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化道早癌行消化内镜技术诊断的临床分析

2017-02-23袁荣辉李玲

医学信息 2016年35期
关键词:诊断准确率

袁荣辉 李玲

摘要:目的 探讨消化道早癌行消化内镜技术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诊治的72例消化道早癌患者临床资料,将采取传统内镜技术诊断和传统外科手术治疗的3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消化内镜技术诊断的36例患者作观察组。结果 ①观察组检出率是91.67%,高于对照组的69.44%(P<0.05);②观察组早期食管癌、早期胃癌和早期大肠癌的平均病变切除尺寸均小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消化道早癌行消化内镜技术检测的诊断准确率较高,且病变切除尺寸较小,为患者带来的手术创伤较小,有助于其术后早期恢复。

关键词:消化道早癌;消化内镜技术;传统内镜技术诊断;诊断准确率

近几年来,我国消化道内镜技术已经达到全球水平,并从单一诊断技术发展成为诊断治疗一体技术,为消化道早癌的临床确诊和治疗提供了新方法[1]。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本次研究的例72消化道早癌患者均为医院自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且经术后活检明确诊断为消化道早癌,根据其诊断方法的不同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36例。其中,观察组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为22~73岁,平均年龄为(39.71±4.15)岁;癌症类型:早期食管癌10例,早期胃癌13例,早期大肠癌13例;对照组中男19例,女17例,年龄为23~73岁,平均年龄为(39.72±4.14)岁;癌症类型:早期食管癌11例,早期胃癌14例,早期大肠癌1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内镜检测,即应用白光内镜检测,诊断医师检查时一旦发现有可疑病变,立即取病变组织送往活检;观察组采取新型内镜检测,内镜包含超声内镜、放大内镜,可在观察病变的同时更为精细低观察消化道粘膜与血管,甚至微血管。同时,检测期间可判定和鉴别肿瘤粘膜浸润深度等。

1.3观察指标 ①统计两组患者所用诊断方法对消化道早癌的检出率;②记录两组患者不同癌症类型的平均病变切除尺寸。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表示,其组间率(%)对比则通过χ2检验分析;正态计量资料应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正态计量资料对比则通过t检验;P<0.05表示两组数据对比有显著差异。

2 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所用诊断方法对消化道早癌的检出率 观察组检出率是91.67%,对照组检出率是69.44%,其检出率对比差异明显(P<0.05),见表1。

2.2对比两组患者不同癌症类型的平均病变切除尺寸 观察组早期食管癌、早期胃癌和早期大肠癌的平均病变切除尺寸均小于对照组,其平均病变切除尺寸对比差异明显(P<0.05),见表2。

3 讨论

关于消化道早癌,医学界定义其为:癌细胞浸润深度不超过粘膜下层,或者局限在消化道粘膜层的癌症,包含了早期胃癌、早期大肠癌、早期食管癌[2]。据统计,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癌症患者病例是1200万,而预计死亡人数是700万。其中,消化道系统癌症约占60%及以上。。然而,消化道早癌经过有效治疗后,其预后效果良好,患者5年生存率普遍在90%及以上[3]。同时,伴随内镜粘膜下剥离术、内镜下粘膜切除术的持续进展,部分消化道早癌能够于内镜下治疗,实现与常规外科切除术基本相同的治疗效果。另外,消化道癌症局限在粘膜下浅层或者粘膜层时,其淋巴结转移率极低,为内镜治疗绝对适应症。但若侵犯至消化道粘膜下深层时,其淋巴结转移率则显著升高,必须通过外科手术治疗。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升消化道癌症临床疗效的关键[4]。

目前,消化道早癌以内镜诊断为主,内镜技术包括常规内镜、窄带内镜、超声内镜、放大内镜、色素内镜、共聚焦显微内镜以及其他内镜技术。传统以白光内镜检测为消化道早癌首选诊断方法,其要求临床医师在发现可疑病变后立即取出,对其进行活检同时结合病理分析。该诊断方法在检测消化道早癌上有一定临床价值,但仍具备明显缺陷[5]。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即采用超声内镜技术与放大内镜技术诊断,效果显著。其中,超声内镜技术可准确评估早期食管癌、早期大肠癌和早期胃癌的浸润深度,明確肿瘤大小、类型、分化程度、部位以及是否有溃疡形成等,有助于临床医师制定相应手术方案。放大内镜可通过鉴别病变部位血管形态,准确区分病变性质和浸润深度,其在区分消化道黏膜下浅层、粘膜下深层病变准确率高达87.7%。本次研究结果得知,观察组患者所采取消化内镜技术对消化道早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在消化内镜技术诊疗后,其病变切除尺寸也小于对照组,充分证明了消化道早癌行消化内镜技术诊断的显著效果。

综上所述,消化道早癌患者应用消化内镜技术诊断的临床效果肯定,可提升患者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漏诊现象,并在治疗中减小对患者造成的手术创伤,可作为消化道早癌首选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消化系早癌内镜诊断与治疗协;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消化道肿瘤协作组;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消化病理学组.中国早期食管鳞状细胞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与诊治共识(2015年·北京)[J].中华内科杂志,2016,55(1):73-85.

[2]杜灵彬,王买,吴伟,等.浙江省农村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项目筛查结果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15,17(1):143-144.

[3]汤小伟,姜泊.结直肠肿瘤内镜早期诊断的新进展[J].中华消化杂志,2015,35(3):157-160.

[4]盛剑秋.消化道早期癌的内镜治疗[J].中华消化杂志,2015,35(3):148-152.

[5]邝胜利,李修岭,杨玉秀,等.超声内镜辅助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直肠类癌38例分析[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5,32(1):50-52.

编辑/金昊天

猜你喜欢

诊断准确率
TCT联合宫颈刮片对宫颈癌及其前期病变患者诊断效能的影响
阴道超声结合腹部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分析
产前检查在妊娠晚期胎盘早剥诊断中的临床效果
经腹部联合阴道超声对妇产科急腹症诊断准确率的影响分析
腹部B超联合阴道B超在妇产科急腹症诊断中的效果观察
探讨肝脏增强CT与肝脏MRI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