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充实与提高:日本挽救高等教育研究能力危机

2020-01-18金怡璇陈元元

衡水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文部国际化留学生

金怡璇,陈元元

充实与提高:日本挽救高等教育研究能力危机

金怡璇,陈元元

(河北大学 教育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目前日本高等教育出现了研究领域人才外流、硕士生与博士生入学率和就业率持续下降、高质量论文及与国际共同合作论文数量下降等高等教育研究能力危机。为提高高等教育研究水平,日本政府采取了相应措施:鼓励留学事业发展,吸引国外高端人才;加大科研经费支持力度,并建立高水平研究中心;构建超智能社会,营造稳定的研究环境。目前我国科研水平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借鉴日本的有益经验能够帮助我国有效规避相关问题,并进一步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能力。

日本;高等教育;研究能力;改革;危机

1 日本面临高等教育研究能力下降的危机

1.1 日本博士入学率逐年下降

日本近年来出生人口不断减少,经济发展滞缓,高端人才就业形势严峻。随着城市化的过快发展,日本年轻一代迫于经济生活压力,晚婚及独身人数不断增高,致使日本国内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总人口数量减少,各阶段入学人数均不断下降,这也间接导致日本博士入学率下降。另外,近年来由于日本国内经济发展滞缓,国内生产总值停滞不前,通货膨胀日益严重,大批企业破产,企业员工面临下岗危机,大部分企业对高端人才需求总量较小,若非特殊需要,宁可招聘劳动报酬相对较低的本科生,出于对公司经济利益的考虑,博士等高学历人才并不是其招聘的最优人选。因此,对于学生来说,在当今高层次人才就业率下降的就业形势下,继续深造显然不是最佳选择。从日本发布的《2018年科学技术指标》报告中可以看出,世界主要国家取得硕士和博士学位的人数均呈现上升态势,但日本除外,自2000年至2016年间日本的博士入学人数下降尤为明显,仅就人文社科领域而言,博士入学数量减少人数高达657人,该领域高水平研究人才面临短缺的局面[1]。高端人才人数的逐年下降造成日本国内基础研究领域的人才供给不足,无法满足日本日益增长的科研需要。

1.2 高精尖人才外流现象严重

日本政府科研预算不足,政府支援力度不够。根据日本文部科学省发布的《科学技术创新基础的现状和挑战》中,对中美日德英法六国进行了政府科研预算的对比,从2000年到2018年间,中国对科研预算的投入力度最大,增加了13.483亿美元,韩国位列第二,但预算投入仅为中国增加额的一半,而日本的投入力度最小,仅增加了1.149亿美元[2]21。由于科研经费严重不足,造成研究人员雇佣的不确定性,日本基础研究领域的研究人员面临种种困难,无法拥有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研究环境。另外,日本研究人员开展研究不仅面临经费不足的困境,还要受到科研经费使用及税收条件的种种制约。日本对于科研经费税的扣除有相当繁琐的规定,这在一定程度上使研究人员在开展研究的同时,还要花费大量精力办理相关手续,使用经费的空间和自由无法得到充分保障。因此,近年来日本高等教育研究人才呈现出外流的趋势,主要流向为美国、英国、德国等科研环境稳定且优越的国家。从OECD(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调查结果来看,自1996年至2011年间,日本流向美国的高等教育研究人员数量为5 668人。不仅限于发达国家,日本流向中国的高等教育研究人员数为2 418人,而中国流向日本的仅为875人[2]30-31。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日本高等教育人才面临流失问题,人才的大量外流造成了日本高端人才面临短缺的局面。

