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晴天使工作模式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

2020-01-17袁琴孔锶漫文晓容周静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工作模式手术室护理抑郁

袁琴 孔锶漫 林 俊 文晓容 周静

【摘 要】目的:探讨心晴天使工作模式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为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提供新的优质护理方案[1]。方法:选择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8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3例、对照组9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引入心晴天使工作模式。结果:术后二组患者GAD-7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01),且观察组GAD-7评分降低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心晴天使工作模式有助于改善手术患者焦虑状态,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关键词】心晴天使;工作模式;手术室护理;焦虑;抑郁;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1-03--01

医院的手术室环境和所要实施的手术本身会对患者心理和生理方面产生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 。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减轻患者对手术等距离感 ,可以对患者的焦虑状态起到缓解作用,并加快对新环境的适应速度,最大程度地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避免患者在围手术期因心理因素引起生命体征出现不稳定现象[3]。为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提供新的优质护理方案 ,现报告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自2018年1月始开展手术室心晴天使护理干预 ,随机选取在我院择期手术治疗的185例患者 ,男90例,女95例 ;年龄16~82岁 ,平均 (51.18±11.26)岁 ,手术全身麻醉21例 、局部麻醉49例 、腰硬联合麻醉115例 ,普外科62例、骨科48例、肛肠科49例、泌尿科26例,手术时间30~306(135.3±19.4)min。将上述185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93例 ,对照组92例 ,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比较上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接受手术室常规护理 ,即术前将疾病相关知识及手术注意事项等告知患者,术中给予相应护理措施。

1.2.2 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运用心晴天使护理工作模式 ,具体内容。如下:护理部成立“心晴天使”工作小组。选择沟通能力强、综合素质好、接受过心理咨询师培训的护理人员组成“心晴天使”小组。落实3A服务。落实服务行为规范、服务细节、文明用语,为患者提供规范贴心的服务。落实5H服务模式,让患者享受到宾馆式的礼仪和家庭般的温馨与舒适。④加强术后访视与心理沟通,告知患者在恢复过程中注意保持乐观的心态。

1.3 评价指标 ①于患者手术前后采用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以及抑郁情绪量表PHQ—9对 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 ,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包含有7个条目,总分为21分,中文版GAD-7在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应用中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适用于该人群焦虑障碍的筛查。②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是患者的主观感受,因而采用本院自行设计的手术室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定 ,满意度分为每条目满意、较满意、一般、较不满意、不满意5个等级,患者可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进行选择,该满意度调查表经我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讨论通过并执行。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软件SPSS20.0用于统计描述与推断,定性资料采用频数及百分比表示,定量资料采用中位数及其四分位数间距表述,定性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定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成组设计),手术前后各评分的比较采用配对设计秩和检验,等级资料的组间比较亦采用秩和检验(成组设计),检验水准为0.05,当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二组患者手术前后GAD—7评分。

2.2 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理人员不仅要为患者提供医学方面的服务,同时也要为患者的生理、心理提供相应的护理。手术是成功救治患者 ,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手术室护理不能单纯局限于对手术的配合,更要将以人为本护理运用到护理实践中,使患者以最佳的状态接受手术。

在手术室开展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增加患者对手术的信心、促进医患互信 、护理的工作满意度和患者的生活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心理护理在手术室护理的应用能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護理满意度,只有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得到了舒适、有效的护理,才能主观的给予较高的评价。文章中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 ,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3% ,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4 结论

综上所述,心晴天使工作模式有助于改善手术患者焦虑、抑郁不良心理状态,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从而改善护患关系、改善患者就医体验,真正体现生理-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提升手术室护理服务内涵与质量 ,可在临床推广运用,并进一步总结与探讨。

参考文献:

林红.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6,19(1):126-129.

方玉蕊.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14):1576-1582.

石燕,程云芳.优质护理在门诊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理学杂志,2014,33(2) :435-437.

猜你喜欢

工作模式手术室护理抑郁
刑事执行检察工作模式的理性构建
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机构的专业化建设研究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