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缺血性骨病应用放射性诊断的临床效果研究

2020-01-17徐鸿斌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诊断准确率X射线

徐鸿斌

【摘 要】目的:评价缺血性骨病行放射性诊断的价值,为缺血性骨诊断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2月-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缺血性骨病患者(n=70),结合诊断方法进行分组,即X射线组、CT放射线组。比较缺血性骨病患者诊断确诊率并分析患者诊断表现。结果:CT放射线组缺血性骨病患者诊断率明显高于X射线组,P<0.05。结论:缺血性骨病应用CT放射线诊断准确率高,为了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可以补充应用X射线。

【关键词】CT放射线;缺血性骨病;X射线;诊断准确率;补充价值

【中图分类号】R730.2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1-03--02

缺血性骨病主因是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尽早明确的诊断以及有效的治疗是提高患者预后的关键。针对缺血性骨病以放射诊断手段为主,X射线以及CT放射线诊断均较为常用,前一个诊断操作简单且价格低,在诊断患者骨质疏松等方面表现明显,但早期特异性并不明显,后一个诊断分辨率更高。为了了解放射性诊断在缺血性骨病中的诊断价值,本文进行试验对比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试验对象选自2018年2月-2019年5月,总计70例。纳入标准:(1)缺血性骨病患者;(2)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3)参与者知情配合。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严重骨病患者;(2)无法配合参与者。70例患者中,男性39例,女性31例;患者年龄最小22岁、最大68岁,平均年龄(45.5±6.8)岁;患者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13年,平均病程(5.93.2)年。

1.2 诊断方法

70例缺血性骨病患者均行X射线以及CT放射线诊断。X线检查时辅助缺血性骨病患者取仰卧体位,双足内旋的基础上充分暴露患者的股骨头、股骨颈,以有效拍摄患者的正位片。CT放射线诊断时辅助缺血性骨病患者检查,取多层螺旋CT(西门子64排螺旋CT)行病灶扫描,扫描层厚以及间距均为5mm,螺距以及重建间隔均为1,自髋臼-股骨颈下方进行扫描。

1.3 观察指标

记录缺血性骨病患者诊断准确率,以手术病理作为标准。

1.4 诊断评价标准[1]

X射线:1期即正常,2期即股骨头外形正常但有囊性、骨硬化表现,3期有软骨下塌陷情况且股骨头缺失情况明显,4期对比前几期症状体征更为明显,患者关节间隙变窄情况明显。

CT放射线——1期即正常,2期即骨小梁星芒结构有变粗、扭曲变形等表现,3期患者关节面明显塌陷,4期患者股骨头变化明显,严重于前几期。

1.5 统计学数据分析

基于统计学软件包建模计算此次试验的缺血性骨病患者试验指标,使用SPSS19.0版本统计学软件。诊断准确率等计数型指标以例(n)、率(%)的形式描述,指标差异检验采用(x2)。P值小于0.05,表示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诊断准确率比较

缺血性骨病患者经不同放射诊断后诊断准确率结果见表1。经统计学计算,X射线组、CT放射线组诊断准确率差异显著,P<0.05。

2.2 診断表现

X射线诊断后患者早期阶段股骨头外形虽然正常,但是骨质存在斑点状疏松、骨小梁模糊表现,但是发展至3-4期的患者存在股骨皮质新月形透亮以及关节平面异常、软骨塌陷、股骨头变形等表现。CT放射线诊断下患者骨小梁星芒结构变粗、变形、扭曲且有斑片状高密度硬化区,疾病发展至3-4期阶段下股骨头明显变形且有肥大畸形、关节间隙狭窄等情况。

3 讨论

基于多种因素影响,导致缺血性骨病患病率明显递增,尽早的诊断与有效治疗,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当前,临床影像医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成功提高了各类疾病的诊断准确率,为患者的诊治与预后提供了保障。针对缺血性骨病X线检查较为常用,但是早期病变诊断准确率不甚理想,导致患者错失最佳治疗时机[2]。CT诊断准确率更高,早期阶段即可有效了解患者的骨组织层次、病灶位置以及情况,为患者早期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而为了进一步提高缺血性骨病的诊断准确率,建立以CT诊断为主,以X线作为诊断补充[3]。刘菁菁研究指出,缺血性骨病诊断中X射线、CT放射线检查均有诊断效果,而CT诊断准确率更高,X射线可作为诊断补充方式,以成功提高患者的诊治效果[4]。

试验结果显示:X射线组、CT放射线组缺血性骨病患者诊断准确率分别为65.71%、98.57%,P<0.05。由此说明,CT放射线用于缺血性骨病在准确率方面价值更高,是优选诊断方式。试验结果和张绍慧研究结果有一致性,X线确诊率67.6%低于CT确诊率98.5%,P<0.05[5]。

综上所述,缺血性骨病一直呈临床多发趋势,患者有较高的致残风险,尽早的诊断以及有效的干预是保证人们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缺血性骨病诊断中CT诊断的准确率更高,虽然X线诊断准确率低,但是仍可作为CT诊断的补充方式。

参考文献:

刘强.头颈CTA和血管曲面重建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51):140.

侯梅英,张蕾,国义民.颈动脉双源CT血管造影和脑CT动态灌注成像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07):1317.

侯梅英,张蕾,国义民.颈动脉双源CT血管造影和脑CT动态灌注成像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07):1317.

刘菁菁.缺血性骨病应用放射线诊断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7,23(19):84-85.

张绍慧.放射线诊断缺血性骨病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32):103-104.

猜你喜欢

诊断准确率X射线
X射线元素技术在储层保护方面应用的研究
基于VR技术的X射线图像安检危险品自动识别
X射线
天鹅座X-1——最容易看到的黑洞迹象
为何可以通过X射线看穿人体?
腹部B超联合阴道B超在妇产科急腹症诊断中的效果观察
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自身抗体检测研究
消化道早癌行消化内镜技术诊断的临床分析
探讨肝脏增强CT与肝脏MRI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乳腺浸润性小叶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