1.3 高质量论文数量持续减少

由于经费投入不够、高端人才外流、政府支持力度不够等致使日本高质量论文数量逐年减少。根据日本文部科学省发布的“有关日本基础研究能力的现状”调查研究中可以看出,2003—2005年间日本平均发表论文数为67 888篇,位居世界第二,而2013—2015年平均发表的论文数为64 013篇,排名降至世界第四。日本高被引的论文数量排名也由世界第四降至第九,下降幅度明显[2]32-34。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日本近十年来发表的高质量论文数虽然有所增长,但是排名却从第十四位降至第二十四位[2]33-35。在国际合作共著的论文量调查中,2005—2015年间中国和欧洲等主要国家的研究者与国际学者共著论文数量增幅最大,而日本研究者与国际学者共著论文的数量变化趋势并不明显。这主要是与中国近年来实施“支持留学、鼓励归国、往来自由”的海外留学方针有关,国际上也出现了大批回国返潮的高峰,同时欧洲各国的多边合作开放项目也推动了与国际合作的步伐,海外留学网络就成了国际共同研究的重要支柱力量。而日本由于经济发展滞缓、科研经费不足等问题,高质量论文水平下降使日本高校科研发展面临着危机。

2 日本发布多项措施补救高等教育研究能力

2.1 鼓励留学事业发展,吸引国外高端人才

大规模吸纳留学生,日本留学事业获得初步发展。20世纪后期,日本经济发展迅速,但是教育国际化趋势并不明显,1983年日本留学生数仅为10 428人,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3]。1983年,日本文部科学省明确指出,日本高校要增加接收留学生的数量,推进国际化社会进程。随之日本政府颁布了《关于21世纪留学生政策的建议》,提出至21世纪初要吸纳10万留学生来日本深造的构想,简称“10万人计划”。日本法务省出入境管理局在“10万留学生吸纳计划”发布后,首先废除了“禁止留学生打工”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留学生的自由时间,拓宽了经济来源。然而另一方面,日本承担留学中介职能的日语教育机构内部管理混乱,大批支付了高额学费的学生迟迟拿不到入境签证,不少人对日本留学生治理体系的混乱和法律规章制度的缺失不满,开始抗议活动,“10万人留学生计划”的开展面临严峻挑战。因此,1989年日本政府对入国管理法进行了重新修订,并于1990年开始实施,修订后的管理法案规定,将留学生留居日本的类别分为在高等院校学习的“留学”资格和在日语语言学校学习的“就学”资格两种。并于1990年成立了日本语教育振兴协会,制定了与高等院校相同的管理标准,对之前的日语语言学校进行资格审查、督促整改[4]。但是由于一些日语语言学校的专业水平不高,无法科学、公正、合理地审查留学生资格,2000年,日本法务省出入境管理局针对此问题实施了一项重大举措:2000年以后参加日本留学考试并合格的留学生,无须再向政府提供学历或经济等证明材料,只需提交照片和申请书就能够获得居留日本资格认定书。留学政策的放宽,使日本掀起了到日留学的热潮,2003年日本留学生人数终于突破10万人大关,日本留学事业也得到了初步发展。

持续增加留学生人口数量,日本不断吸引国外高端人才。虽然21世纪初日本的留学事业获得了初步发展,但放眼世界,2005年法国的留学生数已高达26万余人,德国达24万余人,澳大利亚早在2004年留学生人数就已经达到约23万人[6]。2005年,在日留学生数量已经升至121 812人,位居世界第六位,派出留学生人数约达8万人,位居世界第四[5]。面对国外其他国家日益增长的留学生人数,日本文部科学省提出,要将日本高校建设成为留学生最向往的教育与科研机构。因此,日本政府不断提高在日留学生奖学金的数额,继续举办海外留学说明会,宣传留学信息,建设留学商谈体制。2008年7月,日本政府召开了针对进一步推动留学事业发展的会议,并提出,到2020年争取实现“留学生30万人计划”。该计划的目标是建立一批高水平大学,旨在培养国际化高素质人才,推动世界性科学研究[7]。为了充分落实这一政策,日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首先将“留学”和“就学”两个名词的含义进行明确区分。获得“留学”资格的学生是指在日本正规专业的高等教育机构注册学籍的留学生;而获得“就学”资格的学生则专指在日本语言教育机构学习的外籍学生[8]。其次,对于学生的学历层次、研究学科等也进行了科学专业的测评,并规定需要保持一定的比例,确保各科人员均衡,以免造成某层次高等教育阶段或某些学科过热。最后,为了加快日本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步伐,推动日本高等教育面向全球发展,为世界上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的学生提供充足的留学机会,日本政府规定要尽可能全面、均衡地吸纳来自不同来源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

