程度以及相应的范围等,在临床治疗中具有较大的优势,能够为矫形外科等提供较好的术前诊断结果以及术后评估结果,在临床医学治疗中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摄片肋骨外伤
59例交通事故致肋骨骨折伤残鉴定的分析
橡皮生肌膏在手外伤术后皮肤软组织坏死中的应用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保乳手术切缘评估及术中乳腺X线摄片的临床应用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不同体位X线摄片与CT在桡骨头细微骨折中的诊断分析
特殊体位引导摄片诊断桡骨小头隐匿性骨折
X线摄影中心线对准被照体部位中心在提高DR摄影质量中的作用观察
迷人肋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