2.2 政府增加资助,建立高水平研究中心

加大力度支持日本顶尖高校发展,推动日本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为了推动日本高等教育研究的国际化进程,改革高等教育机构,2001年日本政府提出了“大学(国立大学)结构改革的方针”(又称“远山计划”)。2002年进一步公布要实施“重点支持建立具有世界水平的教育、研究基地——21世纪COE(Center of Excellence Program)计划”。该计划主要是为了构建能与世界顶尖高校齐肩并具有研究潜力的教育研究基地,在提升研究水准、培育世界性创新型人才的同时,根据各高校的特色和个性,建立具有国际竞争潜力的高等院校,构建战略性研究教育机制,激发高校群体的活力。除此之外,2014年日本文部科学省又提出了“超级国际化大学计划”,旨在建立以培养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以研究为目标的大学。参选“超级国际化大学计划”的高校均需要对未来制定一份明确的包括全景构想图和计划进展图的发展计划。日本政府对入选该计划的高校也提出了相应的标准和要求,需要院校完成国际化相关指标、管理相关指标和教育改革相关指标[9],并进一步加强日本高校与世界顶尖大学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日本高等教育的研究能力和水平。

颁布相关政策法规,确保高等教育研究的规范化。日本现行的《科学技术基本法》于1995年制定,该法案的颁布标志着日本科学技术立国方针的正式确立,科学技术被定位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1995年的《科学技术基本法》首先从法案的层面上规定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学科的协调发展,其次还提出要加强大学研究机构和研究生院的建设,这为日本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经济形势发生巨大变革,推动科学技术的革新成为日本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目标。2016年《第五期科学技术基本规划》指出,未来十年,日本要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大力推进和实施科技创新政策,努力将日本建成“世界上最适宜创新的国家”[10]。2019年日本文部科学省颁布的《科学技术白皮书》规定,在当今日本基础研究能力面临危机的背景下,要充分发挥基础研究的社会价值,将基础研究应用于医疗、交通、通信等各个领域,全方位提高日本的基础研究能力。2019年4月,日本文部科学省发布了《2019年提升研究力》报告,报告显示,由于近年来日本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能力、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国际合作论文的数量均处于下降趋势,发展现状与发达国家相比具有较大差距。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成立改进高等教育研究能力的工作组,为提高研究能力制定出具体的方案。根据审议,文部科学省发布了将研究改革和大学改革相结合的《2019年提升研究力》报告。报告提出,要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研究能力、推进人才队伍改革、科研经费改革、科研环境改革和高等院校改革。在改革研究人员队伍方面,确保年轻研究者的研究自由和研究空间,通过产学合作促进人才流动,提高研究工作的吸引力;在改革科研经费方面,要构建“富士山型”研究资金体制,确保资金来源的多样性,为研究人员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在营造科研环境方面,通过改革实验室的质量和水平为研究人员创造良好的研究环境;在高等院校改革方面,要加强高校治理,推动高校管理工作的开展,提高高校科研质量和效率[11]。

2.3 构建超智能社会,营造稳定的研究环境

构建超智能社会,注重提高基础研究能力。基础研究能力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提和关键,没有雄厚的基础研究实力做基础,高水平的基础开发就无法开展。2016年日本颁布的《第五期科学技术基本规划》中提到:在物质和信息极度饱和且一体化的背景下,构建超越地域、性别和语言等限制的超智能社会是十分必要的。建立超智能社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打破人才、知识和资金之间的壁垒,构筑三者之间的良性循环体系,构建一种以人为核心的信息化社会。在此背景下,培养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尤为重要,为了使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变革,必须改变高等学校传统的集体学习模式,在不同年龄层和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之间开展合作学习[12]。因此,加强高校学生的基础研究能力是当今日本提升综合国力和实现经济发展的首要前提。

推动可持续发展计划(SDGs)和研究创新能力相结合。在日本经济发展不稳定、企业经营效益不高、研究人员大量流失的背景下,2017年12月日本政府制定的《2018年SDGs行动计划》中提出日本要在近几年内积极推进SDGs计划①SDGs计划: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简称SDGs计划。,其主要目的是顺应国际社会的发展趋势,加强教育与社会、经济、价值观等各种要素的紧密结合,培养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型人才,构建地区自主、持续性创新的人才培养体系,解决日本社会劳动人口持续下降的现实问题。日本文部科学省还提出,要将科学技术创新与SDGs计划结合,在实现SDGs计划的基础上,将科技创新作为优化和扩大有限资源的“王牌”。2017年12月22日,日本国务会议推出“2017年城市、人员和事务的综合战略修订版”(平成29年)计划,针对现存的社会、经济、环境等问题,最大限度地实施SDGs计划,进一步推动地方生产发展。另外,在2018年2月至3月,日本地方公共团体开展了SDGs计划招募活动,富有创造性地提出了“SDGs未来城市”发展规划,更好地促进了“超智能社会”和科学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此外,日本文部科学省在2018年4月制定了“关于通过科学技术革新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基本方针”,该方针提出要从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等领域稳步推进技术研究革新,加强对研究开发机构、研究资金分管机构、各研究高校等的建设和管理,全方位增强日本基础研究整体实力[13]。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和日本社会的经济和就业等问题,保障基础研究人员的就业环境。

3 日本补救高等教育研究能力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3.1 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共同发展

在历经三十余年的经济高速发展期后,随着整体综合国力的提高,中国科研投入总量跃居世界前列。在从“模仿创新”转向“自主创新”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对应用研究的投入相对于基础研究始终处于较高水平。应用研究虽然能够为国家发展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但是基础研究却是一个国家科研能力发展的基石,没有基础的发展不会走得长远。因此,在稳步推进应用研究发展的同时,我国也要重视基础研究能力的提高,基础研究是一切研究的基石,发展基础研究可以拓展应用研究的广度和宽度。将基础研究范围扩至国际,推动基础研究向跨学科、跨文化、跨国界等联合方向发展,增加研究的有效渠道,才能使其真正成为中国科研技术进步的核心推动力量。

3.2 真正做到“产学研”有效结合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鼓励科研创新的社会背景下,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随之展开。相比之前我国目前的确取得了不少成绩,例如企业作为研发主体的地位逐步上升,在国家的政策支持下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产学研合作模式更为多样。但是,目前我国在产学研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也存在着种种问题,如国家对于社会各界参与人才培养的相关政策较少,专门针对产学研专门人才培养的政策更少,这些导致教师和学生参与产学研活动的积极性不高,社会与高校培养专业人才的贯通机制并未关联。另外,由于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主体的目标定位尚不明确,在实际合作中存在较大问题,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人才培养链条。因此,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一方面需要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国家应制定相应法律法规保障科学研究的有效性和可行性,避免做无用功,促使合作路径科学化、规范化;另一方面还需要各高校、企业的通力合作,保障高等教育研究人才的质量,人才质量是研究成果高低的核心,构建一种相对稳定的人才培养环境和机制,加强彼此间的沟通联系,真正做到“产学研”的有效结合。

3.3 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

随着教育国际化进程加快,我国目前高等教育逐渐向国际化趋势迈进。国际化对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有着重要影响,目前衡量教育国际化水平的主要指标包括国际教师数量、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在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及质量等,因此,加强高等教育国际化建设是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径。首先,我国应明确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目标,制定相应的国际化战略政策,从国家层面支持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其次,我国应进一步推进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强留学生教育管理,加大国外学生来我国交流学习的吸引力,并鼓励我国优秀人才到世界各国学习更新、更高的知识和技术。最后,要针对国际化活动制定相应的评价和鼓励制度,保障高校参与国际化活动的积极性和高效性。在评价制度的建设方面,高校不仅要重视结果性评价,更要重视过程性评价,完善激励措施,激发教师和学生参与国际化教育活动的热情。

[1] 日本文部科学省.平成30年版科学技術白書[EB/OL].(2018-08-09)[2019-09-24].http://www.mext.go.jp/b_menu/hakusho/html/hpaa201801/detail/1405921.htm.

[2]日本文部科学省.科学技術イノベーションの基盤的な力の現状・課題[EB/OL].(2018-01-03)[2019-09-23].https://www.mext.go.jp/component/b_menu/other/__icsFiles/afieldfile/2018/06/06/1405921_002.pdf.

[3] 日本文部科学省.留学生交流の推進について[EB/OL].(2001-05-15)[2019-09-25].www.mext.go.jp/b_menu/shingi/chukyo/chukyo4/048/siryo/attach/1417794.htm.

[4] 薛明.当代日本留学生的发展与启示[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25-27.

[5] 日本文部科学省.平成17年版文部科学白书,第十章国際交流・協力の充実に向けて[EB/OL].(2005-01-10)[2019-09-26].http:/www.mext.go.jp/b_menu/hakusho/hakusho.htm.

[6] 管斌.日本的国家教育战略与“留学生30万人计划”[J].高教探索,2010(5):41-45.

[7] 齐小鹍,唐志勇,高素兵.日本“超级国际化大学计划”:背景、内容、特点及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18(14):61-66.

[8] 马岩,肖甦.日本留学生扩招政策与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J].比较教育研究,2012(12):64-68.

[9] 陈瑞英.日本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新举措——以“顶级全球性大学计划”为例[J].比较教育研究,2016(3):32-38.

[10] 日本文部科学省.第1章科学技術政策の展開[EB/OL].(2015-05-22)[2019-09-24].www.mext.go.jp/component/b_menu/other/__icsFiles/afieldfile/2019/05/22/1417228_006.pdf.

[11] 荣方芳.日本推进高等教育和研究能力改革[J].世界教育信息,2019(1):74.

[12] 日本文部科学省.第14回総合科学技術・イノベーション会議議事要旨[EB/OL].(2017-12-18)[2019-09-24]. https://www8.cao.go.jp/cstp/siryo/giji/giji-si014.pdf.

[13] 日本文部科学省.特集SDGs(持続可能な開発目標)と科学技術イノベーションの推進[EB/OL].(2018-06-06)[2019-09-25].www.mext.go.jp/component/b_menu/other/__icsFiles/afieldfile/2018/06/06/1405921_001.pdf.

Enrich and Improve: Japan Rescues Crisis in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Capacity

JINYixuan, CHEN Yuanyuan

(School of Education, Hebei University, Baoding, Hebei 071002, China)

At present, there are various crises in Japanese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such as brain drain in the field of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continuous decline of master and doctoral enrollment and employment rates, decline of the number of high-quality papers and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ve paper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research abi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has taken corresponding measures, such as encouraging the development of overseas study and attracting high-end foreign talents, funding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establishing high-level research centers, building a super intelligent society and creating a stable research environment. Currently, China's scientific research level is in a stage of rapid development. Learning from Japan's useful experience can help China effectively avoid related problems and further develop the research capacity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Japan;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capacity; reform; crisis

10.3969/j.issn.1673-2065.2020.04.026

金怡璇(1996—),女,河南洛阳人,在读硕士;

陈元元(1992—),女,河南周口人,在读博士。

2018年河北省研究生创新资助项目“日本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研究”(CXZZBS2018011)

G649.313

A

1673-2065(2020)04-0124-05

2019-11-04

(责任编校:李建明 英文校对:李玉玲)

猜你喜欢

文部国际化留学生
聚焦港口国际化
秋日美景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日本:推进免费幼儿教育
西藏当惹雍措地区旅游地质资源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